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本文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鱼意象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尤其是鱼与玉雕工艺的珠联璧合之美,在本书也呈现得淋漓尽致:探究了鱼在中国传统文化象征寓意;梳理了鱼形玉雕发展的历史过程;论述了鱼形玉雕的作品特色、艺术表现方式;概括了鱼形玉雕艺术作品的价值及审美感受,进一步研究发现:鱼形玉雕不仅是一种记载着吉祥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传承者肩负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向世人展示着我国古代手工技艺之精妙以及诸多巧思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鱼意象;玉雕工艺;象征意义;艺术表现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鱼的意象是其中重要的文化图腾之一,鱼的意象含义广泛;中国玉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极为优秀的工艺之一,在几千年的漫长时光的熏陶下,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及技艺系统。鱼与玉雕的结合,既显示出了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更显现出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度成就。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意象及其与玉雕工艺相结合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对其文化价值以及艺术表达形式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依据。
一、传统文化中鱼意象的内涵
我国的传统习惯里把鱼作为很多含义。其一是:鱼与“余”谐音,人们便用它比喻富足、丰收、吉祥如意等意思,所以在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诸如年画、剪纸当中经常可以看到鱼的图案,它们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其二是:由于鱼的繁殖力极强,被人们认为是多子多福的意思,这样的寓意往往是用在婚俗以及生养习俗当中的。此外,在道家学说里面,鱼也很重要,例如《逍遥游》“鱼相忘于江湖”之中提到的典故就是道家希望摆脱世俗束缚的哲学思想。至于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则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吟咏之语所要借喻的对象,甚至是在文学作品中利用鱼来象征隐逸生活或者高洁品行的例子也不少,如成语“临渊羡鱼”就包含了上述的文化底蕴。
二、玉雕工艺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玉雕工艺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时简单的用于装饰的玉器多采用简单工具制成。随着技术的进步,玉雕工艺造型、纹饰越来越丰富。商周玉器具有了礼制的功能,代表地位和权力;春秋战国玉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玉佩、玉璧等精美的玉器;汉代是玉雕工艺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圆雕、浮雕技法成型,玉器种类及用途较多;唐宋玉雕工艺继续发展,唐宋玉雕风格写实、精致;明清玉雕工艺达到顶峰,尤以乾隆时期的玉雕工艺最为出名,工艺十分高超,题材广博,艺术成就也十分优秀。
三、鱼形玉雕的技艺特点
鱼形玉雕挑选玉料以玉质温润细腻、色泽均匀为主,根据玉料的形状、纹路、颜色进行鱼的造型以及姿态的设计,结合圆雕、浮雕、镂雕等各种技法重点刻画鱼的动态美与神韵。鱼鳞的雕刻最见功夫,要把鱼鳞刻得清清楚楚,排得整整齐齐;鱼的眼睛处理也很考究,用“点睛”的手法使鱼栩栩如生。在鱼形玉雕中还可以融合莲花、水波等元素变成“连年有余”之类的吉祥图案来提升作品的寓意和美感。
四、鱼意象与玉雕工艺结合的文化价值
鱼的意象与中国玉雕工艺相融是十分重要的文化融合。一是结合鱼在中国传统象征文化中的寓意,利用高价值玉器传递吉祥的内容。二是鱼形玉雕是一种艺术品,除了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外,其中还有着深刻的含义及历史文化的意义,在视觉上以鱼形玉雕传达出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象;并且结合自身的审美欣赏,将大自然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鱼形玉雕有鱼眼、鱼鳞等特点,其温润如玉的质感烘托出鱼形玉雕灵动感十足的特点。玉温润如玉的质感,加以鱼形玉雕灵动的特点,共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总之,人们需要加强对“天人合一”的认识。
五、当代鱼形玉雕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鱼形玉雕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部分玉雕大师把现代审美加入传统的题材当中去创作出带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使用现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让作品更加精致多样;鱼形玉雕也由原来的传统吉祥图案的形式渐渐融入了更多的当下人的思想。还有更多的时尚潮流元素融入鱼形玉雕当中。使鱼形玉雕作品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起到典范的作用。比如鱼形玉雕的各种展览及拍卖都是鱼形玉雕走向市场的桥梁,不少国内外收藏家、艺术爱好者也通过各种渠道争相收藏鱼形玉雕。
六、结论
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交融而产生的鱼意象和玉雕工艺互文式的体系构成了一种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意味的宝贵的范式。一方面使得多种层次的文化象征意味被深深地融入其中,另一方面也能够展示出极为成熟的工艺范式,而且是最本质意义上反映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哲学以及艺术创造性的精神内核。那么如果站在当下时代的文化创新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的情境之下,我们想要复兴玉石雕刻工艺的话,应该在坚守文化的本来意义的前提下,用一种系统的创新思维,去激发它本身固有的内生活力。其次我们应当对鱼形玉雕的文化价值谱系及艺术表达方式展开理性的思考。未来对于工艺美术师而言,不应只是将目光放在玉石这一材质载体上,需要更多地融入一些更深的图层上,更多地讲述出一些玉雕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一些文化意蕴。如果把这两点都做到了位,那么就会使得我们未来的工艺品可以更加多地体现出文化方面的内涵,而不仅仅是让后来者能够认识到他们手头上的这个工艺品本身的价值所在,同时还能够领略到这件作品背后所蕴藏的一系列丰富的文化含义。这样的研究能解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魂的编码逻辑,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发展转型提供理论参照系与有文化主体性的实践之路。
作者:王俊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