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虚实乱针绣的原理与油画相似,但绝不是对油画的简单临摹,一幅优秀的刺绣作品能给予观赏者视觉冲击,反映出作品的情感和内容,令人感同身受。《海风》是笔者根据画家赵雨声的油画作品为画稿创作的,作品曾在“任嘒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上展示,并荣获2019年第十届“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在此浅谈这幅作品从针法选择到配色再到绣制的创作过程,表达笔者对油画题材的绣制看法。
关键字:刺绣虚实乱针绣苏绣技法 视觉艺术中,色彩是最具情感化的因素,色彩可以调动观赏者的情绪,并让观赏者通过视觉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在一幅油画中,色彩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画家用色彩语言将事物绘制出来,让观赏者能通过画作了解并体会画家作画时的内心情感与审美意趣。刺绣也是如此,虚实乱针绣的原理与油画相似,但绝不是对油画的简单临摹,一幅优秀的刺绣作品能给予观赏者视觉冲击,反映出作品的情感和内容,令人感同身受。《海风》是笔者根据画家赵雨声的油画作品为画稿创作的,在此浅谈这幅作品从针法选择到配色再到绣制的创作过程,表达笔者对油画题材的绣制看法。
一、选图与针法选择从对画稿的欣赏到绣制作品,实际上是从形象思维转变为结合技巧运用的过程,要创作一幅优秀的刺绣作品,在绣制前必须做好前期工作,对画稿有充分了解,对针法的选择也要合理得当。笔者绣制的《海风》以赵雨声油画作品为画稿,绣制前由于底稿为油画,在线条、色彩方面与传统的古典书画不同,因此首先要对画稿的线条、色彩和画意都必须有足够的了解,对整幅画作的构造做到心中有数。油画的构图比传统国画更满,用针运线方面也必须顺着绘画笔触逐步渲染绣制,层层递进,因此要在理解画稿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针法。虚实乱针绣是著名刺绣艺术家任嘒閒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基于乱针绣创造出的苏绣技法,这种针法借鉴西方绘画的理论技巧,通过丝线营造出疏密粗细不同的线条,相互交叉,虚实交替,如绘画一般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层次感和空间感。针法是创作绣品的艺术语言,虚实乱针绣的绣理虽与绘画中的原理有共同之处,但绝不是对画作的翻版再造与简单临摹,而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特别是当具有背景的人物肖像、人物与动植物、人物与景物等多种物象同时出现时,虚实乱针绣十分注重画面的节奏层次,对各个物象线条的起伏和断续具有完美的转换和把控,让线条与线条之间的聚散在虚实之间构造出风格独特又极具生命力的形象。
二、配色与色彩分析油画重在突出色彩效果,在绣制油画题材作品时,针法和绣技非常重要,但对丝线色彩的运用同样不可小觑。在绣制前必须做好相应的配色准备工作,要先绘制好色彩稿,对整体画作的色彩进行分析,并经过反复酝酿表现手法与工序步骤,将画稿的色彩基调定制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海风》底稿为油画,背景为大海与天空,看似均以蓝色基调为主,实则必须在色彩中富有变化,才能反映出油画质感的细腻立体的效果。笔者从手头的绣线中选出需要的颜色,光蓝色就挑选了多种明暗不一、饱和度不同的丝线用于筛选,以此来进行初步的丝线色彩搭配。整幅作品颜色大致分为三大块,天、海、人物与远处的白帆,对比度较强,因此针对这三大块中的每一块显眼的物象都要先选出一个大致的色调,再按照深浅程度来确定富有变化的相应色彩。值得注意的是,油画色彩是多变的,大浪与天空因为光线原因,不可能只是单一的色彩,海浪有白色的浪花,而天空则因为灯光显露一抹明黄色,在配色时要注意在蓝色中穿插这些由光照造成的色彩,使画面更为生动。但这些色彩不宜多,仅以穿插为主。另外,用丝线还原画作颜色时必须要注意色彩与色彩之间的过渡色。我们都知道,在创作一幅画作时,不同颜色的颜料之间相互融合有时会产生过渡色,会形成不同颜色的笔触,但丝线的色彩与画笔上蘸有的颜料不同,丝线与丝线之间相互穿插或是毗邻排列都无法产生新的颜色,只有通过光照折射产生出的丝光。因此在以油画为底稿时要注重配色,将不同色彩的丝线塑造不同粗细的线条有机结合,使作品具有空间感。特别是对表现过渡色的丝线配色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让物象的延展态势及纹路走势显得自然、不突兀。
