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砂《和和美美》茶具以一壶两杯为组合,巧妙融入葫芦、荷叶等自然元素,展现出极具仿生意味的艺术语言。作品在材质上采用本山绿泥与老紫泥的结合,通过提梁藤蔓、瘤结与沟壑的细致塑造,再现了自然界的苍劲与生机。尤其在提梁与壶体的连接处,采用两种泥料相互渗透的工艺,使整体如同自然生长般浑然一体,既解决了结构难点,又赋予作品生命感。壶钮的石木结合与壶流、荷苞、莲荷装饰相呼应,形成完整的生态景观,与茶杯上的蝌蚪、荷叶相映成趣,寓意和谐共生与美好生活。该作品不仅延续了紫砂壶传统的造型规制,还通过自然仿生与文化意涵的交织,展现出当代紫砂艺术创新的方向与价值。
关键词: 紫砂茶具;和和美美;仿生造型;自然意境;文化意蕴
紫砂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以其实用性、工艺性著称,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造型语言而备受推崇。在紫砂壶具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仿生造型一直是最具创造力与审美价值的表现手法之一,它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提炼和再造,使作品在器物功能与艺术意境之间达成和谐统一。《和和美美》茶具的创作正是在这一传统语境下的当代实践。作品以葫芦、藤蔓、荷叶等自然意象为表现元素,延续了紫砂器物“取象于自然”的审美传统。葫芦自古以来即寓意吉祥、繁衍与和合,在民间文化中被广泛赋予祈福的象征意义;荷叶与蝌蚪则象征清雅与生机,呼应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茶具在结构上突破了泥料单一性的局限,以本山绿泥与老紫泥的对比与融合塑造出逼真的藤蔓与壶身关系,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智慧。
在当代语境下,《和和美美》不仅是对自然形态的仿生再现,更是对“和谐”这一东方哲学精神的具象表达。其造型的生动与文化寓意的厚重,使之超越了单一的饮茶器物范畴,成为承载生活美学与精神追求的文化载体。
一、紫砂《和和美美》的形态塑造
紫砂《和和美美》由一壶两杯组成,是经典的简约茶具组合,在造型设计中引入了“葫芦”的各种元素,提梁被塑造成古劲的葫芦藤,采用了老紫泥制作,相对于壶身所使用的本山绿泥,紫泥色泽较黯,结合苍古的肌理塑造,就制作出历经岁月的老树藤的感觉,提梁上的瘤结、沟壑都十分真实地还原了现实物态,所以显得生动逼真,但最出彩的制作在于提梁根部与壶身的镶接,由于提梁和壶体由两种不同的泥料组成,所以不能使用暗接法,因此两者连接在一起有一个过渡的问题,在这件作品上,葫芦藤根部被塑造的粗大,镶接时两种泥料相互渗入,如同从泥土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而提梁靠近壶流的部分,较另一端更细,但使用了分叉设计,与壶身的镶接被隐藏在提梁自身造型背后,这一端的提梁如同悬空于壶体之上,让自然仿生的塑造更加符合现实,从造型制作的角度来看,提梁是这把壶难度最高的部分。提梁之下是经典的梁下空间,通常壶钮会与提梁呼应,但在这把壶上,却选择了一种设计思考路径,同样是植物的一部分,但却不是单调的过桥设计,而是类似于真实的自然共生,石木结合的壶钮。由于提梁和壶钮制作得相当精彩,壶盖、壶身光润、流畅的造型作为紫砂壶经典的结构堪称永不过时,升口、滑肩、腹鼓的造型则让作品显得饱满、圆润。壶面中部开出水口,壶流从这里向前生长,经典的仿生葫芦钮与三弯流结合起来,与提梁形成呼应,加上壶底部的莲荷装饰,向上延伸的贴塑荷苞,无形中将空旷的壶面营造成水面,加上应景的陶刻,点出这样的美景是一处“小河边”,让茶壶整体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自然生态,这与茶杯上的荷叶、蝌蚪组合起来,就让人联想到一片和谐的美景,呼应了主题“和和美美”。
二、文化韵味和感悟
紫砂仿生艺术的核心,在于将自然界的形态、肌理与生命特质融入壶体造型之中,使器物既保留生活实用的功能,又成为承载文化与情感的媒介。在《和和美美》中,提梁以老藤为形,苍劲有力的质感源于泥料的对比与塑形的精妙,仿佛自然生长于壶体,这是“师法自然”这一古老理念在中国工艺美术创作中,这被称为“师法自然”,它不是指某一种方法或技法,而是一种审美状态。
这把壶的壶钮以石木结合的方式塑造,不再拘泥于传统过桥结构,而是展现出自然界多样共生的真实意象。这种仿生不仅是外形的模仿,更是自然精神的再现:藤蔓的坚韧、荷叶的清雅、蝌蚪的灵动,共同营造出一幅“小河边”的生态图景。通过仿生与意境的结合,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器物造型,而是构建了一个单独的时空片段,使茶具成为生活美学与自然哲理的融合。
创作《和和美美》茶具的过程,是对自然意境与紫砂工艺的一次深刻对话,其仿生造型的塑造让我深刻体会到创作思维与真实空间的碰撞。葫芦藤提梁的苍劲与荷叶、蝌蚪的灵动,共同构筑了一幅“小河边”的生态画卷,仿佛将荆溪水乡的自然风光凝缩于方寸之间。提梁的葫芦藤以老紫泥塑形,瘤结与沟壑的细腻刻画,仿若历经风霜的老树,承载了岁月的厚重感;本山绿泥的壶身则如清新水面,花苞与蝌蚪的贴塑装饰灵动跳跃,赋予器物以生命力。尤其在提梁与壶身的镶接处,两种泥料的相互渗透,宛如藤蔓从泥土中自然生长,消弭了工艺的痕迹,这种利用泥料的特性获得的艺术语言让人拥有无比的成就感。这种仿生设计不仅是对自然形态的模仿,更是对和谐共生精神的表达,葫芦的吉祥、荷叶的清雅、蝌蚪的生机,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圆满的氛围。创作中,我深刻感悟到紫砂仿生艺术的精髓在于借用文化的力量,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提炼与再造,将器物升华为情感与哲思的载体,让人能在把玩间感受到故乡的温情与自然的和谐,启发人们在喧嚣生活中寻觅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结语:紫砂《和和美美》茶具的创作通过葫芦藤蔓、荷叶水景等仿生元素,将自然意境与器物结构有机结合,不仅在造型上达到了逼真与雅致的统一,更在文化层面承载了“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深刻寓意。作为紫砂艺术的当代表达,《和和美美》不仅延续了传统工艺中的自然仿生与吉祥象征,更以泥料的对比、结构的创新与细节的精工,展现了新时代紫砂创作在造型语言与文化精神上的双重突破。它所传递的生活美学,不止于茶具本身的实用功能,而在于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与精神寄托,让饮茶这一日常行为融入更广阔的人文语境之中。
综上所述,《和和美美》不仅是一套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紫砂茶具,更是一件以自然为本、以文化为魂的艺术作品。它在“和”与“美”的统一中,折射出紫砂艺术一以贯之的清雅格调与文化生命力,也为当代紫砂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创作思路。
参考文献:
[1] 周晓红. 紫砂艺术与东方生活美学[M]. 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8.
[2] 杨静荣. 中国传统器物造型艺术[M].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作者:吴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