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审美潮流的多元化,如今市场上的核雕题材丰富多彩,但要创作出引人注目、独具特色的作品,需要我们在作品题材和造型风格方面做到创新。笔者在设计作品《云水禅心》时,采用写意风格以丰富作品的表现手法,注重意境营造,并赋予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作品《云水禅心》的创作过程,浅谈写意风格在核雕中的运用。
关键词:写意风格,核雕,创新
核雕是采用微小的果核作为画布,再以刻刀为画笔描绘图案的工艺美术技艺,通过历代核雕工匠以精湛的技艺创作出的各种形象,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核雕工艺令人叹为观止的一面,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随着审美潮流的多元化,如今市场上的核雕题材丰富多彩,但要创作出引人注目、独具特色的作品,需要我们这些当代核雕从业者在作品题材和造型风格方面做到创新。
笔者在设计作品《云水禅心》时,采用写意风格以丰富作品的表现手法,注重意境营造,并赋予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内涵。写意,顾名思义,即抒写胸中逸气,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意境,而在雕刻艺术中,写意风格在塑造物象时强调形神兼备的特点,注重表现形象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并非仅仅追求外形的逼真。
一、雕刻技法与写意表现
写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的体现,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精神特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手法强调线条的表现力,注重墨色的干湿、浓淡、快慢等变化,以及纸张的吸墨性和笔墨的渗透效果,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从宋元明清至今,无数艺术家在写意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其逐渐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写意风格也逐渐从绘画领域延伸到其他艺术门类,包括雕刻艺术。笔者在作品《云水禅心》雕刻技法选择上采用了传统的浮雕技艺,并与写意风格相结合,以此注入现代审美元素,使作品既保留传统核雕的精致,又赋予其新的艺术生命力。
一方面通过对浮雕技法的运用,给作品的物象呈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笔者利用深浅不一的雕刻对物象进行塑造,近处的物象,即无相佛和瑞兽的形象深而立体,远处的物象则较浅,以此表现出背景中的山峦的起伏、云雾的缭绕和潺潺的流水,突出近处人物和灵兽,明确主次关系,才能传达出一颗禅心身处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另一方面,在浮雕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写意风格的表现手法。写意风格在构图上注重布局的灵活与多变,不拘泥于传统的对称或平衡,因此笔者在构思作品时,借鉴了写意画中的构图方法,通过巧妙的布局,使得小小的果核上展现出宏大的意境,并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将山水的神韵和意境体现出来,无相佛的五官并不被描绘出来,但通过写意风格的描绘,令人对这一主体物象遐想,与云雾的缥缈、山峰的险峻、溪流的灵动以及仙鹤、麒麟、瑞象等灵兽的轻盈形成视觉上的平衡。写意风格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雕刻技法的艺术表现力,还为核雕的题材创新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云水禅心》
二、用写意营造意境、表达情感
在雕刻过程中,写意风格的运用并非一蹴而就,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表达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在设计时融入写意风格,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手法。传统核雕艺术更注重图案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刻画,写意风格的融入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写意风格强调我们在创作中抒发个人情感,通过自由雕刻以表达内心的意境和气韵生动,具体表现在我们设计核雕图案时,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在形态,而是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以简洁的图案造型传达出深远的意蕴。
笔者在设计时,以无相佛作为人物主体,对外超越一切形象,即无相;只要能超越形象,本性清净,就是以无相为本体。无相佛的形象适合以写意风格来体现,突出一种自性的寂然清净的状态,再通过雕刻手法来表现山水的韵律和节奏,在远山的轮廓与云雾的缭绕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感觉,体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近处的无相佛与灵兽以不同的姿态进行呈现,多种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与背景形成远近、虚实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使作品充满诗意和想象力。此外,笔者试图通过构思和雕刻技艺,将这些元素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观赏者在观看这件作品时,能置身于一个静谧、悠远的世界,并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引发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以领略到“禅心”之意。
三、写意风格的雕刻技巧
虽说写意风格是在核雕图案设计阶段确定的,但作品风格的体现不仅依赖于创作理念,更离不开雕刻技巧的支持。
雕刻手法的灵活运用是实现写意风格的基础,核雕雕刻技艺中浮雕、圆雕、镂雕等技法各具特色,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云水禅心》采用浮雕雕刻技艺,浮雕能够通过层次分明的雕刻,展现出丰富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使作品形象更加生动逼真。写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核雕作品的审美内涵,传统的核雕审美观念往往以精细的雕刻工艺和逼真的形象塑造为评价标准,但写意风格的运用突出了图案所蕴含的意境和气韵生动。
线条的运用和处理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意风格的具体体现除却图案的设计,还在于线条的流畅。写意风格对线条的运用给了笔者以启示,在写意画中,线条是表现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同样地,线条是核雕艺术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之一,其流畅与否、形态的自然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笔者在雕刻过程中较为注重线条的韵律感和动态感,试图通过细腻的雕刻手法和巧妙的线条处理,将写意风格融入其中。通过简练的线条和生动的形态,我们可以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赋予作品,让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工艺的关注,核雕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核雕题材应变得多样化以迎合不同群体的不同审美。写意风格在核雕艺术中的运用,赋予了这门古老手工技艺新的生命力和创意空间,写意风格图案的设计,不仅能丰富核雕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更在一定程度上对核雕作品题材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让核雕作品在形式上更加多样,也在审美上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从而推动了核雕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更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将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写意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核雕作品。
参考文献:
[1]金亮:浅析核雕的雕刻技法以及艺术特征,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年第36期,25-26。
[2]李烜峰:略论写意雕塑,雕塑,2020年第3期,91-93。
作者简介:
周武林,工艺美术师,擅长人物题材雕刻,多年来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作品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