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紫砂花器 寿桃文化 生活美学
紫砂花器是在中国传统紫砂艺术发展中为极具艺术特色的一类,其外观设计上主要指以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景物为灵感,进行艺术创作。接着通过采用紫砂陶塑、紫砂堆贴、紫砂浮雕等传统紫砂工艺制作手法来进行创作。随着历代紫砂匠人对紫砂花器的研究以及制作,逐渐紫砂花器从实用器转变为具有文人器的艺术品。
不仅如此,紫砂材质之美,也同样令人感受到其独特魅力。传统紫砂壶制作的原料为紫砂泥,其形成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一带的石英砂岩地层中,在历经数亿年地质运动与风化沉积后,使其形成独一无二的矿物质组合。其中紫砂泥主要成分包括石英、高岭土、云母和赤铁矿等,将矿石研磨加水沉淀后,具备一定的黏性与砂质感,可塑性强。当然在不同的矿区由于其所受到的地壳运动以及风化程度不同,其中的矿物成分也截然不同,不同的泥料天然形成不同的色泽,这也是紫砂泥有被称作为“五色土”的原因。其中紫泥给人感觉沉稳深邃的质感;朱泥颜色如同朱砂一般,质地温润似玉;绿泥色彩淡雅清丽,给人如同雨后春笋的色彩一般;段泥色彩黄中带青,宛若金砂隐现十分雅趣;黑泥色泽乌金墨玉,给人以神秘内敛之感。同时不同的紫砂泥料在一些特定的窑变效果下色彩以及肌理效果更加特别。不仅如此,紫砂泥料的物理特性具有实用之美,其双气孔结构使得紫砂器皿烧制出来后,兼具透气性的同时,又一次具备吸附性。可以使紫砂壶做到存茶不馊,而且透气不透水、延缓茶汤氧化等特点。最重要的是长时间用一把紫砂壶泡茶,可以使得其内部蕴香养味,泥料自然吸附茶香,久用后便会使得壶内自带茶香;由于紫砂泥具备温润的质感,使得其泡茶冬暖夏凉,导热适中,使用体验感佳。
紫砂泥不仅本身的材质优美,而且由于特殊的矿物结构,使得紫砂泥可塑性极佳,可以有足够的强度以及韧性支撑复杂造型。又可以通过传统紫砂制作工艺拍打、拼接、明针等方式展现紫砂的独特气质。同样的紫砂泥又被称为 “泥中君子”。制作好的紫砂器物,经过火中涅槃烧制,会使紫砂泥内部产生氧化反应,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特点。不同的泥料在相同的温度下,产生不同的颜色。不仅如此,而且相同的泥料,在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的烧制方法后,产生的色泽以及肌理效果感都不相同。这便是紫砂泥材质的诱人之处,传统紫砂匠人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颜色走向进行对作品的设计,但是由于全手工制作的这一特点,会使得每一把紫砂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便是传统全手工紫砂工艺的魅力,也是手作的魅力。
在中国历代器物发展中,不同时代的器物都会有不同的韵味。
为此,在设计本次作品前期,重复地去了解紫砂花器的发展史,历代的紫砂花器制作手艺家,大多以自然界万物为设计原点。这样不仅造型自然,而且可以让使用者产生共鸣或者是寄情于景,联想到美好瞬间,因此本次设计将沿用这样创作点,在自然界中寻找并且可以表达中华美好祝愿的元素。为此通过对历代紫砂花器作品的实地考察以及相关资料了解,常用中华传统祝福元素便是福禄寿三者,第一个便联想到寿桃。便敲定了最能体现中华美好祝愿的元素,那就是寿桃,“寿”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对尊老爱幼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传统神话中,掌管长寿的仙翁便是手拿寿桃,因此寿桃显而易见便是对长寿的物化表现。
在敲定好,以寿桃为本次的设计的元素后,便开始对寿桃相关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历史研究发现寿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于象征着健康长寿的吉祥物,它常常出现于祝寿的场合,或者是一些比较具有重大的庆生活动之中,在相关场合中拥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从神话角度来看,寿桃这一词汇,源于天上王母娘娘西王母蟠桃会的传说。在神话传说中,寿桃三千年结果,吃一口长生不老。因此这一寓意无不深深地扎进国人的认知中,这便是我们常会见到老人在庆寿时,常用寿桃元素的原因。同时寿桃的原型表示“桃”,桃成熟的色彩代表着生命的延续粉红色,象征着青春活力。其次桃核在民间也有着可以辟邪之所。因此寿桃又寓意为吉祥如意同时也是驱除邪魅的护身符。因此寿桃元素常出现在紫砂壶的外观设计中。不仅如此,在很多礼仪习俗当中,寿桃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具有美好祝愿的重要物品。所以说寿桃文化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递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和。
因此在了解完寿桃文化之后,便开始考察历代紫砂手艺人制作相关寿桃元素的紫砂作品,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实地考察,进行学习与研究,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寿桃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诗歌以及绘画作品,进行意向上的学习和参悟,同时找来寿桃原型,水蜜桃进行实物的观察,同时去现实的桃园进行实地探索,挖掘相关元素以及周边元素的外观特点。发现桃园中的桃枝苍劲有力,桃叶挺拔秀气,因此在下面的壶型制作上便要加强这几项元素的运用。
在了解完寿桃文化后,便开始研究如何进行本次作品《三足寿桃壶》的创作。如何将寿桃文化融入到紫砂文化之中,并且可以完全落地制作呢。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采用原矿紫砂泥。接着由于紫砂泥是一种延展性很强的原料,同时加上传统的紫砂壶制作都是由于全手工制作,因此它的很多造型都可以通过手工精细打磨。因此在壶身上采用生命力的物化表现,将寿桃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壶身整体饱满,模仿寿桃成熟的形态饱满自然,通过全手工拍打成型,使得整体壶身张力十足,十分圆满。壶把以桃枝为创作原型,自然弯曲呈现端把形态,使用起来握感十足,实用性强。在壶把与壶身之间采用传统紫砂贴花工艺将桃花、枝蔓生动形象的帖于壶身,整体过渡自然舒畅,十分雅趣。在壶嘴的处理上与壶把相互呼应,同为枝蔓为创作点,壶的出水口圆润,出汤舒畅,在壶底设计为三足底,构成三足鼎立之势,使得牢牢稳住壶身,让整把壶在方寸之间稳如泰山,侧面烘托寿桃文化。在壶盖处采用传统紫砂器的圆形口,更加方便投茶,实用性强。壶盖与壶身贴合自然,同时弧度的盖子更加呼应壶身线条,轮廓感十足。在壶钮的设计上沿用“寿桃”形象,将寿桃利用雕塑的处理方法,落入壶盖之上,呼应主题。整体壶型在此创作中充分运用“寿桃”文化,同时将其文化内涵融入本次作品《三足寿桃壶》,使得整体更加充满文气。
因此,我们作为紫砂陶艺家,在进行新的紫砂壶型创作时,尤其是紫砂花器。不仅仅需要利用自然界中相关因素,更多的要考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寻求突破,不仅仅需要进行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紫砂陶制作的传承,更多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本次创作的《三足寿桃壶》便是对寿桃文化的物化体现,弘扬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路漫漫其修远兮,在紫砂的创作上还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作为紫砂陶艺家,不仅仅要传承,更多的是要弘扬内在精神!
作者: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