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扬州漆器,江苏省扬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扬州漆器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扬州漆器厂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综合漆器生产企业,如何利用本企业工艺种类齐全,设计生产力量雄厚这一优势来开发新的漆器产品,是扬州漆器厂员工们探索的方向之一,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进行了产品的创新研发。
【关键词】扬州漆器综合工艺产品创新
扬州漆器,是江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扬州漆器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制作技艺主要有十大工艺门类:点螺工艺、雕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彩绘(雕填)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百宝嵌、漆砂砚工艺、磨漆画制作工艺等等,并且各种工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有如下特点:
雕漆工艺又分为纯雕和雕漆嵌玉两大种类,是扬州漆器中的高端工艺,也叫红雕漆、剔红。其工艺手法具有色彩纯正,刀法圆润、纹样精美,图案生动的艺术特点,将大漆在坯件上涂刷百余层甚至几百层后,在漆层上雕刻各种纹样和图案,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木竹石等等,而雕漆嵌玉则是在雕刻好锦纹的漆层上,将白玉、青金、玛瑙和水晶等高档材料制成图案镶嵌上去。
彩绘工艺则是采用中国大漆与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绘制在髹好的漆面上,题材可谓是丰富多样,色彩雅致,气韵生动,表现手法也是多样化,既有古典风范的典雅,也有现代气息的活跃,是扬州漆器产品较为畅销的品种之一。
点螺选用深海里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植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明亮如镜的艺术特色,同时,点螺工艺的一个独处之处在于,其材料的色彩均为天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染色,产品保留了材料最原始的本色。
平磨螺钿工艺选用优质的淡水珍珠贝和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和线条,而后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其产品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因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所以平磨螺钿漆器也是扬州漆器产品中最为畅销的产品。
刻漆是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使用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来制作表现,产品最后按照画面要求贴上金箔或是银箔,使得整个产品看起来金碧辉煌,绚丽多彩,该工艺一般用于制作壁画和大型地屏等产品。
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花鸟人物,山川河流等,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带笔勾出轮廓槽线,而后在戗以金粉,这样的手法使画面更加丰满立体和生动,产品具有色彩华美缤纷,富丽堂皇,图案线条流畅飘洒的艺术效果。
百宝镶嵌工艺创制于明代,又称周制或周铸。其工艺特点是使用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甸、象牙、密蜡、沉香等高档材料,按照图稿的要求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等等,而后嵌于漆坯之上,产品的立体感很强,表现手法较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感。
扬州漆器有着如此多的工艺表现手法,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是用单一的工艺来制作产品,表现的手法比较单调,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和个性化产品定制需求的增长,客户已经不满足于单一工艺的漆器产品,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开拓市场,赢得新的客户,是漆艺制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这方面,扬州漆器厂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漆器生产企业,其优势在于设计生产力量雄厚,而且工艺多样化,具备了同时使用多种工艺进行创作的便利条件,近年来,生产制作了多件综合工艺的漆艺精品,其中一件作品就很有代表性。
获得201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大赛金奖的点螺综合工艺地屏《兰庭深翠》就是集合了点螺、彩绘和螺钿工艺于一身,该作品以窗、帘分割画面,具有构成的装饰美,窗里窗外,层次逐步推进,隐秘含蓄,空间深邃,清静的花瓶,古典的台布,优雅的孔雀,微冷的色调,都散发出清尘脱俗,温文尔雅的气质。
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制作者以高超的技艺,精选了上百只色彩极为丰富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金耳朵和蚌壳等高级螺贝。将六、七百丝厚的螺贝磨成了仅有三、四丝厚的薄片(相当于人发直径三分之一),在磨制好材料之后,根据稿件画面的要求,挑选了色彩纯净而富有变化的部分,用几十种特制的专用工具切成各种片、点、线等等,这些薄如蝉翼、细若秋毫、小如针尖的点、丝、片,极其轻巧和细微,制作者在生产过程中要屏气凝神,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因为哪怕是微微的呼吸,也会将它吹走,而后在乌黑发亮的漆坯上,一点点、一片片、一丝丝地将处理好的材料进行点植,制作者必须全神贯注,一气呵成。点螺技师的精细制作让人叹为观止。在很小的漆坯上往往能点嵌成千上万个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不同形状的螺片,例如:松树枝条上的数百个松球,由近万根松针组成,每根松针都是单独制作,却又组合成一个个完美地球形;孔雀羽毛上八千多根翠绿的羽丝每根翎眼不仅套用了黄、橙、绿三色螺片,还巧妙地镶嵌了闪闪发光的纯金片。
而窗帘则是用平磨螺钿工艺来制作,将螺钿材料切割成粗细长短不同的部分,根据画面百叶窗的图案,仔细的点植上去,同时,选取颜色较为发白的螺钿材料,在黑色的漆坯背景的衬托下格外醒目,使得画面的远近层次分明,也更加反衬出点螺的绚丽夺目,画面的右下角的那只花瓶也是用平磨螺钿工艺制作,白色的螺钿在黑色底坯上十分显眼突出,层次感鲜明,瓶体中上部分的花纹用彩绘工艺制作,和瓶底座的点螺材料交相辉映,使得整个瓶子看起来色彩鲜艳中又透露出沉稳和大方。
画面上两只孔雀亭亭玉立、姿态婀娜,神态各异,花朵绽放,雪白的花瓶和窗帘,青绿色的桌布和深色的器皿,构成的画面层次感分明,动静相宜,梅花翠羽、相映生辉;雪青色的紫藤朵朵盛开,洋溢着一片盎然春意。这灿若虹霞、纷呈异彩、迷离变幻的画面处处体现了制作者的高超技艺。点螺工艺用料精美,色彩丰富变幻,点、植、撒……手法多样,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主画面与古典花格底座相得益彰,格调端装典雅!
整件产品看起来既有点螺工艺的精细,又有平磨螺钿工艺的古朴大方,还兼得彩绘工艺的绚丽多姿,多工艺结合使得产品显得色彩丰富,典雅大方,各个工艺手法交相辉映,各具特色,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未来,扬州漆器厂将继续在多工艺结合创作的领域上进行研发和创新,充分发挥自身工艺多,品种全的优势,设计生产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漆艺精品。
【1】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
【2】陈忠南张幼荣《扬州工艺美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1
【3】曹永森《扬州特色文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12
【4】黄迪枸《中国漆器精华》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03.7
【5】扬州博物馆《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2
作者简介
吴涛1981年出生,江苏扬州人,2004年进入扬州漆器厂参加工作,扬州漆器厂点螺车间主任,现为工艺美术师职称,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