浅谈苏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

[日期:2024-12-1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苏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其叹为观止的技艺、美妙绝伦的苏绣作品而闻名于世。时代在不断变迁,文化创意也随着时代日新月异产,苏传统的苏绣元素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将产品的性能和苏绣魅力双叠加,开发出兼具实用性和文化属性的文创产品,实现苏绣的破圈。本文旨在探讨苏绣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和市场前景。


  关键字:苏绣 创新 文创 传承

  
  一、当代苏绣创意表现形式
  
  1.传统苏绣表现形式
  
  苏绣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赋予产品新的生命意义和文化属性。苏绣起源于苏州,是苏州对外的一张名片。最早苏绣用于绣制传统服装和荷包、枕巾等家居用品的装饰,以其独特的手工艺价值,被世人所推崇。古时设有织造府专供皇家,大量运用于龙袍、凤袍等。彼时,苏绣是身份的象征,是达官显贵的象征。如今在时尚界,苏绣更是以其精致典雅的风格,成为旗袍、连衣裙等高端定制服装的点睛之笔。也作为中外文化的交流的载体,众多优秀的苏绣艺术作品被国外博物馆收藏,如由姚建萍老师创作的苏绣《蒙娜丽莎》,被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收藏。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在时装上加入苏绣的元素。另外苏绣作为工艺品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如传统的苏绣挂画大多以名人字画、博物馆复刻为主,加上绣娘高超的绣技,苏绣作品已成为收藏和装饰的最佳选择,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2. 创意设计形式
  
  苏绣传统元素无外乎取材于名人画作、花鸟鱼虫、亭台楼榭,随着90后、00后对苏绣非遗的热爱,也发现了苏绣有更多的可能性,不管是苏绣二次元的创作,还在苏绣和现代科技结合产生的衍生物,如将刺绣的花瓣联合记忆合金材料,使花朵可以缓缓绽放、蝴蝶能够振动翅膀,让本来静止的苏绣作品,有了动的生机,让苏绣重新被定义,重新以新的姿态走进新一代人的生活与心里。苏绣作品因为其较高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但是现在一些文创的小胸针、书签、扇子、小摆台进行了题材的更新,并通过精致小巧的外观和亲民的价格,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拥有苏绣作品。
  
  二、苏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 市场格局与消费趋势
  
  随着李子柒、千寻等非遗文化博主的宣传,很高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近苏绣,体验苏绣。尤其是苏绣体验类产品这几年也在蓬勃发展中,苏绣产品也是丰富多彩。众多苏绣爱好者都可以从各大平台找到自己心仪的苏绣产品。如果你是对苏绣感兴趣,想要学习苏绣,可以去网上找到各类苏绣DIY材料包,有手帕、香囊、团扇,也有老师线上直播教学的。另外像客厅画、苏绣高定女装也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随着直播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市场上苏绣成品类产品目前过于同质化,缺乏品牌化和个人特色,随着直播红利的消退,行业竞争白热化,导致价格内卷严重。苏绣作为非标品,甚至于可以说是艺术品,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和创新,今后市场必然越来越规范和品牌化,如果没有自己特色和艺术价值必然是会被市场淘汰的。
  
  2. 材料和技艺创新
  
  在过去苏绣的题材和创新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同质化的苏绣作品。苏绣创新更多的还在停留在题材上,但是实际上苏绣的创新可以扩展到各个维度,包括苏绣的选材和技术应用上,虽然丝绸等传统材料赋予了苏绣独特的丝光质感和魅力,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兴面料,如金属丝网,环保棉麻等,结合不同的题材必然可以让苏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眼前。另外苏绣可以和其他技艺结合,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苏绣和法绣结合做的胸针耳饰更加精美灵动,苏绣和陶瓷结合,厚重又精致。另外苏绣还可以和绒花、和剪纸等结合,创造出更加生动绝美的作品。
  
  3. 产业集群与品牌建设
  
  苏州镇湖作为苏绣的发源地无疑是苏绣产业的集聚之地,这里有苏绣艺术馆,也有众多的大师工作室,在这里既可以欣赏到精美绝伦的苏绣作品,也可以沉浸式体验刺绣带来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一件苏绣作品从设计、描稿、配线、上绷架等一系列从0到1的过程,感叹于苏绣作品的来之不易,更折服于苏绣作品的魅力。苏绣的品牌建设之路才刚刚起步,苏绣品牌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创始人往往是苏绣大师个人IP作为品牌,这样既可以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同时也可以增加信任感,另一方面可以从创作个人风格入手,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和辨识度,通过强烈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共鸣来吸引品牌的追随者。这相当于来说对主理人有很高的艺术要求。
  
  三、面对挑战与应对策略
  
  1.传承困境
  
  苏绣传承断层:一方面经济价值不足,苏绣学习比较难,短期很难看见收入,前一两年的学习几乎没有办法变现,需要真心喜爱苏绣且本身不用太多考虑太多经济因素才适合学习苏绣。另外苏绣需长时间的耐心和定力,很多年轻人开始做苏绣,但是却没有毅力和耐心在这条路上深耕,半途而废的占大多数。
  
  苏绣作品创新难:创新一直是苏绣的难题,首先苏绣耗时长,成本高,导致很多苏绣创作者不敢盲目创新;另外苏绣传承人大多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思想具有局限性,很难创新。
  
  市场局限:苏绣的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制作周期长、成本高,限制了其市场拓展。而且,在现代科技冲击下,机绣等替代品出现,也对传统苏绣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
  
  2. 应当策略
  
  培养苏绣传承人
  
  推动苏绣走进学校,可以在中小学初中设立兴趣班体验,筛选对苏绣有浓厚兴趣的孩子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并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鼓励苏绣工艺美术师传道授业并给予一定鼓励政策,让苏绣作为一门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苏绣创新,鼓励80后、90后新生代苏绣传承人对选题、材料、技艺的创新,并通过创新奖等激励政策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例如可以举办创新比赛,如非遗技艺创新大赛,对获奖的创新作品给予奖励并推广。组织传承人去国内外艺术展、设计展等交流学习,拓宽视野,激发创新灵感。
  
  作者:钱菊凤 吴芳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