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扬州玉雕;技艺传承;创新发展;文旅融合
一、引言
扬州玉雕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扬州玉雕不断发展演变,其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扬州玉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竞争、人才短缺等。为了实现扬州玉雕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与传承成为关键。通过创新,能够使扬州玉雕适应时代需求,拓展市场空间;而传承则是保留其文化内涵和技艺精髓的基础。深入研究扬州玉雕的创新与传承,对于保护和弘扬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扬州玉雕的技艺发展简要
扬州琢玉工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夏代。1979 年在海安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玉器,表明扬州一带在当时就已制作玉器。汉代扬州的玉雕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从出土的玉器可知,此时扬州玉雕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装饰品发展至观赏品,并且开始采用透雕、阴线刻和浅浮雕手法雕琢玉器。
唐朝时,随着千里运河的开凿、通航,扬州成为国内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商业、手工业繁荣,特种工艺玉雕也更加繁盛。唐天宝十二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随行带有画师、玉工及玉器产品,可见当时扬州琢玉之盛。宋代扬州玉雕出现了镂雕和链条技艺,这为后来扬州玉器形成 “秀丽精巧,玲珑剔透” 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
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玉雕进入全盛时期,“扬州工” 闻名天下。琢玉师既善于雕琢精致的中小件,又能制作壮观的大件,朝廷所需大型玉器多交由扬州琢制。“两淮盐政” 还在扬州建隆寺设置 “琢玉场所”,大量承办向朝廷进贡的玉器。这一时期,起源于宋代的山子雕工艺发展到巅峰,出现了《大禹治水图》《秋山行旅图》等经典作品。
20 世纪 50 年代,扬州玉器厂成立,扬州玉雕技艺重新得到传承。现代扬州玉雕工艺师在继承传统雕琢技艺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和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形成了 “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 的特点,以及 “秀丽典雅、玲珑剔透” 的艺术风格。
三、创新是在发展中不断对传统的继承和变化
创新并非对传统的摒弃,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与发展。扬州玉雕的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传统扬州玉雕技艺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精湛的工艺体系,如独特的相玉技巧、细腻的雕琢手法等,这些都是创新的根基。
在文化内涵方面,扬州玉雕一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诗词典故等。创新过程中,需要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在题材选择上,可以从现代生活中汲取灵感,同时运用传统的雕刻技艺进行表现,使作品既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反映当代社会的风貌。
创新也是对传统的拓展和延伸。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扬州玉雕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在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在造型设计上,可以突破传统的定式,采用更加简洁、时尚的线条,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简约美的追求;在工艺技法上,可以探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可能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作品质量。
四、当代扬州玉雕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
4.1 技艺的创新
4.1.1 融合现代科技手段
在传统手工雕琢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能够提高扬州玉雕的制作效率和精度。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设计玉雕的造型和图案,减少设计过程中的误差。通过 3D 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玉雕的模型,帮助雕刻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结构,同时也可以用于制作一些复杂的零部件,提高整体制作效率。激光雕刻技术可以在玉石表面进行精细的雕刻,实现一些传统手工难以完成的细节处理,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4.1.2 探索新的雕琢技法
鼓励雕刻师在实践中探索新的雕琢技法,突破传统技法的局限。例如,尝试在传统的阴刻、浮雕、圆雕等技法基础上,发展出更加独特的混合技法。可以将深浅浮雕与镂空雕巧妙结合,创造出层次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强的作品效果;或者在雕刻过程中,运用特殊的工具和手法,使玉石表面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质感,为作品增添艺术魅力。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如绘画中的笔触、书法中的线条韵律等,融入玉雕技艺中,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4.2 题材内容的创新
4.2.1 关注现代生活题材
