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壶藏大韵——浅谈银壶的实用性与观赏性

[日期:2020-03-3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工艺美术爱好者重视对空间品质的追求,重视收藏品在能装饰空间的基础上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随着银壶在茶具市场上受到关注,喜爱把玩茶壶的收藏家们对银壶的质量和观赏性提出了高要求。笔者从事银壶的设计和制作行业数十载,在此结合对银壶设计和制作的一些看法,简要谈谈银壶在实用性和观赏性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银壶錾刻工艺银壶设计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饮茶必言器,茶具伴随茶的诞生而产生,随着茶的发展而在材料和款式形制方面发生演变。银壶作为茶具中茶壶类的一种,是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工艺美术品,工艺美术品凝聚工匠的艺术巧思,是工匠们运用工艺技巧结合自身审美能力制作的作品。近年来,随着银壶在茶具市场上受到关注,喜爱把玩茶壶的收藏家们对银壶的质量和观赏性提出了高要求。笔者从事银壶的设计和制作行业数十载,在此结合对银壶设计和制作的一些看法,简要谈谈银壶在实用性和观赏性方面的特征。

一、银壶的生活实用性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质,护身符、戒指、项链、耳环等银质工艺饰品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古代,银材料除了制作饰品以外,还被运用于制作饮食器皿。俗话说“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要泡一杯好茶,茶壶的作用不容小觑,银壶作为茶具固然具有实用性,具有一些特殊的实用特征:首先,银壶对改善泡茶的水质有一定作用。古时银材质被用于饮食器皿,例如君王使用的银筷,欧洲贵族使用的银叉、银盘等,原因一则可以表现使用者尊贵的身份,二则可以用来验毒,银制品在遇到硫化物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呈现黑色,因此被用来鉴定食物中是否有毒。现在银壶的作用当然不是用于验毒,但银的这种化学反应具有杀菌功效,且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使用银壶煮水或者泡茶后,茶汤水质会经过杀菌而得到净化。值得注意的是,含银量高的银壶自然有利于改善茶汤水质,但一些价格低的银壶往往含有的杂质也多,这样的银壶仅能作为陈设摆件,若用来煮水泡茶,反而不利于茶汤的口味,严重的还会遇热产生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其次,银壶对改善茶水的口感具有良好效果。银壶的材料非常重要,纯度越高的银壶价格越昂贵,泡茶的功效也就越好。人们在喝茶时往往对茶叶的要求较高,认为茶叶是一杯好茶的关键,却很少注意泡茶所用的水,其实水对茶的口感同样会产生影响。纯度高的银壶不含有害物质,煮水泡茶能使茶汤的口感更为柔滑,如丝绢一般,被称为“若绢水”。此外,银的化学性质稳定,银壶本身无味,也不容易生锈,不会污染水质,所以用银壶盛放的茶汤也不易发酵变酸,能将茶汤的口感最大限度地维持最醇的状态。最后,银壶相对其他材质的茶壶而言较为耐用,保养步骤也相对比较容易。紫砂壶和陶瓷壶易碎,一旦碎裂就很难修补;铁壶则容易生锈,防锈层一旦破坏,打理起来很费功夫。银壶表面有时会发黄发黑,是因为与空气中的硫化物产生反应产生黑色的硫化银。这时只要用软布沾取少许牙膏擦拭清洗即可,再用清水煮一、二次就能恢复亮色,或者用擦银布、擦银棒等专业的保养套装擦拭干净。

