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浅析明式家具的设计思路

[日期:2025-07-0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我们作为当代家具匠人,在明式家具设计时,不仅要吸收传统明式家具的经典造型,更要聚焦在它的哲学思想上。我们要寻找能让明式家具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设计,并且在令其适应现代家居装潢,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同时,也要保留明式家具的哲学思想。笔者根据作品的设计实践,浅谈对明式家具设计的几点看法。
  
  关键字:明式家具,设计,太师椅
  
  我国的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演变,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明式家具兴盛于明清,它的制作工艺和审美特征始终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其中,明式家具蕴含的哲学思想支撑着它的“神”和“形”,可以说,在当代家具审美多元化的环境下,我们作为当代家具匠人,在明式家具设计时,不仅要吸收传统明式家具的经典造型,更要聚焦在它的哲学思想上。我们要寻找能让明式家具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设计,并且在令其适应现代家居装潢,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同时,也要保留明式家具的哲学思想。笔者根据作品的设计实践,浅谈对明式家具设计的几点看法。
  
  一、明式家具的形制
  
  明式家具超越了单纯的使用功能,更是凝聚了深厚的儒家思想和精妙的造物智慧,具备独特的形式语言。由于明式家具的起源与苏州园林密不可分,因此其形制继承了苏式园林梁架结构的方法,依靠框架的结构完备以实现功能和形态上的统一,通过各部分的联系接合,从外观形制上达到完整性。椅子的“四出头”或“官帽式”搭脑,圈椅的“月牙扶手”,桌案的“夹头榫”或“插肩榫”腿足结构,柜体的“A”字形侧脚等,这些部分即明式家具的标志性语言,又通过相互联系结合,共同组成了家具整体的完整性。以体量宏大的太师椅为例,太师椅的形制渊源颇深,其雏形可溯至宋代,发展至明清时期基本成熟。宽大的椅面、高耸的背板、厚重的体态,彰显使用者不容置疑的权威和社会地位,正如它的名称直接来源于“太师”这一官衔,是权力在家具上的直接宣示。作为当代家具匠人,要明白太师椅的特征指向一个核心,即太师椅是传统社会宗法制和伦理秩序的物化载体,是“礼”在日用器物层面的生动演绎,是身份的表达与秩序的维护。
  
  太师椅
  
  但现代家具的重点在于舒适和美观,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在反映明式家具背后的意境思想的同时,更侧重实用性和装饰性。在设计太师椅外观时,我们要掌握其整体造型以直线为主,棱角分明,轮廓清晰硬朗,要少用曲线,这种近乎刻板的方正感,表达儒家所推崇的端方正直,更表现了不怒自威的君子人格。同时,要在雕琢、镶嵌等工艺方面注意繁简有度。明式家具的题材多寓意吉祥,其精细程度与用料的贵重直接关联。所以在设计时,我们还要考虑家具价值的另一体现,即材料。
  
  二、明式家具的材质
  
  明式家具的材质以黄花梨、紫檀等名贵的硬木为核心,材质是成就作品的基石。明式家具简约雅致的设计哲学和材质的物理特性高度契合,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特性的材质可以带来不同的纹理和色彩,最后产生的家具整体效果也并不相同。硬木材质坚固耐用,木质花纹具有一种天然美,这种美塑造了明式家具简约典雅、崇尚自然、结构精妙的美学风格。
  
  例如大红酸枝,在色泽和气韵方面,大红酸枝为枣红色或深褐色,颜色深沉典雅。而在纹理方面清晰流畅,具有丰富的变化,比如常见的山水纹、鬼脸纹(瘿木纹)等,这些天然的纹样是大自然的艺术杰作,为家具注入生机。此外从质地方面来看,大红酸枝的木质坚硬致密,结构细腻,油性充盈。采用这种材料,家具可以具备极高的强度和优异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经久耐用的品质。在经过打磨后,大红酸枝的表面会泛出温润内敛的光泽,这种色泽既不轻佻浮艳,亦不死板沉闷,而是自带沉稳厚重、不怒自威的气场。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在创作太师椅时,便选择了大红酸枝为材料,恰当的材料有助于营造家具的设计哲学,太师椅的威严感浑然天成。
  
  除此之外,明式家具的镶嵌技艺也带来了材料的多样性,背板作为明式家具的视觉焦点,可以镶嵌不同材质以提高艺术性。笔者在太师椅背板上设计镶嵌大理石以进行装饰点缀,天然大理石的纹理千变万化,或如层峦叠嶂,或似云海翻腾,或现江河奔流,壮丽的河山化为墨韵,浓缩在一石之上。将其镶嵌在庄重的太师椅背板,打破了木材单一的质感,同时中和了太师椅方正的线条带来的严肃感,注入了自然气息和深邃的哲学意境。
  
  三、设计的整体构思
  
  当我们确定好了制作家具的材料、对家具形制进行选择后,还要对家具整体造型进行构思流程,才能让明式家具表现简而雅的意境。
  
  首先从框架整体而言,确保结构的稳固、带来优美的视觉效果。所谓“框架定乾坤”,一方面要确保材质的优越,另一方面要保证明式家具牢固性。笔者在创作太师椅时,木件表面要处理至最高光洁度,才能充分展现酸枝木的天然纹理和温润的光泽。而榫卯结构则是隐形的装饰和内在美,确保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家具外观干净利落,不见榫眼,摇晃不散。再搭配色彩典雅的大红酸枝材质,构筑方正雄浑的主体框架,太师椅整体呈现出线条挺拔利落、严谨的秩序美。
  
  其次从装饰来看,明式家具的装饰服从结构。绝大多数装饰元素依附结构部件存在,而非独立。比如牙子、牙条、券口的装饰,本来这些部位是加固腿足与面板、横枨连接的关键结构件,通过轮廓线和适度的线脚变化,就能成为点睛之笔。又如太师椅的背板处镶嵌大理石板,石材纹理的走向、色彩要和背板的整体气质协调,因此通过精选纹理意境深远的材料,精工镶嵌在椅背核心位置,可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最后,整体意境方面,一件成功的明式家具,需要由它的整体结构、装饰细节共同作用,营造出典雅的意境氛围。明式家具的线条充满韵律和生命力,流畅的直线和富有弹性的曲线,并非单纯的装饰,它们蕴含家具内在的生命力和气韵,让静态的家具具备动态的美感和精神气质。明式家具在外观上充分投射了文人意趣,追求含蓄内敛、清雅脱俗的格调,体现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注重精神生活的理想。
  
  四、结语
  
  我们当代家具匠人,通过将榫卯转化为结构语言,更注重家具的舒适感和美观,用当代美学观点对传统古典家具进行再创作,实现“器”与“道”的统一。我们对明式家具的再设计,目的是在功能与美学中寻找平衡,让前人的造物哲学,在现代生活中获得物质载体,最终传达精神共鸣。
  
  参考文献:
  
  [1] 刘晓纯,钟光明:基于感性工学的太师椅创新设计研究,工业设计,2024年第4期
  
  [2] 张恒山:基于符号学下太师椅演化方向的设计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年第3期
  
  作者:钟琴艳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