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发绣的历史和现状
> 东台市发绣行业协会会长 陈德中
>
> 一、发绣艺术的历史
> 发绣,又称墨绣。是我国古代妇女勤劳和智慧的创造,在中国刺绣史上,具有神奇而独特的地位。
> 据史料考证,发绣艺术起源于唐朝年间佛教的流行和发展。由于民间信女对佛教的信仰,出于对菩萨的虔诚,不但甘于伴着黄卷青灯耗去年华,而且还以长斋绣佛表达自己的心境,不惜剪下自己的绺绺青丝,在丝绢上精心绣上观音、如来等佛像,朝夕焚香膜拜,视为大礼。
> “顾绣考”中有“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的记载,根据现已发现的实物考证,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一幅“东方朔”像,是目前流传于世的最早一幅发绣作品。相传为南宋皇帝赵构的妃子刘安所绣。刘安擅长刺绣技艺,曾名噪当时,流传至今,当属不易,确可推荐为传世珍品。
> 日本古玩收藏家出版的“唐、宋、元、明名画大观”影印本画册中,曾介绍了明代夏明远的两幅发绣“滕王阁”和“黄鹤楼”,评价其制绣艺术“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给予相当高的赞赏,而日本正仑院收藏的发绣“弥勒佛像”系我国明代上海露香园刺绣大师韩希猛亲手制作,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
> 我国辽宁博物馆也藏有明代顾氏七襄楼绣制的发绣“停琴伫月图”,摹绣陶渊明诗意,在线绛缎地上、明用细发丝作线,绣制白描人物2人,长者长袍广袖,神情潇洒,一童子右手携琴,回首以左臂上指,天空挂明月一轮,针法以短针脚平针为主,人物眉目须发表现得细致入微,神态生动,相传亦为韩希猛所绣,应为国内流传保存年代最早的一幅发绣,同期还曾绣有“官衣添线”“枚卜补裘”等作品,清代沈关关(刺绣大师)的发绣“雪滩濯足”图,更得画家神韵,当时词坛名流尤梅庵、朱竹宅、陈其年诸公题咏满幅,曾藏于沈氏江曲书庄,现已散佚。可见,作品传世极少,糜为珍贵。成都文殊院曾有清代道光年间陕西总督杨延喜之女绣制的“水月观音像”亦可称传世珍品。
> 东台成为现代发绣艺术的发源地绝非偶然,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孔尚任著“西团游记”中讲到东台附近的西团镇(古属东台盐场)晾网寺里藏有发绣观音像,追根朔源,明朝张士诚兵败苏州,落荒至里下河地区,同时亦带来了苏州民间的技艺,其中发绣艺术亦含其中,可见发绣与东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发绣艺术能在东台挖掘发展,也可以说是无独有偶的。
> 根据史料考证,自南宋始发绣艺术登上艺术殿堂,至清末民初,数百年间,一直停留在墨绣的基础上,加之其用料奇特,耗工巨大,流传于世的作品极为罕见。目前保留于国内外的寥寥几幅作品,实乃不易,真可谓传世珍品,而清末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这一漫长岁月,无踪可觅,竟呈空白,几近失传。
> 二、发绣艺术的挖掘
>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历史有惊人的重复,七十年代初,随着苏南大批工人下放落户苏北,这一古老的艺术,又重焕生机,一批苏绣艺人云集东台,追寻着历史的脚印,在探索中恢复了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当第一幅发绣“秋风纨扇图”在二位刺绣艺人陆素珍、朱世英的妙手回春之术下封针之时,一幅精美的艺术品跃然展示在世人面前,从此奠定了发绣艺术质的飞跃的基础,该作品取材于明代吴门画派大家唐寅的名画,整幅作品以线条为主,全部采用黑发为线,加上两位刺绣艺人的高超绣艺,运用滚、缠、虚、实等数种针法,再现该作品的风采。一经面世,轰动当时。从此,拉开了发绣艺术发展之路的序幕,使发绣艺术这一枯萎的花朵,绽发出青春的光彩。在寻访艺人归队,探索刺绣针法,培养年轻绣女的基础上,迅速形成了小范围批量研制,首批产品于一九七三年初,在外贸部门的支持下,远涉重洋,一举获得成功,得到国际人士的高度赞扬,又先后在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展示,饮誉四海,被称之谓“天下一绝”。
>
> 三、发绣的现状与发展
> 发绣艺术,历史悠久,用材奇特,技艺精湛,是我市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及亟待开发的文化产业,通过数十年的推陈出新,研制开发,在“师古人不唯古人”的前提下,艺术品位不断提升,今天的发绣已远远超越了历史水平,在艺术上和技法上,从过去的“双勾线条”为主,到今天的“粉彩晕色”,从过去的“墨绣”到今天的“彩绣”,从单一的人物到现在的花鸟鱼虫、动物走兽、亭台楼阁无所不含,从小幅的刺绣品到长卷巨作,从单面绣到双面绣,双面异色绣……,无不散发出发绣艺术的魅力,使发绣艺术呈五彩缤纷的新境界,而发绣艺人们似乎并没有满足,他们在孜孜不倦的探索未知领域,向更高更深层次的艺术巅峰攀登,双面异面绣,双面三异绣……新的目标已在向我们召唤,相信不久的将来更高品位的发绣艺术品将会展示在艺术殿堂。
> 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两个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需要日益增强,今天的发绣艺术已不是少数达官贵人的专利了,它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大众喜爱的装饰、欣赏、收藏品。而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发绣研制、经营的状况也不是过去一统天下的状况了,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早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仅数得上的企业就有几十家,从艺人员达数千人,2003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发绣艺术之乡”,2004年发绣被列为全省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代表着东台民间艺术水平和知名度的发绣产业的发展,目前已面临着关键的转折期,只要把握时机,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将会有新的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