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经典器型中的圆润美学与平衡之道

[日期:2025-10-2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宜兴紫砂,好似陶瓷艺术史中的瑰宝,为其艺术史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痕,在紫砂壶的艺术体系之中,各类的造型设计总是令人眼前一亮,以这件《仿古壶》为例,精致饱满,圆润有致的造型,在视觉上极其出彩,作为清代紫砂十大经典器型之一,这一器型样式一直在被众多的工艺师们不断地传承与致敬。
  
  关键词:紫砂壶;器型艺术;泥料特性
  
  泥料特性,是当下紫砂壶创作过程中紫砂工艺师们需要去思考的课题,泥料可以说是紫砂壶的基础,没有泥料自然而然也就没有紫砂壶这一精致的手工器物,泥料的特性包含了诸如颜色、明亮度、含铁量等属性,这些属性对于紫砂壶的成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笔者看来,不同的泥料,其包含的泥料特性也是不相同的,不光是颜色不同,明亮度等属性也都不尽相同,紫砂工艺师们需要将自己作品的艺术特性与紫砂泥料的特性相互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彰显出作品视觉上的艺术美感。当下,紫泥、红泥、团泥等泥料构成了紫砂壶独树一帜的泥料体系,在这体系之中,泥料样式丰富多样,以这件《仿古壶》为例,作者采用了紫泥这一常见的泥料去对作品进行塑造,紫泥可以说是紫砂壶运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泥料,凭借着其暗沉孤寂的颜色,紫泥也是吸引了一大批紫砂工艺师们的追捧,这些紫砂工艺师们纷纷被紫泥独特的泥料特征所折服,这件《仿古壶》,远远望去,暗沉的紫泥让这件作品显得格外古色古香,大气无比,通过这件紫砂作品的赏析,穿过其暗沉的泥料,让人们似乎能够感受到紫砂壶悠久的发展历史,感受到那一份独特的历史厚重感,的确,通过这件作品的赏析,好似就能够将人们从原本的社会中抽离出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与孤寂的世界中,在这世界中能够静静地赏析这幅紫砂作品。同时,由于紫泥泥料独特的优良性特征,这件《仿古壶》在烧制完成之后,其壶体表面也是有着独特的肌理表现的,这种肌理感体现在壶体表面那一层不规律的细小颗粒,这种颗粒的分布恰恰是紫泥泥料含铁丰富的体现,好似无形之中给这件作品平添了一层独一无二的自然肌理的外衣,让其在视觉上更具有艺术美感与审美趣味性。
  
  在笔者看来,好的紫砂作品造型总是在不断的传承着,在一代又一代紫砂工艺师们的努力与致敬之下,这些经典的器型样式得以流传下来,之所以这些经典器型能够不断的传承与流传,就是凭借着其独树一帜的造型设计与线条轮廓之美,这种美学设计在经历数十年数百年之后,依旧不会过时,依旧经得起当下人们美学考验。通过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我们能够发现这件《仿古壶》器型最早可以追溯至清代,即在清代制壶大家邵大亨殚精竭虑的塑造之下,得以问世,之所以称之为“仿古壶”,就是因为其整体的壶体造型是模仿古代传统的器物样式,“仿”即模仿,“古”,则是指古代的一些传统器物形式,整件作品的造型塑造与设计在视觉上是具有典雅大气的美,以简洁却不简单的线条和圆润饱满且具有视觉张力感的壶身得以著称。在最早的“仿古”器型出现之后,在民间一代又一代工匠艺人们的传承致敬与模仿之下,这件经典器型才能够得以流传至今,让人能够感受到这件古色古香,典雅有致的经典器型的造型艺术之美。
  
  作者设计塑造的这件《仿古壶》,在汲取了经典造型样式之时,也融入了自己的设计创作思维。首先整个壶体依旧是用圆润富有动感的曲线去进行塑造设计的,曲线的动感构成了整件作品的基本基调,即圆润与饱满,张力与动感,壶身依旧采用了上下窄,中间宽的造型样式去塑造,加上极具对称美感的造型,整个壶体在视觉上就有着独特的协调性与平衡性,让作品更加耐看。壶身筒两侧的腰线,在视觉上显得极为流畅与柔和,虽然轮廓的线条在视觉上显得并不复杂,极为简约,但是壶体轮廓在塑造时,其线条样式并不简单,仍需要紫砂工艺师认真对待,考验着紫砂工艺师娴熟的功底技艺与严谨的制壶态度,如果说《仿古壶》这件紫砂作品的基调是圆润饱满,那么其一些局部细节的塑造也珠圆玉润、玲珑小巧。就以壶纽的造型来说,小巧玲珑、精致有致,让人看了爱不释手,在视觉上也充满了恰到好处的审美趣味性,下方的壶盖与壶口塑造得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体现在壶盖与壶口的尺寸严丝合缝,用精准的塑造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都看不到两者严丝合缝的联合缝线都看不到了,宛若形成了一个整体,由于紫泥泥料的优良性,壶体表面也是呈现出丝滑光亮的视觉美感。壶体两侧的壶嘴湾流造型与壶把的设计颇有讲究,壶嘴的湾流作者用“一湾流”去进行塑造,这种湾流壶嘴在视觉上显得恰到好处,与整个壶体配合得相得益彰,右侧的壶把,其高度与左侧的壶嘴是居于同一水平线的,即两者高度一致,这样的设计也是凸显出一个小细节,能够给整件作品增添视觉上的平衡性与协调性,让作品在视觉上看上去更加正气,壶把的造型依旧是沿用了“耳朵”样式的造型,俗称“耳状”壶把,这种壶把的造型设计也是从人耳中汲取了灵感,其次,“耳状”壶把的造型,其内部空间更为充足,能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抓握感,可以说是充分考虑到了人体工学设计。
  

  这件《仿古壶》作品,在视觉上拥有着精致饱满,圆润有致的造型,这种造型在视觉上极其出彩,《仿古壶》的器型样式作为清代紫砂十大经典器型之一,诞生至今仍在不断地被传承与致敬,也是足以说明这件作品的造型样式在视觉上是充满了艺术美感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器型样式一直在被众多的工艺师们不断地传承与致敬。


  作者:季美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