传统扬州玉雕题材多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为主,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生活存在距离。当代扬州玉雕应关注现代生活题材,将现代人的生活场景、情感体验、价值观念等融入作品中。可以创作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玉雕作品,如描绘城市建筑、街头巷尾的繁华景象、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等;也可以表现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人文关怀,如环保主题、关爱弱势群体等。通过这些现代生活题材的创作,使扬州玉雕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引发观众的共鸣。
4.2.2 挖掘多元文化题材
除了关注本土文化,扬州玉雕还可以挖掘多元文化题材,拓宽创作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扬州玉雕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元素,如西方的神话故事、艺术风格,以及其他地域的特色文化符号等,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扬州玉雕的题材内容,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升扬州玉雕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4.3 玉雕材料的创新
4.3.1 拓展玉石种类
传统扬州玉雕主要使用新疆的白玉、青玉、碧玉,辽宁的岫玉、玛瑙、黄玉,江苏的水晶等常见玉石材料。在当代,随着全球资源的流通和开发,可以拓展玉石种类,引入一些新的、具有特色的玉石材料。例如,非洲的天河石、南美洲的紫龙晶等,这些玉石具有独特的颜色、纹理和质地,能够为扬州玉雕带来新的视觉效果。同时,对于一些以往较少使用或被忽视的玉石材料,也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探索其在扬州玉雕中的应用潜力。
4.3.2 尝试新型材料结合
除了传统玉石材料,还可以尝试将扬州玉雕与新型材料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的作品形式。例如,将玉石与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进行组合,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和质感,形成对比与互补。可以用金属打造出精美的框架或配饰,与玉石雕刻的主体部分相结合,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时尚感;或者将玉石镶嵌在玻璃或陶瓷制品上,通过不同材料的透明度和光泽度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这种材料的创新组合,能够为扬州玉雕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艺术表现力。
4.4 玉雕元素在现代基材的运用替代方面的创新文旅融合
4.4.1 文创产品开发
将扬州玉雕元素融入文创产品的开发中,能够使扬州玉雕以更加亲民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可以设计制作以扬州玉雕图案、造型为灵感的文具、饰品、家居用品等文创产品。比如,将扬州玉雕中的经典花卉图案印制在笔记本、书签上;把玉雕的造型设计成钥匙扣、项链等饰品;将玉雕元素运用到家纺产品的图案设计中,如床单、抱枕等。通过这些文创产品的开发,不仅能够传播扬州玉雕文化,还能够创造经济效益,为扬州玉雕的发展提供支持。
4.4.2 旅游体验项目打造
结合扬州的旅游资源,打造与扬州玉雕相关的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扬州玉雕的魅力。可以在扬州的旅游景点或文化街区设立扬州玉雕展示馆和体验中心,展示扬州玉雕的历史文化、技艺流程和经典作品,同时提供现场雕刻表演和游客亲手参与雕刻体验的环节。游客可以在专业雕刻师的指导下,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对小型玉石材料进行雕刻,制作属于自己的玉雕作品。此外,还可以推出与扬州玉雕相关的旅游线路,将参观玉器厂、玉雕博物馆与游览扬州的其他名胜古迹相结合,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五、结论
扬州玉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扬州玉雕技艺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深刻认识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传承。在当代发展中,创新成为扬州玉雕持续繁荣的关键。从技艺创新、题材内容创新、玉雕材料创新到玉雕元素在现代基材运用替代及文旅融合方面的创新,各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技艺创新为扬州玉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其能够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生产和审美需求;题材内容创新拓宽了扬州玉雕的创作视野,使其更贴近当代生活,引发观众共鸣;玉雕材料创新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为雕刻师提供了更多创作空间;而玉雕元素在现代基材运用替代及文旅融合方面的创新,则为扬州玉雕开辟了新的市场领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坚持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理念,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扬州玉雕的创作和发展中来,培养新一代的雕刻人才,加强对扬州玉雕文化的宣传推广。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扬州玉雕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保护和发展机制,为扬州玉雕的创新与传承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扬州玉雕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在中华传统工艺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许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