三、绣制过程绣制过程中,首先必须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的协调性,对主体物象和背景要分轻重,突出重点。《海风》画作本身对背景的塑造较为抽象,从而对主体人物产生一种虚实对比的关系。在绣制时,笔者以细乱针塑造人物的主体形象,力求人物的细致完整,突出画面主体的“实”。并根据画面中人物与海面、天空相接的主次关系,在完成块面时先利用丝线色彩的变化进行大致勾勒,然后突出做细,将各个部位的轮廓进行色彩过渡处理。在处理背景时,笔者采用交叉针绣,将线条疏密结合,以便于将背景“虚”化,从而营造出一种梦幻朦胧的意境,增强了作品带来的空间感,巧妙地将人物与背景相结合,以达到“实中见虚,虚中见实”。其次,油画绘制具有按层次区分远近大小的特点,刺绣亦然,在刺绣过程中要掌握每一个物象的轮廓形状大小、线条的粗细长短、光线色彩的明暗层次变化等,利用线条与色彩的交替变化调整线条走势,准确分层定位,疏密堆砌,合理布局。在绣制《海风》时,笔者对画稿进行了轮廓和色块的分层绣制,注重丝线走势的灵活应用与各色彩间的有机搭配。以对画面背景的海面塑造为例,先将海面处的浪花用粗线条进行大致的轮廓打底,针距与密度适当放开一些,用色注重对主体的衬托作用,再用明暗与饱和度不同的蓝色的细线条勾画出每一朵海浪的细节。虚实乱针绣以线条交叉重叠堆砌为主,如同画笔般自由奔放,线条活泼,色彩和顺,其原理与绘画画理相通,线条方向、长短、粗细、色彩均不同,丝线似画笔般一条条排列为一幅画面,仅看局部,会觉得线条走势比画笔更“乱”,但毫无疑问地,乱针绣的“乱”并非杂乱无章,要做到每一朵浪花色彩层次的深浅协调,在绣制的过程中按层次进行,慢慢地堆砌绣作,进行多层次的精细加工,以达到海面波涛汹涌而线条整齐的整体效果。最后,要注意作品的细节处理。油画作品的笔触较多,色彩较为繁杂,线条粗细不一,细节较多。《海风》中人物的嘴唇、眼睛、指尖、衣服褶皱等笔触较细,面积相对较小,属于绣制时必须要注意的细节。刺绣时针线走势越细的地方轻重程度越难控制,如果绣法不当,线条处理过细或者过粗,会产生线条断层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对整幅作品视觉效果的塑造。所以在绣制时对这些面积较小的色块区域更应小心处理,每一针都必须丝丝入扣,同时注意色块之明暗交界处的色彩比例分配。
四、结语《海风》无论在色彩变化对比还是层次处理方面,都是笔者绣技的一次突破。在绣制过程中必须始终将把握画作的整体意境,将色彩、针法、丝理巧妙融合,达到高度统一。整幅作品成功地表现油画的意境和内涵,在“任嘒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上首次展示,获得了业内专家的好评,后又入选东博会,并在2019年第十届“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对笔者而言,这些荣誉和肯定是对创作的极大鼓舞,今后将在刺绣领域不断创新,融合吸收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尝试开阔新的刺绣题材,并在作品中注入新的思想与活力,力求将作品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1].任嘒閒、周巽先、张美芳《乱针绣技法》,轻工业出版社,1982年[2].李明、沈建东《苏绣》,泽林出版社,2013年[3].林锡旦《刺绣》,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姚勤芳,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擅长乱针绣、虚实乱针绣,先后受到任嘒閒大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管佩英、梅桂英等老师传授技艺,创作了多幅形神具备的艺术精品,多年来积极参加由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组织举办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展中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