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艺术作品《筋纹石瓢壶》的历史传承和创新之道

[日期:2025-01-2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筋纹石瓢壶》,壶身延续着三角形的姿态,尤其是在整体的形态捏塑过程之中,除了保持高挺和清瘦之外,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筋纹的那种延展性。在阴阳凹凸的筋纹密布的壶身,每一囊都是非常的饱满,细节的处理精益求精,我们能够看到朱泥巨大的收缩,以及在抟制过程之中的种种不易,再加上黄金的装饰,使其更加的具有精致秀美的感觉,在经过长期的泡养之后,朱泥的红色搭配黄金的质感充分地体现出紫玉金砂的感觉,也让我们看到一把普普通通的石瓢壶在加入筋纹元素的装点之后,完美地体现出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特征,能够完美地匹配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要求,令人爱不释手。
  
  关键词:紫砂艺术;筋纹石瓢壶;历史传承;创新之道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据传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游玩时候留在紫砂提梁壶上面的铭文镌刻。看起来寥寥几字,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韵味,把我们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那种兴趣爱好和精神寄托都充分地表达出来。其中的壶,就是江南宜兴的特产紫砂壶,在历史上紫砂壶的出现受到了文人雅士的热烈欢迎。因为紫砂矿料之中富含着石英、云母和铁质等微量元素,在经过118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烧制以后,能够很好地形成双重的透气孔结构,用来冲泡茶叶最为合适不过,对于饮茶有着非常的功效。另一方面,紫砂良好的可塑性以及质朴的色泽和肌理,对于我们低调内敛的文人来说,非常的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上面进行一定的书法、绘画陶刻装饰,所以能够深深地打动我们。而且紫砂的变化无穷、包罗万象,能够让广大的紫砂艺术爱好者们身临其境,领略紫砂的无限风采。
  
  一、紫砂艺术作品《筋纹石瓢壶》的历史传承
  
  我的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筋纹石瓢壶》采用了我们非常熟悉的石瓢形态,结合了筋纹的创新手法,把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度的融合,最终成就了经典的实用雅器。对于石瓢这样的器型来说,我们紫砂匠人们非常的熟悉,基本上每一位在刚开始从事紫砂艺术事业的时候,总是要在石瓢器型上面进行非常多的训练,有的匠人最终只会从事石瓢一类型的创作,因为围绕着石瓢所能够转换的后期演变氛围很宽广,筋纹石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壶壶身延续着三角形的姿态,尤其是在整体的形态捏塑过程之中,除了保持高挺和清瘦之外,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筋纹的那种延展性。在阴阳凹凸的筋纹密布的壶身,每一囊都是非常的饱满,细节的处理精益求精,尤其是在底部和壶身的过渡,能够看到非常深厚的紫砂功力,同时下面也是有着小脚作为支撑,带来很好的层次感,直流的壶如同钢管一样,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相呼应的壶把也是典型的三角形姿态,能够看到其中的弯折力度,以及带来的整体的视觉平衡感,壶盖压合壶口,也是进行着筋纹的呼应,上面的壶钮采用了传统的桥梁形态,能够折射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人文味道。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此壶在制作的过程之中采用了朱泥这样一种紫砂材质,上面还有着镶金的工艺。朱泥,被称为紫砂矿料之中的“未触风日之石骨”,它的娇嫩程度决定着质感的呈现,而且最为令我们广大紫砂艺人们头疼的是,在烧制的过程之中,朱泥的收缩比例非常的夸张,能够达到20%左右,这就非常考验抟制的功力和技巧,对于全手工成型工艺来说,在确定了容量之后,一定要留出来足够的余量空间保证泥料的收缩,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许多紫砂艺人专攻朱泥,因为他已经熟悉了其中的收缩比例。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筋纹石瓢壶》,我们能够看到朱泥巨大的收缩,以及在抟制过程之中的种种不易,再加上黄金的装饰,使其更加的具有精致秀美的感觉,在经过长期的泡养之后,朱泥的红色搭配黄金的质感充分地体现出紫玉金砂的感觉,也让我们看到一把普普通通的石瓢壶在加入筋纹元素的装点之后,完美地体现出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特征,能够完美地匹配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要求,令人爱不释手。
  
  二、紫砂艺术作品《筋纹石瓢壶》的创新之道
  
  从石瓢壶的历史渊源之中,我们能够寻觅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其的深远影响力。石瓢的由来从“石铫”开始,也是烧水的工具,宋代文人苏东坡相传在宜兴的时候,利用紫砂材质创作了石铫的形态,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从最开始的煮茶提梁,慢慢成为现在的冲泡端把,其实真正从石瓢这样的器型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曼生石瓢、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等等具有鲜明艺术特征和浓郁个人风格的创作,一步步地让更多的壶友们能够体会到石瓢这样一种器型,为什么成为文人雅士的拥趸,最终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最大的缘由就是它基本的三角形姿态,被称为“跌不破的型”,无论如何去创新演绎,紫砂带给我们的那种清瘦矍铄的感觉是挥之不去。筋纹,则是紫砂造型艺术之中颇为新颖的手法,尽管它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但是从当下对于筋纹手法的运用,除了聚焦仿生的花卉纹理之外,对于其他不同的器型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筋纹石瓢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把我们对于紫砂的那种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以及良好的触感直观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在饮茶把玩摩挲的时候,筋纹更加的容易养出包浆,那种岁月的沉淀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对于我们紫砂艺人们而言,紫砂筋纹器的创作非常的具有挑战性,除了要掌握紫砂不同泥料的特征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毅力的考验,筋纹的分布有的时候需要平均的等分许多囊,每一处的衔接处理都需要经过专用工具的处理,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要把筋纹的那种韵律感完美地呈现出来,结合不同的器型设计之后,诸如“筋纹石瓢”一样,既能够带给我们非常好的使用体验,无论是投茶清理,还是出水断水,都可以称之为杀茶利器,同时筋纹的样式为这样的一款作品注入了创新的灵魂和更为丰富的形态,能够完美地体现出作者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以便于提高我们壶友们的认知水准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语: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饮茶已经成为我们普罗大众和文人雅士们最为基本的追求和休闲放松的选择。当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紫砂完美结合的时候,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口号和期许就变得生动和鲜活起来,我们能够通过这样一把普普通通的紫砂壶,来体会生活的美好和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作者简介:范晓丽,女,1972年生,本科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紫砂壶制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