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紫砂壶;器型艺术;泥料特性
紫砂壶的艺术体系,是环环相扣的,从紫砂壶的基础即泥料环节,到整体的造型塑造,再到装饰的点缀,最终器物所呈现表达出来的语义内涵,这些都是属于紫砂壶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而在这些环节之中,尤以造型的塑造设计环节出彩,当人们在茶桌上或者是展柜中,赏析一件紫砂壶作品之时,第一眼总是能够看到其整体造型的设计,换句话说,一目了然的总是造型,因此,紫砂壶发展至今,前前后后也是累积了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的造型样式与种类,因为紫砂工艺师们始终都在不停的推陈出新,希望通过传承创新的方式,来将自己的作品始终塑造得充满艺术美感,能够与时代接轨,能够与当下的设计思潮产生共鸣。《拼搏》这件作品可以说是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其造型的设计既传承了经典的圆器器型,又包含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在其中,壶体自上而下,在整体的视觉上呈现出上下收紧,造型在视觉上显得尤为的简约,一点都不复杂,两侧身筒皆是由曲线塑造勾勒而成,这种简约的造型在制作塑造起来却又显得不简单,更加考验作者的做工与功底技艺,因为线条越简洁明了,作者越需要塑造的流畅利落,不能够有半点的拖泥带水在其中,壶体中间宽阔的设计感,这种壶体的设计更突出壶腹部分的饱满圆润感,将壶腹设计的极具张力感与饱满感,也是因为我们的视觉中心会自然而然的落点在壶腹处,而饱满奔放大方的造型设计总是能够给人们视觉上留下足够的冲击力,壶底部相较于壶腹显得较为窄小,但是其底面也是平整有致,依旧在视觉上能够有力地的支撑起整件壶体,这种支撑感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上恰到好处的稳定感。为了凸显出作品的层次感,作者在壶腹的中央勾勒塑造出两圈“丝带”的造型,在视觉上看上去像是一条很长的跑道,结合“拼搏”的作品名,似乎作者想通过跑道造型的塑造,来告诉人们在人生路上的跑道上,需要不断的去奋勇拼搏,才能够到达胜利的终点,而壶体表面的一层洒金的点状装饰,又如同胜利的光辉,点亮了人生道路,这寥寥的两条线条,却成了作者抽象的表现设计,让人们不得不惊叹作者的设计表现,壶体上方,好似形成了浑然一体造型的壶盖与壶口,也是作者一丝不苟,细腻塑造态度的彰显,两者严丝合缝的尺寸可谓是恰到好处,既能够保证壶盖与壶口能够有力地扣合在一起,也保证了在泡茶之时,壶盖不会掉落下来,这种严谨的细腻的制壶态度,对于制壶过程之中是尤为不可或缺的,壶体的两侧,作者依旧是按照最为典型的造型,安插了一左一右的壶口与壶把,由于考虑到整体造型的柔和与张力感,对于壶口以及壶把的造型设计,作者依旧是用曲线去进行设计与制作的,二湾流的壶口,略微带有弧度的衔接转折在其中,让壶口看上去并不是一成不变,作者对于壶口线条的塑造是恰到好处的,每一个湾流的曲线都是一气呵成般的制作而成,充满了视觉上的艺术美感,居于另一侧的壶把,飞把样式的把手,具有造型线条多变性的特征,使得线条在视觉上更具动感,其次,为了保证壶体的整体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平衡与协调的美感,作者将壶把与壶口两者高度设计成高度一致。
笔者浅谈完《拼搏》这件作品的造型艺术之后,也更想谈一谈这件作品的泥料选用,众所周知,当下紫砂壶泥料的种类是尤为多样化,各式各样的泥料完善和丰富了紫砂壶的泥料体系,作者选用的紫泥泥料,在笔者看来可以说是紫砂壶泥料中最为经典的款式之一,从紫砂壶的紫就能够看出,紫泥始终是泥料中最初代的种类,在当下,由于紫泥的可塑性好以及含铁性丰富等优良特征,也是被许多紫砂工艺师们选用,用紫泥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就以《拼搏》这件作品为例,其壶体的颜色尽显典雅与大气之感,虽然色泽暗沉,但是也更容易让人们联想起紫砂壶这一传统手工器物的极大的历史沉淀感。如果当你仔细观察《拼搏》这件作品的壶体表面,能够发现这件优秀的作品是有着独特的肌理在其中,并且这种具有自然塑造美感的肌理,恰似给整件紫砂作品增添了一层独到的外衣,使得作品看上去更加的具有艺术美感以及审美艺术性。
这件《拼搏》紫砂作品,其整体的造型的设计,在视觉上是圆润饱满且极其的富有张力美感的,与泥料的典雅大方相互融合,为整件紫砂作品增添恰到好处的艺术美感,使得整体的作品既有着独树一帜的造型艺术美感的同时,也有着耐人寻味,让人耐看的泥料之美。
作者:史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