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紫砂;珐琅彩;分析;整理。
紫砂珐琅彩装饰是紫砂釉上彩装饰的一种少见的手法,因其成品率低,工艺难度高且极其复杂的特性。其技艺一直被宫廷造办处掌握。然而紫砂珐琅彩器皿雍容华贵,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独特的魅力,自古被王公贵族当今被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喜欢。
珐琅彩起源于国外,清代康熙晚期,在皇帝的授意下,将原本在铜胎上画珐琅的技法,用在紫砂的装饰上,从而开拓出紫砂装饰的新技法,但这个技艺一直是清朝宫廷御用,这种技法随着几代宫廷艺人不断地探索和更新,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趋于成熟,将珐琅彩艺术现于紫砂壶上,并于诗书画结合成一体,成为难能可贵的稀世珍宝!
运用现有的材料精心整理,归纳出紫砂珐琅彩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的稀有性
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和进贡,只能少量获取,如《广东通志》卷记载:“雍正四年五月复遣使进贡……多种珐琅彩料十四块”雍正时期慢慢进行原材料国产,到清乾隆年间,珐琅彩艺人不断地进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融合和前代的技术并形成了“五彩珐琅”,但仍然只能在皇家进行制作,而且产量极少,普通大众依然不能一见其真容,原材料的稀缺性造成紫砂珐琅彩的作品较少留世。
2.制作难度大
珐琅彩紫砂的制作与珐琅彩瓷器的制作相似,但因紫砂胎体自身带有褐色和朱泥色等颜色,普通上色烧出来的颜色不鲜艳,甚至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形成紫砂“吃”釉料的说法,因此其技艺难度比瓷胎要来得大许多。
珐琅是一种玻璃质的釉料,由石英,硼砂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混合研成粉末,再用釉料调和,再在紫砂上进行绘制,为了达到瓷器一样的清新靓丽富丽堂皇,艺人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失败总结经验,在紫砂胎上根据画面打一层白底,再在上面画釉彩。[ 李何.富丽堂皇王者风范浅论清代黄釉瓷的发展与创新[ J ].收藏家,2008(10);42-48]然而普通的白底容易形成龟裂,为了保证紫砂釉彩表面的颜色不龟裂,艺人们研究出新的方法进行釉料调和来完美解决问题。
制作珍品级的珐琅彩紫砂作品,既要考虑紫砂胎体的厚度,制作手法的具体细节,同时要兼顾珐琅彩的烧制时间,因此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
3.工艺的复杂性
人们知道紫砂作品的珍贵,却不知道绘釉琅彩的紫砂作品更珍贵,这种工艺清朝皇室视如珍宝,然而为什么会技艺失传呢?作者研究看来,还是技艺有很大难度和缺陷,这种工艺上的缺陷在那个年代不能完美解决,因此流传到现在的紫砂珐琅彩作品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陷,但是因为其色彩鲜艳且具有实用性,依旧被王公贵族喜爱。
这种工艺的缺陷,现在研究大致表现在珐琅彩料和紫砂胎体的附着上,由于不同的颜色对温度要求不一样,所以受到当时科技设备的限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另外紫砂泥的粗细程度对珐琅彩的施釉难度影响很大,会造成图案上出现明显的气孔和针孔,因此需要选用上好的紫砂制作素坯,再釉专业师傅烧制成型,然后将珐琅彩釉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在紫砂坯上,绘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施釉水时,为了达到鲜艳光亮的效果,需要经过五六次反复的施釉和加彩,最后进窑烧造,稍有不慎便是废品,废品率达到80%。
4.釉彩绘制特征
传统的紫砂画珐琅彩,整个过程需要团队的默契配合,不同的题材绘制时,其工艺和绘制流程也不一样,这需要在实践中长期积累,才能烧制出理想的珐琅彩紫砂作品。
紫砂胎本身就带有多种色彩,由紫、黄、绿、黑、朱等颜色,在施釉彩之前,需要在上面先打白底,如果珐琅彩料的比例调配不掌握好,会产生龟裂和颜色不够透亮,不同的珐琅彩料的性质和料性又不同,在绘制时要对珐琅彩的料性、调配比例和调和剂的使用,有熟练的驾驭能力,另外对艺人施色技巧和手法也有很高的要求。[ 李袁月.谈景泰蓝装饰纹样的创新方法[ J ].金田,2013(12):158]进行图案构思和颜色搭配时,要注意整体效果的和谐,避免为追求新奇而盲目设计,违背了紫砂珐琅彩的审美原则,这对从业的艺人必须具备更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紫砂是中国宜兴独有的资源,具有独特的古雅之美,珐琅彩是近百年来从西方引进的艺术形式,其金碧辉煌色彩鲜艳,虽然风格不同,但是两种材质的结合形成了新的艺术美感,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1.艺术性
自古宜兴盛产紫砂艺术精品,从古代皇家喜爱的宫廷壶到当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对紫砂壶和紫砂艺术品有着强烈的需求,用两种材质工艺结合而成的艺术精品具有东西方艺术特色,浓缩了东方文化与审美情趣,又兼具西方风情的珐琅彩艺术,为中华文化的和谐共融兼容性提供了很好例证。
2.观赏性
紫砂上绘制珐琅彩,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细,既有山水花鸟人物还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既有艺术性又有统一的美感。特别是紫砂文化又与禅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把我国最精彩的文化元素演绎到极致,又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让人们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价值性
随着紫砂器皿新品新作不断涌现,以及越来越多的收藏者的喜爱,紫砂这种中国特色的非再生矿产的稀缺性,其作品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再加上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的艺术美感,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本文主要围绕紫砂珐琅彩进行研究探讨,得到初步的总结:以温润内敛的紫砂器皿,配上珐琅的鲜艳夺目犹如油画般的细腻光泽的色彩,精致古朴而富有立体感,这样的中西结合相得益彰的独特美,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地从传统中吸纳精华,从各方面提高艺术修养,一定会让紫砂珐琅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张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