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纹样的造型语言

[日期:2025-03-3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纹样的造型需要适应各类工艺的要求,蓝印花布纹样也不例外,如何将纹样素材转变为蓝印花布工艺需要的纹样,是创作者时常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实践与思考两者不能偏废,因此本文尝试对蓝印花布纹样的造型语言进行分析,蓝印花布纹样的创作,首先需要满足工艺上的要求,对纹样素材的提炼和简化都是以符合制作工艺为目的。此外,由于蓝印花布工艺限制,只能用黑、白两色来设计纹样,因此需要对纹样素材进行取舍,根据纹样素材的特征,选择恰当的造型要素,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
  
  关键词:蓝印花布、防染工艺、纹样造型
  
  在蓝印花布工艺中,通过对纸板进行镂空,可以呈现出各式纹样、人物、风景、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无所不包。但这些纹样原型无论是自然界存在的事物还是抽象、想象的纹样以及传统纹样,都需要进行再设计才能形成符合蓝印花布工艺要求的纹样。尽管可以依靠经验、习惯进行设计,但创作者还可以掌握更多的设计表现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工艺制作的要求。在创作蓝印花布纹样之前,需要深刻地理解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考虑纹样的用途,再根据形式美的理论将纹样原型描绘出来。实践是思想的具象化呈现,因此在创作实践之余,对蓝印花布纹样的造型语言的思考非常重要。
  
  一、制作工艺对蓝印花布纹样影响
  
  花版是蓝印花布工艺制作过程中的一个载体,花版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刮置防染糊,使防染糊从镂空的地方漏到面料上,让防染糊与面料很好地贴合,从而在染色的过程中达到局部防染的效果,从而产生精美的纹样。因此如果花版中镂空的面积过大,则防染糊就不容易刮平,需要反复刮置,这样容易出现错位,影响染色后的效果,而且防染糊过厚也容易脱落,起不到防染的效果;镂空的面积太小,则防染糊就不容易渗漏,纹样造型就会不够完整;而且如果型与型之间没有很好地连接,花版就会容易在刮置过程中有所损伤,不够耐用,因此在进行纹样的设计中,就需要根据工艺对纹样做出适应的修改。
  
  蓝印花布纹样设计中需要从工艺和艺术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工艺的可实行性是纹样设计的前提。在开始设计前作者需要从复杂的变化的造型中寻找出变化背后规律,选择具有美感的造型,反复修改,仔细推敲每个造型,同时考虑到其受工艺技法的制约性。将各种形象用蓝印花布工艺表现出来,是蓝印花布中最难把握的环节,也是蓝印花布工艺中最有创造力的工艺环节。花版的设计是在对造型结构充分认识的同时,对工艺、美感等因素深思熟虑的过程。工艺与纹样相互依存与制约,使得蓝印花布纹样产生了独特的美感。
  
  蓝印花布工艺的花版只有镂空的和未镂空的两个部分,所有的造型都必须用各种造型的块面来呈现,因此在设计之初创作者需要把纹样提炼和概括成黑与白两个部分,来表现复杂的空间层次和结构关系,把复杂的纹样原型进行概括、提炼,简化为单纯的黑白图形。在设计时通常会把浅色、亮色归结为白,把暗色、深色归结为黑,省略不必要的细节,采用单纯的块面,突出重点,同时创作者还可以“借形”“借空间”,以黑来表达白,以白来陪衬黑,阴型与阳型、纹与地和谐共生,使整体纹样层次分明、完整丰富。
  
  二、蓝印花布纹样的造型
  
  蓝印花布纹样的表现语言可以归纳为点、线、面三大类,点是蓝印花布纹样设计中极具表现力的一种装饰语言,点的应用范围极广,点的应用可以分明暗、分深浅、丰富画面的层次。同时也会使面料别具质感。当使用点来区分明暗,表现对象的立体感时,点的应用就要注意从密到疏,从大到小的变化,尽量避免出现杂乱、零碎、模糊不清的效果。点还可以延续形成线,点的汇聚能够形成面。点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不同大小的圆点、半圆点、椭圆点、三角形点、方形点、不规则形等。在蓝印花布工艺制作中,充满智慧的前辈们用铳子这一工具,在花版上冲出圆形点状花纹,铳子的使用提高了制作效率,丰润饱满的点状花纹,大小不一的点贯穿于画面之中,极具特色;线也是蓝印花布纹样中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线是对纹样原型提炼概括。线不仅可以充分地表现对象的轮廓,而且数根线条的组合还表现纹样原型的形体结构、空间感、光影感,从不同的维度充分地对纹样原型进行塑造。成组的线可以组成面,在纹样的设计中,可以用线来表现主题纹样,也可以由线构成底纹对主题纹样进行陪衬,线的变化很多,长短、轻重、顿挫、刚柔、断续不同,线条给人的视觉感受也各不相同。纹样原型不同的视觉现象都可以用线表现出来,例如花瓣,需要使用纤细流畅的线条,而花梗则需要采用刚劲有力的线条。创作者需要在设计中灵活地使用不同形态的线条,从而充分呈现各视觉原型的特征。在纹样设计中线条还可以表现出对象的动感,使其灵活多姿,如蝴蝶飞舞的翅膀用线条就可以完美地表现出来。“面”在蓝印花布纹样中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蓝印花布的设计中,较多的面所表现的是二维的平面的造型,在设计中创作者还需要对纹样内部的造型结构充分地研究,让每块面能够表现纹样的结构,让纹样变得更加生动、传神。若“面”的面积过大,可以在面的内部添加纹理,让纹样更加精细而富有趣味。
  
  在实际的纹样设计中,可将点、线、面单独应用,也可以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混合使用,点、线、面三种造型各具特色,需要根据纹样原型的视觉特点以及形式美的法则,为原型的各个部分选择适合的造型语言。在纹样原型的表现上力求新颖多变,不拘泥于传统,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创新,使蓝印花布纹样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主体纹样之间的层次,将纹样的主要部分凸显出来。除了对主体纹样进行塑造,还可以为主体纹样添加底纹,作为陪衬,虚实相生使主体纹样更加突出。
  
  当完成纹样的构思之后,就开始在桐油纸版上进行镂刻,在镂刻的过程中,有时还需要对设计好的纹样进行修改,过长的线条通常会改成若干不超过一定长度的短线段,民间俗称断刀;过大的面需要进行再次分割;与四周连接比较少的部分可以根据纹样的结构增加连接点,使纹样符合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的要求。
  
  三、结语
  
  对蓝印花布工艺而言,纹样设计这一工艺环节尤为重要,设计出来的纹样将会在织物上最终呈现出来,尽管刻版、刮浆、染色、刮灰等工艺流程也会对最终形成的纹样产生影响,但笔者认为纹样设计这一环节对最终效果的影响最大。因此需要创作者在日常的实践中,提高纹样设计的能力,而设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蓝印花布纹样造型语言的思考。通过思考,通过学习、实践,增强创作者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拓展创作者的眼界,从其他的艺术形式、设计理论中汲取养分,从而设计出更具表现力的蓝印花布作品。
  
  作者:汪训虎,1985.09月,男,湖北省十堰市。专任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纺织品图案设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