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偶然间的一次机会看到金孔雀这幅图片,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脑海中浮现出用刺绣再次创作后的画面,美轮美奂。本文浅述了金孔雀之《爱的宣言》从图案的设计、配色、绣制中的创作过程。
【关键词】苏绣的特点、孔雀、刺绣针法、刺绣图案设计
一、苏绣的特点
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工艺之一,对文化生活的提升,有很大的贡献。其中苏绣是我国大名绣之一。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时期的吴地已有“绣衣而豹裘者”,到了明代,苏州已是“户户有刺绣”。明代王鏊主编的《姑苏志》言:“精、细、雅、洁,称苏州绣”,确定了苏绣“精细雅洁”的特点。清代女刺绣工艺家丁佩的刺绣工艺专著所撰《绣谱》,提出了“能、巧、妙、神”的美学原则和“齐、光、直、匀、薄、顺、密”等苏绣技艺的特点。苏绣以图案秀丽、色彩文雅、针法多变、绣工精细而誉满全国。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分布很广的家庭手工业,营销绣品的各种绣庄也应运而生,苏州也因此被称为“绣市”。清末,著名的苏绣艺术大师沈寿42岁时绣成的《耶稣像》,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大奖,奠定了苏绣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由她口述、张謇整理的《雪宧绣谱》记录了苏绣的18种针法。新中国成立以来,苏绣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
二、设计选图
创作一幅刺绣作品,图片的设计较为重要,之所以选择孔雀作为创作题材,因为孔雀是百鸟之王,是吉祥鸟,从古到今,孔雀在艺术、传说、文学和宗教上久负盛名,孔雀是最善良、最聪明、最爱自由与和平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孔雀也可看为是绶带鸟,绶与寿谐音,表示长寿之意。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在希腊神话中,孔雀更是象征着赫拉女神。传说中孔雀是“凤凰”的化身,有着吉祥如意、白头偕老和前程似锦三种寓意,同时孔雀还是权力、美好爱情的象征,也象征着优美与才华,故而我为之取名为“爱的宣言”。
三、配色
金色的孔雀色彩鲜明,选用黑色的真丝面料“绢”,使整幅画面呈现出金色与黑色的鲜明对比,丝绸般的质感,黑色的真丝面料更能衬托出孔雀金色的光芒。加强整体的观感,使整幅画面得到更柔和自然的效果。选用真丝质地,真丝的花线,提高整幅画面的高雅气质,孔雀金色为主,选用了近三十余套颜色搭配,墨绿色的孔雀身体,多彩的羽翼丰满挺拔身姿,呈现出整幅画面独特风格。
四、绣制过程
孔雀头有羽冠,雄鸟颈部羽毛呈绿色,多带有金属光泽。尾羽,成巨大尾屏,上具五色金翠钱纹,开屏时如彩扇,尤为艳丽。在刺绣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的针法来绣制,才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是一幅绘画作品,要在绘画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的创作,需要“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结合绘画的理念来绣制。绘画中的一笔,但在刺绣中要绣制一天,甚至几天才能完成。所以,绘画与刺绣是有着明显的区别,而达到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刺绣是以线绒的粗细、针脚的长短等可衡量的标准以及用色的精准度、作品神韵的把握等来衡量一幅刺绣作品的品质。首先要对此幅画细心读解,要精准地对它的画理、结构充分的了解并掌握。但是只要有专业的画理知识和熟练的刺绣技术及对乱针绣、平绣、三散针法的超强领悟能力,并且要有耐心、有决心、才能做到完成一副刺绣作品,但是要达到精细高雅气质的艺术效果,在绣制完成后,还需要不断地调整,一层层地交替重叠。第一,刺绣是人工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所谓的“失之毫厘,缪之千里”,往往在一开始还能基本掌握“准”,但绣的越多越容易走样。必须要用‘脑’去绣,用脑指挥针,在细心的琢磨下要做到基本都得“准”,“准”代表形准、色彩关系准、透视准,能达到这个层次的绣者已经是“凤毛麟角”了。第二,线绒的粗细,一根线能分出一百多丝,而对不同的刺绣作品线绒的拼接很为重要,线绒粗细的恰当直接影响刺绣画面的效果。第三个层次是“韵”,达到这个层次可以称之为炉火纯青了。“金孔雀”这幅作品我主要选择了传统的平绣针法与乱针绣的针法相结合。羽毛用平绣的线条针法与绞针为主,勾勒出羽毛形状各异,身体以平绣的散套针结合三散针法,用六丝作铺垫打底,再用四丝,两丝等层层叠加,将不同的色彩融合在一起。边缘以细线绒一丝到两丝用绞针结合,巧妙运用,突出羽毛的轻飘柔顺之感。将近一年之久,终于完成了整幅作品。完成后,我将作品拿去请教了我的老师对整幅画面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结合他的建议再次调整,提升作品的艺术品质。以一到二丝将不同的颜色进行混合过度,又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使作品更为精细,针法活泼,色彩丰富,过渡自然,加上真丝材质本身的丝绸质感,真丝花线的光泽柔顺,细腻柔和。为《爱的宣言》这幅作品更增添了华丽气质,更富有艺术气息。
在2015“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爱的宣言”荣获金奖,也是对我努力成果的回报,此后,更是促进了我对刺绣的进一步热爱,对创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全面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所谓的投入就是以坚定的决心、宁静的心情、不畏艰辛地一心创作,我将以全力为刺绣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使自己在这苏绣艺术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前景。
现今,苏绣的传承今人堪忧,90后,00后都不愿意去学习刺绣这门手工艺制作,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去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队伍中来,在不久的将来,苏绣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使刺绣这门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技艺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郁菊英,女,苏州人,出生于1969年1月,工艺美术师,从事刺绣30余年,苏州市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从小学习刺绣,精于平绣与乱针绣,善于运用各种针法绣制绘画作品,代表作品:《伎乐天》、《千里江山图》、《前程万里》、《爱的宣言》、《天山积雪图》、《富贵牡丹》、《红龙瓶》等,先后获得多项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