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十二花神壶的艺术演绎与花朝文化传承研究

[日期:2025-03-0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花朝节中,十二月花神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以紫砂壶的艺术形式做出这十二花神以贺花朝之庆,对于紫砂壶艺术来说,紫砂艺术与社会风俗的结合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丰富了紫砂壶艺的创作素材。对于花朝节来说,这种以紫砂壶艺术形式的呈现,是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弘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力量。“十二花神”系列一共有十二把壶,分别以每个月的花神为题材,“十二花神”就对应了兰花、梅花、桃花、牡丹、石榴花、莲花、玉簪花、桂花、菊花、芙蓉、山茶花、水仙花这十二尊花神。本文以其中的兰花壶、桃花壶为例,赏析这十二花神的紫砂创作,也走进咱们中国的花朝之庆。
  
  关键词:紫砂壶;十二花神;兰花壶;桃花壶;花朝之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孕育很多传统节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不一定是最热闹,但一定是最美,这便是——花朝节。花朝节也称为“花神节”,是百花的生日,定在农历的二月十二这一天。在这一天,人们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祷自己像花一样朝气与美丽。花朝节由来已久,北宋的黄庭坚就有一首诗说的正是“花朝节”的场景:“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戏随蝴蝶不知远,惊见行人笑却回。”明代的马中锡也在《宣府志》中记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花朝节不仅表达了国人自古以来的爱花之心,也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期望与追求,有着祥瑞美好的意义。
  
  关于花朝节的故事中,以十二月花神的传说最是美妙。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十二月花神是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一月花神是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是高尚的气节的寄语;二月花神是梅花‌,象征着冰清玉洁,坚韧不拔;‌三月花神是桃花,代表一切的美好与祥瑞;‌四月花神是牡丹‌,被称为“国花”,承载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五月花神是石榴花‌,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多子多福,子孙绵延的子嗣观;‌六月花神是莲花,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深入人心;‌七月花神是玉簪花,清新脱俗、恬静淡然是它的花语‌;‌八月花神是桂花,金桂飘香,以“桂”寓“贵”‌;‌九月花神是菊花,象征着高洁与长寿,代表着凌霜怒放和不屈的精神;‌十月花神是芙蓉,‌它的美艳脱俗和高洁纯粹令人沉醉;‌十一月花神是山茶花,颜色多样,不同的花色有着不同的花语;‌十二月花神是水仙花,预示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十二月花神不仅对应着这些花儿绽放的月份,装扮了我们一整年的生活,同时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对我们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兰花壶
  

  兰花是一月的花神,作为十二花神之首,兰花不仅有着冰清玉洁的姿态和清新淡雅的香气,更是承载着家国天下的历史意义与文化象征。说到兰花,就会想到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把自己对家国天下的牵挂寄情于兰花,不仅“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更是随身携带,赞其“幽而有芳”,因此,兰花被冠以“花中君子”和“国香”的美誉。兰花壶,作为十二花神系列之首,极具代表性。兰花壶的壶身借鉴了传统经典美人肩,这是一把以美人的肩部为创意之源的紫砂壶,壶盖与壶身合为一体是它的形制特征,既有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又有着女子的婀娜多姿。壶身上的兰花采用堆花的技法制作,我们可以看到,兰花绽放、兰叶伸展,一派祥和。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以及加强氛围的营造,兰花这把壶的细节中还做了一些巧妙的设计,比如,壶钮。美人肩的壶钮原本是一颗光滑的珠式钮,而兰花壶的壶钮则通过雕刻技法使其成为一只花苞,含苞待放的样子带着娇羞与希望。此时的兰花壶就像一幅唯美的画卷,在宁静的时光中兰花悄然绽放,好似闻得到它沁人心脾的幽香。


  
  二、桃花壶
  

  桃花是三月的花神,较于其他花种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桃花更多的是民风民俗的意义与影响。在我国,桃文化可以说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比如,人们常说的桃花运,承载着男女对爱情的期望;婴幼儿出门会带着桃木,保佑着者他们的平安;家里也会插桃枝,以庇佑着家庭的风水;还有我们常说的寿桃,这是人们长寿安康的希望。当然,粉嫩的桃花也很令人陶醉,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汪藻的“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很多不看来”等,古往今来,有很多很多这般的辞藻在描述着桃花的美好,在表达着人们对桃花的赏惜之情。可见,以桃文化为题材的壶艺作品,不仅仅是十二月花神的其中之一,更是内蕴着中国丰厚的桃文化。桃花壶的壶身源于经典的传统茗壶“一粒珠”,圆润饱满,倒是非常契合桃子的形态。虽然对一粒珠的壶身有所借鉴,但整体的改动还是非常大的。其一,壶盖做了特别设计,使其有了桃尖的形状;壶把、壶嘴、壶钮也都通过雕琢塑成桃树丫枝,树樱的处理让其更加的形态逼真。壶身的桃花采用堆花的技法制作,我们可以看到,生机勃发的桃枝上,粉嫩的桃花绽放着、碧绿的桃叶伸展着,好一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让人心生愉悦。


  
  无论是兰花壶还是桃花壶,壶身上的装饰都是非常鲜明的存在。纵观这十二把壶,它们的装饰都采用了堆花艺术,这种装饰技法的特点在于凸显于壶面,具有极强的立体感与层次感,追求栩栩如生,讲究精工细作,特别考验手法的精细程度,所以也被称为“指尖艺术”。紫砂堆花有同色与异色之分,顾名思义,同色就是与壶身相同的泥色,异色就是与壶身颜色不同,显然,十二花神系列采用了异色堆花。兰花壶是米黄色的花朵搭配深绿色的叶子,桃花壶是粉嫩的花朵搭配深绿色的叶子,较于同色堆花,异色堆花更加的醒目炫丽富有生机,给紫砂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这种异色堆花是建立在紫砂泥“五色土”优势基础上的探索,紫砂艺人充分发掘紫砂泥的这种天然优势进行调配,要想调配出自己想要的泥色,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而作品中所呈现的颜色的搭配,也考验着创作者颜色的搭配能力。
  
  通过兰花壶、桃花壶这两把壶以小见大,来分析“十二花神”这整组作品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创作中有着很多共性也有独属于自己的个性。就共性来说,首先,题材上,这些作品都是以花为主题的壶艺作品;其次,创作手法上,这些作品都是素器与花器的结合;再次,表现形式上,这些作品的壶体均借鉴了经典的传统茗壶,壶身上的花样呈现均采用了堆花的装饰技法;然后,泥料上,这些作品的壶体均选用了原矿清水泥制作;另外,色饰上,采用了同一款绿泥为叶,花色上也选择了深色系。既有着紫砂传统茗壶的身影又有着独属于自己得极为鲜明的艺术语言,这些共性构成了这一系列作品的成熟度与完整性,这样整组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的统一与和谐。就个性来说,首先,每把壶的壶型都是不同的,它们分别来自十二款经典传统茗壶;其次,每把壶上的装饰也都是不同的,它们分别代表了十二个月的花神。这些个性成就了作品的唯一性与独特性,这样每一把壶又是可以单独成立的单品,是非常成熟完整的艺术单品。
  

  十二花神,是十二把壶,也是一幅四季十二月的画卷,带领我们走进中国的花朝之庆,领略“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作者:蒋艺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