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静乐六方”壶的造型解析

[日期:2024-12-24]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中国是一个血性的民族,从五千年前走来,凭着坚毅不屈,宁折不弯的精神气节,走过战争与动荡,低谷与争议,直至成为今天的强国,屹立在东方。如果说圆器寓意着中国人对团圆美满的期盼,那么方器则象征着中国人的血性与气节。自从六百年前大彬六方横空出世,这种契合国人审美倾向与风骨精神的器型就深得国人青睐,紫砂方器就开始了它的一路繁华。今天的紫砂方器,已然成为紫砂主要的器型之一,与圆器并肩而立,携手同行,共谱紫砂艺术的盛世繁歌。
  
  关键词:紫砂;静乐六方;形制;泥色;装饰
  
  “静乐六方”这把壶是一件典型的紫砂方器,它通过六方这种器型构筑了一个广袤的空间,又通过泥色与山水的装饰,给这个空间营造了深远的意境,从而将一把泡茶品茗的壶上升到精神世界的高度,给人们带去静乐的享受。
  
  一、形制
  
  “静乐六方”是一把六方器。紫砂方器以方器片数分类可有四方、六方、八方、十方等,当然也有五方、七方这些比较特殊的方器,就方器问世以来,尤以六方器最为常见。比如,明代的紫砂泰斗时大彬所创的大彬六方,当代的紫砂大师顾景舟所创的六方雪华等,都是六方器型。作为常见的方器,以六方为形制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造型上的观赏性来说,六方介于四方与八方之间,也是介于简与繁之间,这个数量的方器观赏性可以说是非常契合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另一方面来说,是民族文化的内涵力量。在中国,六并不仅仅代表着数量,它更是一种吉祥的文化符号,象征着顺利,有着六六大顺的祥瑞之意。所以,在方器的壶型中,我们大多数是比较偏向于六方器的。在这种创作背景下,“静乐六方”的六方器是一种符合了大众的审美与心理映射的选择。
  
  “静乐六方”是一把混方器。紫砂方器以方的形制分类有直方器与混方器之别,直方器如方山逸士,混方器如四方传炉。直方器方、正、坚、硬,更加突出刚正不阿的精神气节与宁折不弯的强大气魄,沉稳肃穆,令人肃然起敬;混方器方中藏圆,有着刚柔并济的美学创意,是方圆相济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内蕴着“智欲圆而行欲方”的处世之哲,它们各有美态,也各有内涵。“静乐六方”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悠然、娴雅的生活态度,不需要那么严肃,追求舒适与美好,所以这里用混放器是非常适合主题意境的营造的。直方与混方的区别,不仅在于造型上的迥异,其制作方式也有着不同,直方器要注意接口的爽利,混方器要注意的要点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圆角的处理,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混方器比直方器有着更高的工艺性,这样,选择混方器的“静乐六方”,就有了更高的欣赏性与工艺性,艺术价值也就更大。
  
  二、泥色
  
  色彩也是艺术品造型设计的一部分,形与色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及情感。提到色彩的处理与应用,紫砂泥是有着天然的优势的。紫砂泥虽然是一种陶土,但是它又是非常特殊的,它不仅具有便于捏塑的可塑性,还有着五色土的天然优势,这点是其他陶土所不能与之媲美的。正因为如此,紫砂壶作往往是五彩缤纷的。紫砂泥色多样,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红紫色系的紫泥了,也就有很多人认为紫红色的紫砂壶才是正统的紫砂泥色,然则非也。紫泥矿产量最大,也最好开采,所以市场上的紫泥占比是最多的。紫泥之外还有一些非常珍贵的泥料,比如“静乐六方”这件作品所用到的黄金段泥。黄金段,是段泥的一种,泥如其名,因为其色如金又非常稀少珍贵,所以有黄金段之称。在中国,金色是非常祥瑞的颜色,象征着财富、尊贵、珍稀等。“静乐六方”这件作品于千百种泥色中选择了这样一款泥色,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这种美好祥瑞的寓意,让人心生愉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陶刻装饰提供更加适合的创作背景以及凸显装饰内容的平台。
  
  三、装饰
  
  陶刻装饰是“静乐六方”这件作品非常突出的亮点了。紫砂壶艺术这数百年来的辉煌成就离不开装饰艺术的融入,因为有了装饰艺术,紫砂壶的外观造型才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同时装饰艺术的融入也帮助紫砂壶作增加了历史底蕴与文化气息,特别是其中的紫砂陶刻艺术。这是一种将中国的书法、绘画、篆刻这三种国粹集于一体再融于紫砂壶艺术的一种综合性的紫砂装饰艺术,工艺性、欣赏性、文化性都是比较高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紫砂陶刻对于“静乐六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外观装饰,它更是作者对于这件作品寄予的精神世界的艺术表达。紫砂陶刻以书画为表现形式,内容极为丰富,山水、人物、花鸟皆可入壶。对于中国绘画来说,山水画不只是看着雄伟壮丽的风景画,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往往都是寄情于山水的,他们在山水中寄托情思、思考人生。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维的“连山接海隅,青霭入看无”等,这些山水诗中山色空蒙,水光潋滟,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情景交融,极富意趣,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山川的热爱,还带着我们走进或悠远广袤或寂寥苍茫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大与人之渺小,引发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哲思。这也是以山水为陶刻内容的“静乐六方”之名的由来,希望陶刻了如此广袤山水的六方壶带给我们一种寂静乐享的精神享受。
  
  作为综合性的一门手工艺术,紫砂陶刻的艺术层次是非常丰厚的,它涉及了取材、排版、书法、绘画、篆刻等步骤,步步为营才是一件出色的陶刻作品,才能刻出神韵与情思。“静乐六方”是一把六方器,且棱角分明,不但不是纸张的平面,甚至没有圆器所能提供的连贯性与整体性,而这把壶上的陶刻以壶把、壶嘴为中线分为两部分,一侧画、一侧词。山水一侧的画面从左到右,笔触流畅、刀法连贯,且有远近、有虚实,如诗如画,令人身临其境,既有“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山势险峻,又有“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水流湍急,不但连贯、完整,更是成熟富有韵致,抓住了山水画的精髓,营造了高远幽深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一侧的题词,“一江春水、五座青山、天姿锦绣、城南美”,这既是对另一侧山水画的高度概括,又是对中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到这里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上文所阐述的泥色地选择了,段泥的应用的确在视觉上更加凸显了这幅山水佳作。
  
  总结,无论是细节上的把握还是宏观上的布局,“静乐六方”这件作品都是在“静乐”的情感主题下的艺术创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足可见这把壶的创作是非常成熟、全面与完整的,以紫砂艺术的形式营造了一个辽阔深远的山水之境,带给人们静谧安逸的视觉及精神享受。
  
  作者:沈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