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紫砂壶;造型;工艺;内涵;鹤鹿同春
造型、工艺、内涵,是评价一把壶艺术价值的三大要素,“鹤鹿同春”这件作品在创作中以此为艺术宗旨,注重造型上的视觉体验感、坚守传统制壶工艺的手工工艺,同时融入传统文化,传递情绪价值,追求艺术价值最大化。
一、造型
紫砂壶从日用器皿升华为实用艺术品,这种巨大的转变与升华正是源自造型艺术的融入。根据史籍记录及文物出土考古的综合佐证,紫砂壶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而直到明代供春壶的出现,紫砂壶才被人们关注,并且在文人墨客的参与推动下,紫砂壶迈入了艺术的殿堂,由此供春壶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供春壶之所以有这样的社会成就与历史意义,正是因为供春壶比之以往的紫砂壶有了造型上的设计,其独特的外观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紫砂壶也可以有设计感、有欣赏性。此后,千姿百态的紫砂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面前,实用又好看的紫砂壶上升为实用艺术品成为中国茶器的“百具之首”。
由此可见,造型上的观赏水平对紫砂壶艺术价值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当下这样一个关注审美且审美水平普遍较高的社会环境下,对实用艺术品的造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毫无疑问,“鹤鹿同春”的造型是非常亮眼的,无论是整体的造型还是细节的设计,都是独特、醒目且耐人寻味的。首先,这件作品整体给人的视效上给人古拙之气。这种古拙之气来自对供春壶的借鉴,上文提到供春是紫砂史上的第一把带有艺术属性的紫砂壶,它最大的美学特征就在于“古拙”之韵。它的古拙之韵主要是通过肌理上的“龟裂、坑洼、皱纹”以及色泽上“栗色暗暗如古金铁”两方面来体现。“鹤鹿同春”这把壶虽然是不同于供春的提梁造型,但其肌理及色泽处处透着供春壶的身影,壶表上的“龟裂、坑洼、皱纹”古韵悠悠,让人梦回五百年前的大明朝,金沙寺旁的银杏树。这样的造型与当下追求简约光洁的创作主流风格截然不同,这份古拙的韵味为作品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趣。其次,这件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古拙中又透着绚丽与精致、华丽与典雅,这主要是通过壶钮的造型与壶身的装饰来体现的。“鹤鹿同春”的壶钮以鹿为造型,这只鹿趴卧在盖面上,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且采用金箔装饰,浑身金光熠熠,璀璨耀眼。壶身上则绘了一只仙鹤,栩栩如生。无论是鹿还是仙鹤,其形其色放在这把古拙的壶上都非常的引人注目,给人华丽、精致、鲜活的视觉享受。
二、工艺
“鹤鹿同春”这件作品的工艺水平复杂而有难度,这把壶的制作不仅涉及传统的制壶工艺,还有多种装饰技法:
一、制壶。“鹤鹿同春”这把壶壶体的制作包括壶身与提梁两部分。首先,壶身。“鹤鹿同春”的壶身部分看似并不规整,实则以圆器为基底,制作时采用了圆器的拍打成型法。为了制作出供春的“指螺纹隐起可按”的美学特征,所以在制作中又采用了手指按压等最传统的制陶技法。其次,提梁。“鹤鹿同春”是一款以梁代把的紫砂提梁壶,这就涉及提梁的制作。紫砂壶的制壶工艺中有这样一种关于制壶难度的排序,即“一提、二方、三圆”,其中,提梁工艺之难排在了第一。这是因为提梁高而大的悬于壶上,操作不慎容易有失偏颇甚至倾倒、坍塌,对制作水平是个考验。
二、装饰。“鹤鹿同春”这把壶的装饰看似有只有雕塑与泥绘,实则还涉及描金与雕刻。首先,雕塑。随着紫砂造型的丰富,紫砂雕塑被应用于紫砂壶的制作中,以提高作品的观赏性。紫砂雕塑本身就极其考验精雕细琢的工艺水平,特别是“鹤鹿同春”中如此生动形象的鹿,让人们看到紫砂雕塑的工艺魅力。其次,描金。描金装饰起源于战国,在以华丽为美的清朝中,描金应用于紫砂壶上,特别是清后期“金水”的传入,描金这种装饰风靡一时。“金水”是将黄金溶于水中制成,这样既能达到金的华丽之美,又大大降低了成本。“鹤鹿同春”中鹿的金光熠熠正是在鹿身上铺了这样一层金水,为整把壶增添了华丽与贵气。再次,泥绘。泥绘是一种以泥为墨在紫砂胚体上的作画的艺术,集紫砂艺术、绘画艺术于一体,让人们在欣赏紫砂器的同时感受中国绘画之美。“鹤鹿同春”这把壶身上的丹顶鹤正是采用了泥绘艺术,白色的羽毛、黑色的次级飞羽、头顶上标志性的红色肉冠以及细长的腿、尖锐的嘴,绘制得如此栩栩如生,一只鲜活的丹顶鹤出现在我们面前。泥绘装饰艺术在“鹤鹿同春”这件作品上的表现是非常鲜明的,也让这把壶有了不一样的风情。最后,雕刻。雕刻这种装饰艺术常常应用于家具、玉器等艺术的制作中,主要包括雕、琢、捏、塑等细微技法。“鹤鹿同春”这件作品肌理上的树樱以及坑坑洼洼、星星点点,均是采用了雕刻这种装饰工艺,在这样的雕刻下,这把壶看起来斑驳、古拙、苍劲,像是有着千年历史的老树,历经岁月的洗礼,让观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三、内涵
造型设计可以提高作品的欣赏性,而作品的内容美可以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这种内容美我们称之为作品的内涵,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和价值所在。艺术作品不同于流水线上的商品,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在艺术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关于社会观、人生观的表达,有对历史的追溯、当下的体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是个人精神情感的表达,也是民族文化风貌的彰显。有思想内涵的艺术品就有了灵魂,有了艺术渲染力。受众在品读具有内涵的艺术时,是能够引发共鸣与共情的,从而得到精神的陶冶、启迪、享受。
“鹤鹿同春”这把壶的内涵主要聚焦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吉祥文化的传递与祝福。其一,鹤文化。采用泥绘工艺绘制的丹顶鹤在“鹤鹿同春”这把壶上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这只丹顶鹤不仅提升了作品的欣赏性,更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丹顶鹤又被称为“仙鹤”,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常以祥瑞之寓走进艺术作品中,比如《瑞鹤图》。其二,鹿文化。以鹿为形制的壶钮非常引人注目,这里以鹿为形制,富有欣赏性,更多的原因在于中国的鹿文化。传说中,龙和麒麟这两种灵兽的形象源自鹿,所以,鹿被看作是祥瑞之气的化身。在道教文化中,鹿更是常被描绘为仙人的坐骑,如寿星老人南极仙翁,便常常乘着仙鹿遨游于仙境之中,所以,鹿又有着长寿安康的寓意。“鹤鹿同春”这把壶中鹤与鹿结伴出现,传递着长寿安康的殷切祝福。
总结,古拙中透着华美的独特造型、多种手工技法于一体的精湛工艺、满载着祥瑞之意的文化内涵,共同成就了“鹤鹿同春”这件壶艺作品丰厚的艺术表现力与渲染力,从而使其成为一把艺术价值较高的壶艺作品,为人们提供极具欣赏性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浓郁的祥瑞祝福,祝人们长寿安康。
作者:赵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