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紫砂壶;灵蛇壶;工艺;创新
有着“紫玉金砂”美名的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代表作,在实用、工艺、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紫砂壶创作十分重视创新的作用,纵观五百年来的紫砂壶创作,每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都闪烁着创新精神,使得紫砂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1]此件《灵蛇壶》是一件以蛇为表现主题设计而成的作品,创作者充分将蛇的形态融入紫砂壶的结构当中,使作品在形象、生动地表现作品的艺术主题之时展现出创新的价值。本文将通过对此件作品的分析说明作品的创新特点,探讨当代紫砂壶的创新方式。
一、立足于传统之上
紫砂壶创作无论如何创新,其落脚点始终在如何彰显紫砂壶的传统特色与工艺价值,因此在紫砂壶创新的过程中,继承优秀传统是第一要义。[2]在此件《灵蛇壶》的设计中,从泥料及基础造型的选择上能够看出紫砂壶古典特质的呈现。
壶体呈棕红色,这是紫砂壶创作中典型的泥料色彩之一,高贵典雅,有沉稳、庄重之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特色。泥料质感细腻,纹理清晰,显示出紫砂泥的天然特质,经过精湛工艺的打制之后又显示出工艺的精湛之感,凸显出制泥工艺的价值。在造型上,创作者采用了紫砂圆器中的圆筒形造型,筒身具有明显的弧度,流畅自如地围成立体的造型。筒身由上至下逐渐放大,较为宽大的底部可以很好地稳定整个壶体,也使作品的结构呈现出分明的层次感。圆形壶盖与壶身之间搭配和谐,简约实用,形成的接缝也是高水准工艺的体现。壶身两侧对称镶嵌着圆筒形的弯流与耳状环形端把,线条柔和舒展,姿态优美。
从造型来看,这件作品充分体现了紫砂壶造型严谨、中正、均衡的特点,展现了紫砂艺术独特的匠心和美学追求。通过对壶身大小、比例及层次的精心调整,使整件作品呈现出既稳重又灵动的视觉效果,既符合传统紫砂壶的基本规范,又在细节处理上赋予其独特的个性和韵味。壶体线条流畅,转折自然,壶嘴、壶把与壶身相互呼应,整体和谐美观,展现出紫砂艺术独特的形式美感。这把壶的做工精湛,壶身打磨细腻,泥料温润,器型挺括有力,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制壶匠人高超的工艺技法。紫砂壶的制作需要极高的工艺水准,而这件作品无疑达到了这一标准,充分体现了紫砂壶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二、灵蛇飞舞
在对作品主题进行表现时,创作者选择了两种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特色,并注重蛇的形象与紫砂壶造型之间的融合,使得作品自然而然地呈现出艺术主题,而不是主题与造型之间的生硬结合。“灵蛇”是具有自然野性外观的,其自带曲线,同时又连贯流畅,在古典文化中,蛇代表了灵动,所以在创作把壶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将这种灵动展现出来,在这里可以参考一些中国传统美术中对于蛇的描写,经过融会贯通,然后加以简化,塑造于紫砂壶之上。
首先,在壶身上可见环绕壶身一圈的纹线,这条纹线呈波浪形,变化富于节奏感,呈现出一种灵动的、舒展的美感。这条纹线所表现的便是蛇的身形特点,虽然十分简单,但生动地表现出蛇游走时的轨迹,具有动感效果,如同蛇环绕着壶身游走,赋予了人们以充分的想象力。纹线在壶身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且凹陷程度表现一致,充分展现了紫砂壶创作中的纹线装饰之美。
在壶盖顶面中央,创作雕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蛇作为壶纽,这也是壶中最具工艺价值与创新价值的部分。壶纽作为壶中位置最高的一个结构,本就十分吸睛,而当壶纽以特殊造型呈现时则起到凸显作品主题与创新价值的重要作用。在壶盖中央,卧着一只盘踞着的小蛇,其身形富于曲线美,小巧的蛇头显示出它的灵巧与机敏,其尾部“扎”进壶盖之中,使得小蛇如同从壶盖中钻出一般,同时又与壶身上的纹线相衔接,构成了蛇身体的暗影。最令人称道的还是蛇身体表面鳞片纹理,这是创作中的一个难点,这些鳞片纹理不仅彰显了蛇的生理特征,也衬托出蛇身体的肌肉线条,使得蛇充满向外“钻”的动感效果,赋予了蛇以灵气。
此壶中的装饰主要用到了捏塑与雕刻工艺,这两种工艺在紫砂壶创作中均具有代表性。用捏塑打造出灵蛇壶纽的基本形态,再运用多样化的工具对蛇的形态细节进行强化。壶身上的纹线也是采用雕刻工艺打造而成的,制作时要一体成型。壶身的纹线装饰与壶盖上的灵蛇壶纽在对比间展现了紫砂壶雕刻技法的多样性,也是彰显作品工艺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蛇象征着吉祥、好运等诸多美好的寓意。[3]创作采用灵蛇图案来设计此壶使作品表达了美好的吉祥文化,使作品的创新建立在优秀传统之上,而这也正是紫砂壶创新的重要基础。
三、艺术创新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无论是科技还是文化都需要进行创新,因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按照既有的轨道是无法实现超越的,而在这个信息传播如此迅速地时代,无法超越就意味着落后,科技的落后可以量化,文化的落后却是潜移默化的,而文化的繁荣又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所以一个国家或民族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文化的创新。紫砂壶是古朴的工艺品,紫砂文化想要传承发扬,光靠守着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是不行的,必须用契合当下时代的审美来重新武装,《灵蛇壶》在题材上是古朴的,但在形态设计以及最终的外在表现却是现代的,流畅的线条,整体化的设计方案,让这件作品拥有明显的不同味道,而细腻的雕琢又将观赏者拉回到中国古朴的文化韵味之中,这种带有现代美术风格,又兼具古典文化趣味的作品正是当下紫砂壶创新的方向,古老的主题可以通过创新的思维重新进行演绎,这就如同在中国庞大的文化基础上植树,未来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绚烂多姿。
结语:《灵蛇壶》在艺术设计上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与艺术传统之上,在实现自身的创新性艺术表达的基础上彰显了紫砂壶创作的传统底蕴,传播了饱含民族情感的中国吉祥文化,使得艺术创新与文化精神充分融合起来,彰显出作品的优秀品质以及当代紫砂壶创作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廖曦.清代加彩紫砂壶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22.
[2]项峻.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与研发——以紫砂壶艺传承创新为例[J].上海轻工业,2023(04):23-25.
[3]僧格,路转红.“福”字图像中的民俗事项和文化心理[J].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43(05):34-41.
作者简介:邵国亮,男,1977年生,本科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紫砂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