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绘画在古典家具雕刻中的体现

[日期:2019-12-0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在古典家具雕刻中,雕刻图样作为装饰点缀,对整件家具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同笔墨绘制般将画面塑造出笔墨韵味。许多雕刻图案都借鉴了中国画的构图和线条创作,本文结合笔者对传统绘画及古典家具雕刻纹样及雕刻技艺的理解,试论传统绘画在古典家具雕刻中的体现。

  关键字:家具设计雕刻图案造型

  传统中国绘画极其讲究笔墨的运用,用墨迹笔画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讲究合理运用笔墨,以达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效果,能在绘制物象的同时表达出意境,神形兼备。在古典家具雕刻中,雕刻图样作为装饰点缀,对整件家具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家具的雕刻技法有浮雕、圆雕、镂雕等,以刀代笔,如同笔墨绘制般将画面塑造出笔墨韵味。雕刻的运刀深浅如传统中国画中笔墨的浓淡,笔触和运刀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可以说,传统绘画对古典家具的雕刻纹样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对传统绘画及古典家具雕刻纹样及雕刻技艺的理解,试论传统绘画在古典家具雕刻中的体现。一、中国画的笔墨意蕴不同于西方绘画着重色彩的组成,中国传统绘画虽有着色,但更重视笔墨线条的变化,技巧和描绘手段。中国画强调笔墨相辅相成,特别是传统写意山水画,具有“勾”、“皴”、“点”、“染”这四个步骤。“勾”即勾勒线条,是中国传统写意画中重要的步骤,看似容易,实则需要勾勒出所绘制物体的轮廓,线条的变化较为丰富,能体现物体质感和明暗,相当于定型的步骤,体现了对整幅画的构思设计。勾线前需要提前设计好图稿,做到胸有成竹。“皴”,是表现物体质感纹理的画法,一般用于表现山石和树干的褶皱纹理。需要先勾勒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笔触与墨迹浓淡干湿有很大关系。“点”是用毛笔做出横、圆、直、尖等形状来体现山石或树根旁的杂草,或是远方山石重叠处的树丛等,这一步骤需要下笔轻、快,如同蜻蜓点水。“染”是对画面黑白灰效果的调整,用于渲染云、水等物象,是中国画用墨的重要方面,对画面进行补充使整画用墨更为协调。中国画以笔墨塑造物象的形象特征,也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任何一副成功的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的内在精神体现和美学追求。二、笔墨意蕴与古典家具雕刻雕刻和中国画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两种不同艺术门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等不同的雕刻技法,在这其中,浮雕最能体现绘画的笔触。在中国古典家具雕刻中,许多雕刻图案都借鉴了中国画的构图和线条创作。古典家具的雕刻图案着重图案线条的变化,多用浮雕雕刻技法,以刀代笔,雕刻出图案线条的深浅浓淡。在家具雕刻中,线条走势非常重要。首先从“勾”,即勾勒线条开始,在雕刻图案时,要根据家具设计时绘制的线条确定使用的刻刀种类,运刀要注意线条的变化,用刀需要调整好角度和方向,必须兼顾曲线和直线之间的转换,让线条饱满以体现毛笔笔触的抑扬顿挫之感。优秀的家具雕刻师,能以刀代笔,在家具上体现出各种不一样的笔触,甚至是“皴”这一步骤。通常需要用刮刀在红木上体现出皴法,按照勾勒的线条在木板上控制好力度,刮出物体的纹理和深浅变化,使物体的明暗体现出质感。在表现“点”时,下刀要控制好力道,点的大小深浅可随着刀法的灵活运动变化,但雕刻是不可逆的过程,被挖去的木料无法完全不着痕迹地被补充回去,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形来进行雕刻。家具雕刻一般是在木料上进行的,图案整体只有木料的色彩,但在雕刻时可以通过雕刻的深浅来体现物象的明暗层次,达到绘画中“染”的效果。雕刻时刮去木料越深体现渲染颜色越深,刮去木料越少体现出的渲染颜色越浅。三、传统美学在家具雕刻中的体现中国传统美学意在创造出一种美的境界,在绘画作品中注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从而为欣赏者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传统绘画的笔墨是具有审美要素的,笔触、墨韵等均具有一种抽象的已经,在绘画时因受到创作者的心境、情绪、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画面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也就是不同作者会有不同的绘画风格,或是婉约含蓄,或是飘逸洒脱,或是雄伟奇特等,带给欣赏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样,在家具上进行雕刻图案,在模仿画作的笔墨技巧的同时,加上设计者的主观感受,以及所处时代的审美潮流,雕刻图案也会呈现出独特的意境。古典家具雕刻图案题材丰富,创作灵活,多以传统花鸟瑞兽作为题材来点缀家具,或是谐音以讨“口彩”,或是寄托以吉祥的寓意,图案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寓意,具有趣味性,再加上创作者赋予的图案绘制能力,使整体图案更为赏心悦目,带来与家具整体相符合的审美风格。以明式家具为例,明式家具的设计发展与江南园林的审美风格由紧密的联系,想让家具与园林建筑风格相符合,家具的款式和雕刻图案也要进行统一,许多文人雅士亲自参与了家具的设计。明式家具虽雕刻不多,但我们会发现,雕刻图案均呈现出一种典雅、简洁、大方的特点。雕刻艺术与传统美学密不可分,传承着古典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要创造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审美境界,需要创作者提升自身的艺术构思能力,以及加强对物象的形象塑造。古典家具发展至今,在多种风格家具的冲击下,要如何提升艺术构思能力及形象塑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当代家具设计者和创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提升观察力和认知能力,掌握传统绘画技巧,凭借传统书画方面的知识积累和雕刻技艺,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成长,提升作品质量和境界,将创作中产生的审美情愫融入作品中,通过作品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艺术美充分表达出来。 参考书目:[1].王今栋《古代绘画与雕刻的线之变》,《美术》,2016年12期[2].张哲《明式家具雕刻装饰图形与其人文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3].陆文平《明清家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倪美红,女,1980年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职于苏州红木雕刻厂有限公司。2000年毕业于江东传统工艺美术学校古典木器专业,后又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装饰艺术系。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从事红木家具设计工作二十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