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雕艺术中飞天形象的传承与创新

[日期:2025-04-1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传统飞天形象以独特的造型、线条和构图体现了核雕艺术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内涵,笔者通过人物形象的更新、构图布局的重构,通过打破传统构图框架,将其与现代审美的融合,赋予了飞天形象新的艺术生命,在此浅谈核雕艺术中飞天形象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核雕,飞天形象,传统技法
  
  核雕艺术的传统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也有民俗风情、自然景物等,包罗万象,一代代核雕匠人在核雕艺术的发展中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雕刻技艺,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中利用智慧的巧思进行创新,为核雕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传统题材由此得以代代相传至今。核雕的传统题材还注重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如绘画、雕塑等,提升了核雕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在这其中,“飞天”的形象即是从敦煌壁画而来。飞天作为源于古代印度佛教艺术的元素,在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如今已经成为佛教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核雕传统题材中的飞天的形象姿态飘逸、服饰华丽、动作婉约,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飞天形象现在仍然是我们设计雕刻的常见传统题材,许多核雕从业者致力于在作品中传承和创新这一经典的艺术形象,并在创作中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和雕刻技艺,这一传统题材在当代依旧焕发着新的光彩。
  
  
  一、核雕艺术中传统的飞天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初传不久,佛教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飞天多被画在墓室的壁画中,战国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场景,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传播更为流行。后来佛教在中国深入发展后,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而敦煌飞天指的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飞天被赋予了在空中自由翱翔的神祇或天人的身份,象征着人们超脱尘世束缚、向往自由与光明的精神追求。
  
  在造型方面,飞天形象常常被刻画为身姿曼妙、翩翩起舞的仙女,体现古人对美的独特追求。飞天的服饰华丽且繁复,衣裙的轻盈与飘逸极其考验雕刻工艺的细致,精湛的雕刻工艺可以将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些气质神圣而高洁的仙女正从天际飞来,为人间带来吉祥与美好。
  
  在线条运用方面,核雕在创作中需要采用精细的线条勾勒飞天的整体轮廓。可以说线条的运用在雕刻过程中至关重要,核雕从业者需要具备细腻的刀法和精湛的工艺,将飞天形象的灵动与飘逸刻画得入木三分,仿佛随风起舞,才算得上优秀,下刀要如同在纸上作画那样,雕刻出的刀痕犹如画笔下的线条一样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经验丰富的从业者能精确地利用细腻流畅线条勾勒出飞天的优雅身姿,或柔美或刚劲或充满韵律感,比如在营造飞天轻盈的衣袂时,布料必须有质地,要有随风飘动的动感,才能衬托出飞天动作的轻盈,刻刀巧妙地刻画起伏和转折,表现飞天婀娜的腰肢和轻盈的步态,赋予飞天生命力。
  
  在构图方面,传统飞天形象通常是垂直构图或对角线构图,这两种构图方式可以突出飞天的飘逸和动感,能够让画面的整体更加生动并且富有运动的张力。垂直的构图形式往往是将飞天形象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从而背景和主体人物会形成对比关系,而对角线的构图形式则是以斜线为轴的运用,这样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飞天形象因此更加鲜活。
  
  二、对传统的飞天题材进行创新
  
  在构图设计方面笔者进行了一种大胆创新和尝试。由于橄榄核形状是中间宽两头尖,传统的设计方式是将图案集中在橄榄核的中部,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图案的细节,因此传统的飞天题材构图是垂直或者对角的,笔者在设计图案时将橄榄核横置,这种构图方式是以横向铺陈的画面结构进行设计的,打破了传统的垂直或对角线构图框架。
  
  现代化的构图追求的是画面的平衡与和谐,这种平衡并非简单的对称,笔者在设计时积极借鉴了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手法,从作品的形式美入手追求意境与内涵的表达,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动态的均衡,让图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外,现代化构图更加注重画面的层次感,笔者在设计时通过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安排突出主体,也就是飞天的人物形象,将其交错以营造出空间感,飞天形象由此依靠平衡的布局和丰富的层次感变得更为生动。现代化的构图的应用提升了飞天形象的艺术表现力,并借此让大众能够更深入地领略飞天的魅力与神韵。
  
  在横版构图中,飞天的形象设计可以在更宽广的空间内进行自由延展,笔者就能在设计其飘逸的身姿和华丽的服饰时可以更加大胆地增加细节,动作姿态得以充分地展现出来。横版的构图方式凸显飞天的曼妙多姿,飞天形象更加充满动感和韵律美,在整体画面的表现上也显得更加开阔、深邃,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横版飞天形象起到了新颖而独特的视觉效果,是笔者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尝试。
  
  这种横版构图带来的另一个优点是提升了飞天造型的生动性。横版设计放大了飞天的脸部特写,笔者得以更为细腻地刻画飞天的神态表情和内心世界,同时横版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观众的视觉感受,观众的视线就会专注于被放大的人物脸部细节和神态表情上,拥有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此外,构图的动态层面也体现了飞天的生动,由于横版飞天形象打破了传统的构图束缚,笔者在创作设计时得以将飞天的姿态形象刻画得更为自由和灵动,最终呈现了飞天形象翩翩起舞的效果,裙摆随风飘动,宛如仙境中的舞者,姿态轻盈飞翔,身姿矫健,仿佛在天际自由穿梭。这种丰富的动态变化展现了飞天的飘逸之美,飞天形象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动感。
  
  三、结语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永恒主题,还有更多的传统题材等我们去传承和创新,传统题材的再创作给核雕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飞天这种传统形象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是传递正能量和美好祝愿的重要载体。我们作为当代核雕从业者可以在传承与创新中将其他传统题材进行再创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傅强:论敦煌飞天艺术之美,装饰,2004,第1期,18-19
  [2] 金亮,浅析核雕的雕刻技法以及艺术特征,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第36期,25-26
  
  作者简介:
  浦莉亚,工艺美术师,擅长苏作仿古题材和佛教题材的创作,在传承传统的技艺的同时加入自己的创新解读,作品获工艺美术各级奖项,受到行业内好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