二、银壶的艺术观赏性如今,人们生存居住的房屋不仅是从事生产活动的环境和地点,房屋的装潢陈设更能体现屋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许多工艺美术爱好者在生活中对屋内的实用品有很高的艺术性要求,想要在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浮躁中寻找一刻宁静轻松的时光,把玩观赏自己钟爱的收藏品。许多爱好者喜爱收藏茶具,钟情于银壶,是因为银壶不仅是一种实用性饮具,作为观赏性强的工艺美术品,银壶更具有装饰功能,更是一种艺术陈设。银壶的装饰多在于壶身,也可在壶盖、壶嘴等部位进行装饰錾刻。银壶的装饰设计非常多样化,银壶工匠们在壶上设计錾刻任意图案,如同画家在纸张上进行绘画一样,发挥自身的灵感和审美观念。花卉、禽鸟、瑞兽、神话人物、吉祥纹饰、诗词文字等,都是银壶装饰中常见的题材纹样,工匠们结合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雕塑造型等表现手法,赋予银壶外形以多样的图案装饰。就算不赋予任何纹饰,银壶本身的器形外貌就富有观赏性。银壶的形制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容量为一千毫升左右的烧水壶、四百到六百毫升大小的煮茶壶和二百毫升左右的泡茶壶,在大小和器形上就有了不同的区别。又如泡茶壶有多种外表形状,和紫砂壶一样有方壶、圆壶、花壶等多种类别,细分又有如意、西施、石瓢、四方、六方、八方、供春、菱花、南瓜等,线条直曲相依,刚中见柔,轮廓分明,在整体造型上具有艺术性,金属外表富有光泽,结合自然流畅的线条造型,在阳刚之中又有柔和婉转之态,既保留了银壶作为茶具的实用性,又充分发挥银壶锻打錾刻工艺特有的工艺效果。

三、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转变,银壶作为一种实用品和欣赏品受到艺术爱好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购入银壶,不仅仅是为了饮茶,更是对生活情趣的高层次追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银壶制作者要如何维持作品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并让作品符合当下审美潮流以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生活审美的浓缩与提炼,通过艺术家的运用创作,将美变得更为纯粹、极致。同时,艺术的美感是带有艺术家个人情感倾向的,这也使得艺术作品变得独一无二。一方面,我们要维持作品艺术审美的独特性。在现代不断变化的审美潮流的影响下,银壶工匠们对造型图案的创新以及各种制作技巧的方式进行新的研究,在使用传统的银壶锻打錾刻技艺的基础上对银壶的图案题材进行创新,将创作作品的重心放在表现内心审美思想与实用形式的运用方面,利用现代审美的一些元素进行图案设计,在对传统图案的借鉴中有所变化,而非对前辈的作品进行模仿和抄袭,单纯仿造古书上的形制款式进行制作,只是对装饰图案的空洞表达,无法达到对银壶艺术美感的再现。另一方面,要精于工艺。精湛的工艺也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原因之一,纯手工银壶的制作要历经工匠的成千上万次锻打、塑型、錾刻等工序处理,银壶的锻打和錾刻需要技巧的运用,打造时要将指力、腕力和腰力的运气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如绘画运笔那般行云流水。手工银壶錾刻的图案会因为技巧或创作心境有略微的不同,哪怕是同一位工匠制作的同款作品都会在花纹图样方面有细微的差别,每一件手工银壶都是举世无双的孤品。与此同时,要打造一把银壶要付出的心血是巨大的,近年随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以及政府对传统工艺的扶持,不少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和设计人员加入到银壶创作的行业中来,使得银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总结越来越多工艺美术爱好者重视对空间品质的追求,希望居住的房屋能充分体现自身的审美与个性,同时又希望收藏品在能装饰空间的基础上具有实用性。银壶进入大众视野,兼具生活实用性与艺术观赏性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因为如此,银壶工匠们更要将银壶艺术以多元化的审美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赋予银壶以生活性与艺术性。


  参考文献:[1]邹惠,浅议工艺美术的鉴赏与审美,《大众文艺》,2008年[2]刘英,漫话铁包银壶,《名家名作》,2017年05期[3]石柱国,壶中日月长——谈中国的茶具文化,《海内与海外》,2003年

  作者简介:江扬,江苏苏州人,尚艺山房主人,江苏省文物鉴定专家,工艺美术师,自幼爱好收藏古玩杂项,著有《尚艺山房藏中国象牙雕刻》一书,擅长当代新工艺创作设计,为首都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定向开发各类文创产品,作品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展会上获得奖项,广受好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