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雕,工艺美术,审美特征,市场价值,传承与创新
一、核雕的审美探讨
核雕顾名思义是以核桃来进行雕刻的一门技艺,核桃作为核雕的主要材料,在其上进行细腻的雕刻创作,将原本的自然造物改造成具有高度工艺属性的人类造物。对于核雕的审美探讨不单单是指简单的核桃造型,更依赖于其工艺下所创作的题材、文化内涵以及技艺优劣。核雕艺术所创造出的情感及象征意义才是核雕审美的核心。在很多以往的核雕作品中,不难发现其具有浓郁的中国吉祥文化的元素,比如代表美好的如意纹样,代表长寿的松鹤、龟、石等,这些题材要素都属于中国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通过核雕工艺将这些展现在一枚一枚小小的核桃之上,这使得原本渺小的核桃升格成为一种具有额外价值的工艺品,自然也就具有审美意义。
纵观中国的传统艺术可以发现,中国的传统美术依托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无论是人物、花鸟、鱼虫乃至于宗教题材的美术作品,其核心的追求都是围绕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而展开的,所以中华美术在世界美术史上都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基于此而诞生的核雕艺术也就具有同样的中国风味。核雕的创作者可以根据核桃自身的形态、肌理来巧妙地设计和构造出相应题材的雕刻空间,凭空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却具有深层体感的工艺品。核桃本就渺小,所以在其上的工艺创作就更加细微,每一件核雕创作都是细节的展示,通过细腻精湛的核雕雕刻技法,塑造出特定的质感或是生动情态,这就塑造了一种最为直观的视觉震撼。从最初简单的借物显形,核雕创作在发展成熟以后又融会贯通,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使得其深度地融入了中国艺术创造的体系之中,且由于其艺术承载体的特殊性质,让核雕艺术显示出更加独特的综合性审美,这让核雕从简单的民间手工艺,逐渐转化为中华文化的非物质遗产,所以核雕作品不单是一种工艺品,其中优秀的作品更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能够在现代社会产生财富效应,具备充足的审美价值。
核雕的历史起源目前还无从考证,但中国人雕刻的历史却是丰富的无以复加,小到米粒大到石鼓,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各种雕刻技艺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核雕被普遍认为是源自中国的南方,主要是江浙一带,原因是这些地方的核桃资源丰富并且有着很悠久的雕刻传统和人文环境,这些为核雕艺术的诞生及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
明清时期是中国各类手工艺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很多手工工艺的风格都被确立了下来,核雕艺术也不例外,明清时代的核雕依托的是社会中上层的青睐,尤其是明清文人的喜爱,丰富多样的核雕题材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具有时代气息浓重的作品,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核雕技艺逐步成熟,总结出整套的工艺技法,名家能手也不断涌现,核雕作品不单在中国国内广受欢迎,还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进入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都受到了挑战,在经历了痛苦的调整期后,核雕艺术亦迎来了发展,虽然机械化冲击着传统手工制作领域,但核雕由于其工艺的特殊性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又由于其传承的局限性,核雕艺术在整体的发展上依旧陷入了瓶颈,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整体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核雕艺术才又重新焕发活力,且现代美术理念的加入使得核雕创作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很多创作者开始尝试将传统核雕创作与现代美术理念融合起来,创造出无论外形还是内涵都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全新艺术形式,让核雕艺术整体焕发出新的活力。
就当下来看,核雕艺术不仅在国内受到关注,在国外也正在不断收获新的受众,有关于核雕艺术的展览,赛事以及交易市场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核雕创作也逐渐从一样迟暮的传统手工艺,逐渐成为能吸引年轻一代,能够自我更新迭代的艺术门类,而新一代的核雕创作者显然不会仅仅拘泥于传统,他们会更多地融入全新的创作理念,从而推动核雕整个行业向更广阔的领域继续发展。
二、核雕的市场价值分析
现代市场经济,一件事物的价值往往由需求决定。核雕本身使用的核桃等坚果外壳本身没有多少价值,仅仅是因为其质地坚硬适合雕刻,便成了核雕艺术的载体,所以创造价值的是核雕工艺而非材料本身。从工艺角度来说核雕艺术是一门技艺,其成本主要来自学习掌握这门技艺所需要的时间、精力以及其他一些额外的门槛,而它最终所产生的价值却是远远超过的。是创作者运用工艺赋予了核雕作品充足的价值,这种赋予表现上是一种物质赋予,但本质是非物质的。
核雕经过精细的手工雕琢,能够微妙维全地创造出很多动人的情景和物象,普普通通的核桃必须有高超的手艺才能被赋予精妙的内涵。正是这些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其价值也因为信息流通的便利而逐步获得了提升,相对于传统的销售渠道,现代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电子商务繁荣,使核雕组作品的市场一下变得无比广阔,由于核雕作品本身体积很小,重量很轻,所以很容易运输,在高效的电子商务加持下,核雕便成了一种便于运输的高附加值产品,这类产品很容易就突破了传统的市场壁垒远销海内外,而制约核雕市场发展的,在于文化认同所带来的受众人群扩张,核雕艺术依托于中国文化,只有中国文化不断增长的影响力,才是核雕市场发展的最终保障,所以推广发展是一体两面的问题,是核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核雕的传承与创新
核雕艺术作为一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手工艺术,其传承与创新之路必然与中国的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现代中国更是走在了科技发展的前沿,所以中国文化并不是简单的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步发展和改良的。核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如此,它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些经典的题材会保留下来,一些迎合当下,符合现代人生活的作品也会被创作出来,而这些经由时间的长河会逐步地融合,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保护过去的经典,鼓励更多的创造,并尽可能地创造以后良好的文创环境,让核雕艺术自然地生长,蓬勃。
结语:综上所述,核雕技艺的审美有着技艺本身的特殊性,与中国的文化密切关联,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由于这种文化上的价值衍生出现实的市场价值,而市场价值又会扩张核雕艺术在这个世界的影响力,两者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核雕艺术的审美讨论,历史文化演变以及其产生市场价值的分析,认识到核雕艺术于中华文化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只有深度融合进中国文化,承载起当代以及未来的文化传播责任,才能够使核雕本身创造出更多内生的艺术活力和发展动力,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市场价值。本文在此期待核雕能够在未来迸发出更多的艺术活力,伴随着中国文化崛起并屹立于世界之巅。
参考文献:
[1] 朱晓东. 核雕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研究[J]. 传统工艺, 2021, 12(4): 45-50.
[2] 李华. 核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D]. 南京艺术学院, 2020.
[3] 王丽. 现代社会中核雕艺术的市场价值分析[J]. 艺术与设计, 2022, 34(2): 78-82.
[4] 陈伟. 核雕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 中国工艺美术, 2021, 43(1): 12-15.
[5] 张敏. 核雕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探讨[J]. 文化产业, 2023, 29(4): 56-60.
作者:肖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