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砂艺术作品《弘方壶》之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道

[日期:2025-07-3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弘方壶》,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在设计过程之中主要参考了明代家具的特征,从壶身的处理到壶盖的四方切入,再到提梁的管帽造型,以及如意纹饰的点缀,都能够清晰的凸显出江南传统文人在特定环境之下的艺术审美和情感寄托,以及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理念,在这一过程之中融合了方圆之道,从而引起了我们广大壶友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紫砂艺术;弘方;造型艺术;融合之道

    在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紫砂陶的抟制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特别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紫砂相较于其他的陶瓷艺术形式而言,只有短短的几百年时间,从地域空间来看,紫砂聚集于江南小城宜兴丁蜀方寸之地,影响力有限,但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饮茶文化的重视,紫砂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方兴未艾,吸引着更多的朋友们来一起探讨紫砂的发展和创作的意义,所以当一把把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的紫砂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都能够从其中感受到背后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浓浓韵味。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弘方壶》在方器的基础之上融合了许多江南文化的特征符号和元素,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视觉和人文内涵,特别是在造型的创意和文化的融合方面,有着全新的意义。此壶壶身为方器的设计理念,四面拼接成型,与此同时在棱线的处理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圆润的弧度,使其看起来更加的刚柔相济。壶嘴向上,还有着如意纹饰的装点,管帽提梁的设计把虚实结合的空间感很好地呈现出来,壶盖则是嵌入壶口,方正的设计严丝合缝,壶钮也是呼应着小小的如意纹饰,拿捏称手。在作者设计这件作品的时候,其实灵感的来源为苏作家具,众所周知,江南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在紫砂的发源地宜兴更是典型代表,许多的园林风格的设计和苏作家具融合在一起,成为江南非常著名的代表,紫砂作为文人雅器的赏玩之用,经常出现在这样的场合环境里面,所以这件作品设计的过程之中就借鉴了许多家具的特性,希望能够毫无违和感的出现在合适的空间里面,除了作为冲泡茶叶的实用器之选外,也是三五好友在一起赏玩的雅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弘方壶》,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在设计过程之中主要参考了明代家具的特征,从壶身的处理到壶盖的四方切入,再到提梁的管帽造型,以及如意纹饰的点缀,都能够清晰的凸显出江南传统文人在特定环境之下的艺术审美和情感寄托,以及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理念,在这一过程之中融合了方圆之道,从而引起了我们广大壶友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在紫砂造型艺术的创作过程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交融和发展,特别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来看,江南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值得重点关注。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的人口急剧向南方,特别是鱼米之乡江南流动,带动了手工业的繁荣,明代的时候,紫砂这样一门行业逐渐地发展起来,它最开始得益于手工作坊,紫砂艺人们还是过着“晴耕雨陶”的生活,但是在许多文人雅士的参与之下,从青藤道士徐渭的“青箸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之中我们就能够清晰的看到紫砂器不仅仅是简单的冲泡利器,更是文化的载体。江南文脉源远流长,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地域特征,所以在许多园林、家具的影响之下,紫砂方器的设计往往能够参考到更多的茶座、座椅、窗棂等等的元素,从而抽象剥离出来,整合到紫砂艺术的创作之中,这件“弘方”就是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营造出古朴祥瑞、幽静博雅的氛围感,这其实和我们江南园林、苏作家具等等是一脉相承的气场,所以紫砂器,尤其是紫砂方器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中,把传统的“行方思圆”“刚柔并济”等等中国哲学的文化内涵展示的淋漓尽致。在具体的抟制过程之中,紫砂方器所对应的工艺要求也更加的严谨,有着一方抵十圆的说法,所以这件作品已经超脱了物质层面的机械表达,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道和精神寄托。

    结语:在紫砂艺术发展的历程之中,我们能够看到诸多的传统因素被妙笔生花的运用进来,特别是在造型艺术的设计方面,方圆融合的理念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影响,行为要方正,思想要圆融,这其实不仅仅是国人处事的哲学,也是紫砂艺术带给我们的更多思考。

    参考文献

    [1]童健.从紫砂作品“御弓提梁壶”之中探寻方器的艺术审美和当代传承[J].陶瓷.2024.

    [2]许静.论紫砂作品“六方传炉”的艺术创作[J].江苏陶瓷.2019.


    作者:王洪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