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对云锦历史纹样凤纹新时代重构设计的创新,详细描述了新时代云锦发展方向,并以凤舞云天云锦创作为例,介绍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全新思路和过程,给云锦新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构图范式,在云锦活化传承和新云锦创新中,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云锦创新 三维图像 范式革新 文化密码 文化自信
一、云锦凤纹的历史演化
南京云锦作为中国丝绸文化的巅峰之作,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17年彭城人刘裕在东晋建康(今南京)设立的锦署,这一官方机构的诞生标志着南京云锦工艺的体系化发展起始,后经南北朝唐宋经久不衰。统治者“黄金家族”对金的偏好推动了云锦“织金”工艺的日臻成熟,最后通过元明清三朝官营织造体系,将凤纹确立为“母仪天下”的礼制符号。明代“神帛堂”以五团凤纹专属皇后礼服,严格遵循五行五色体系,正红、明黄等饱和底色构建了完整的视觉等级秩序。这种国家荣誉与封建等级制度设计统一规范体系在《南京云锦图案研究》中得到印证,其纹样“通过飞禽走兽差异构建严苛等级系统”,与文献所述五团凤纹的专属特性形成互证。
2009年南京云锦非遗技艺入选人类非遗名录后,传统云锦图案纹样迎来了革新机遇。我们尝试着把新时代的时尚元素与传统云锦纹样结合起来,设计中融合抽象与具象的美,兼顾古代团花,挖花,缠枝,折枝的差异化重组,让云锦纹样在颠覆性重构新时代文化内涵。我们坚持活化传统非遗文化基因的同时,把新时代云锦从“历史符号”升华为民族“文化自信”的载体,坚持“精工细料、图案富丽、意蕴深刻”的匠作精神。在此基础上提取色彩、图案、工艺重新架构,希望新时代南京云锦能够以“非遗活化”的路径走向人民美好生活、走进时尚世界,让千年凤纹在当代设计中涅槃重生。
二、“凤舞云天”——范式革新中的解构与重构创作思路
在纹样层面,“凤舞云天”凤纹的设计既有“团花”“缠枝”等程式化构图,又通过“凤戏牡丹”“凤穿莲花”等自然意象传递吉祥寓意。“凤舞云天”云锦纹样其内核植根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时空观”与浪漫主义基因,通过多层次创新实现传统符号的现代演绎。纹样整体采用“四方连续”主体架构,首尾相衔形成循环往复的时空闭环,既暗合佛教“蔓草轮回”的哲学隐喻,又赋予画面生生不息的动态韵律。主体结构以“缠枝凤鸟纹”为核心,通过云锦纹样艺术特有的“嫁接”与“融合”手法,将凤羽解构为“卷云纹”与“花枝纹”的共生形态——翅翼末端延伸出流云涡旋,尾羽与藤蔓相互绞缠,形成“似凤非凤”的超现实形象。
在叙事维度上,该纹样突破云锦传统“团花”“满花”的静态格局,首创“三维图像语言体系”:地层密锦采用散点透视法,以锯齿状织金线勾勒幼凤浴火场景,显现“雏凤清鸣,双影相映”之形,隐喻凤凰涅槃初期的挣扎、裂变以及真金不怕火炼的寓意;上层则转为折枝环绕格式,凤鸟羽化登仙,尾羽通过“三晕色”技法呈现从银到金的渐变,舒展形态与地层形成戏剧性张力。这种结构既遵循云锦“量题定格,依材取势”的构成法则,又融入现代艺术解构思维,使成长叙事突破线性时间束缚。
在工艺创新方面,“凤舞云天”金银妆面料的真金线,采用999黄金运用非遗古法真金打箔技艺,添加稀有贵金属增加韧性,提升真金含量最高到99.5%水平;其次,又通过改进金箔贴箔后处理工艺,降低使用过程中地掉金现象;第三,创新切箔工艺,让真金线在织造时形成更细更密的纹路;最后,我们甚至在织造后的整理实验中,尝试云锦面料纳米级防水工艺革新技术突破。
“凤舞云天”的创作实践,标志着正源兴云锦团队尝试着让南京云锦纹样从装饰美学向观念表达的范式转型。我们让云锦延续“浪漫不失法度”的传统基因,为非遗活化提供了“传统符号现代表达”的典型范本。这种在“解构中重构、于束缚中涅槃”的创新路径,恰是中国云锦传统工艺穿越一千六百年历史周期率的文化密码和核心。
三、从云锦纹样设计到时尚文化载体拓展的转化
应用场景设计中突破传统云锦局限。第一,向吉祥寓意延伸,云锦吉祥纹样在婚庆用品中的应用,礼服设计中可融入“双凤戏珠”等图案,象征婚姻美满,并通过文创联名提升产品附加值。第二,在服饰创新领域,我们打破传统汉服的风格,通过前置云锦纹样和服饰款式设计的原则,在板型剪裁上强调将西方立体剪裁与中式宽松廓形结合,比如“镂空应用,不规则鱼尾下摆”,保留云锦正色基调的同时提升视觉冲击,更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观念。第三,向空间装饰方向延伸,突破服饰设计传统,向空间装饰、装修艺术等领域延伸。第四,可以在WEB3时代向数字艺术,虚拟空间装饰,游戏皮肤方向拓展,在虚实交融延续东方美学的文化增值保值属性。
我们持续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师训,在云锦“非遗活态传承”中,通过“凤舞云天”的图案创意、意匠上色、挑花织造、工艺整理和服饰应用设计,我们发现云锦纹样的创新必须根植于传统智慧,纹样布局需“主次有序”,其核心在于传承“宾主呼应,层次分明”的章法格局;云锦经典“花清地白”的留白艺术形成视觉韵律,不会让审美成为一种负担,降低收藏者审美疲劳感;“行枝趋叶”的自然弧线造型,是现代动态美学的“祖师爷”,云锦花纹枝叶的错落有致,也可以完美转化为数字参数曲线,是一种可以数字化的美学经典;作品经解构重构后,融入三维立体肌理,使新时代云锦既保持“锦空匀齐”的构成法则,又突破传统,使传统与现代创新巧妙融合,构造出东方美学新风格。
作者:戴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