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工玉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机雕玉器的质量和产量在不断地提升,对手工玉雕的冲击不容小视。但手工玉雕不仅是一种传统工艺,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载体。本文将从文化传承、艺术表现、市场价值、情感寄托等维度,探讨手工玉雕在当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手工玉雕 现代 独特价值
一、文化传承:手工玉雕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意义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文化是运动的,且是生生不息的,庄子谓:“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自然物是如此,人类的文化现象也不例外。手工玉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其传承不仅体现在技艺的延续上,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哲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手工玉雕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统工艺“心手合一”人文价值的体现。工匠精神是手工玉雕技艺传承的核心。每个玉雕师对材料、设计、工艺细节的极致追求、精益求精,正是中华传统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当代手工玉雕融合了绘画、雕塑、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将其他传统元素、符号、地域文化区别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创新、融合是传统美学的现代表达。
苏州俞挺老师的薄胎工艺。在明代苏州、扬州地玉匠开始系统性地制作薄胎玉器,器壁厚度可降至1~2mm,以杯、碗等实用器为主。到清代乾隆年间,薄胎工艺达到巅峰,胎壁极薄,部分作品厚度不足1mm,透光可见纹理。据俞挺老师讲:“现代最薄的薄胎工艺透光可见外面手指指纹,一件大一点的作品耗时1~2年,雕刻时稍有不慎就会崩裂,需全程手工操作。”俞挺老师的作品《天公地道尊》器型独特,外形轮廓呈曲线状,器口呈斗型斜器型上粗下细渐敛至底,符合当代审美。器口上有一圈细纹,器身以阴阳结合雕琢方法布满传统草纹和神兽,寓意吉祥。工艺线条舒展流畅,在薄胎上工艺层次分明,精致细腻,胎壁薄如蝉翼,薄度均匀如一,在薄胎工艺中可称极品。
在当代,手工玉雕成为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媒介。许多玉雕师通过现代科技在多个平台讲述历史故事、传递文化精神、使年轻一代在欣赏玉雕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艺术表现:手工玉雕的独特美学与工艺价值
手工玉雕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性与唯一性。每一件作品都是玉雕师根据每块玉料的形状、颜色、纹理的独特性精心设计而成,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例如,当代玉雕名家通过阴刻、浮雕,镂空、光影等技法,将山水、人物等题材融入作品,创造出极具意境的艺术品唯一性作品。如赵显志老师的《风行者》:作品有八块玉片组成,作者巧妙运用材质天然色彩,勾画出一幅大雁飞行图大地渺渺苍苍,无边无际,一轮落日,高挂天边,天高地阔,大雁驾风归去,穿过丝丝流云,构思独到,镂空巧妙色彩用恰到好处,寄予着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思。
与现代机雕相比,手工玉雕在细节处理上更加精细,能够充分展现玉石的天然美感。这种不可复制的创作者个人艺术表现力,使得手工玉雕在艺术市场中占据独特地位。
三、市场价值:手工玉雕的收藏与投资潜力
高端手工玉雕一般都是玉质优良的和田玉因其稀缺性与艺术性,在收藏市场中备受青睐。当代名家作品个人风格突出尤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其价格往往随着艺术家的声誉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而攀升。
此外,手工玉雕的保值功能也备受关注。高端玉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水平,共同构成了其市场价值的核心支撑。
四、情感寄托:手工玉雕在现代生活中的角色
以玉赠家人、朋友是中华民族的习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手工玉雕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定制玉雕尤其受到欢迎,消费者可以将个人心愿、情感故事融入作品,让雕刻师根据他的情感需求设计创作作品,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情感载体。
例如,婚礼中的定制玉雕、朋友间互赠的寓意作品,不仅传递了祝福,也加深了人际关系的纽带。这种情感价值使得手工玉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喜的龙凤对牌系列,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备当代艺术的表现力。这一系列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凤”为主题,结合现代设计语言,成为象征爱情与吉祥的信物。例如《春色满园》:以传统水墨意境表现水乡之家俏色巧雕粉墙红瓦,寓意岁月静好的中国式爱情。作品《天地之好》:融入“天圆地方”哲学,以窗棂镂雕“子”“女”组成好字,象征“百年好合”。作品《乾坤和谐》与《心有灵犀》:融合中西文化元素,如古罗马性别符号,展现当代玉雕艺术的跨文化艺术碰撞。这一类主题的玉器可以作为情侣、夫妻之间爱情的信物,也可以由长辈或朋友赠予夫妻双方表达对对方的美好生活的祝福。受到了广大玉友们的喜爱。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世界都有诸多基本的元素和符号构成,用新的方式把传统的元素和符号呈现出来,我认为是每个时代的艺术的任务,我们必须深度挖掘古代的传统民族文化世界的意义元素。如果手工玉雕没有力量去面对这个变异的技术化的世界,那么手工玉雕就没有必要存在了,通过艺术创新来保护和发扬民间艺术,发掘传承好手工玉雕的价值,是当下手工玉雕师的努力方向。
手工玉雕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文化传承与艺术表现上,更在于其与现代社会需求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手工玉雕正以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未来,手工玉雕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艺术与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艺术创造神秘>.孙周兴著.北京 商务印书馆.2021 ISBN 978-7-100-19478-7
【2】《图腾与中国文化》.何星亮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 ISBN 978-7-214-04960-5
作者简介:
钱建锋(1983-):姑苏区琢玉坊玉雕工作室,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高级技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姑苏宣传文化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玉雕(动物件)设计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