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与旅游

[日期:2005-08-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书法艺术与旅游

 

王瑞稼

 

中国的书法是随着中国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中国文字的产时间相当久远,是世界观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结构和书写方式与其它文字有着显著区别。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等不同字体,产生独特的书法艺术魅力,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很少受外来影响的生于斯,长于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遍布全国各地,在旅游中便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比如碑刻、摩崖、匾额、楹联,大凡我国旅游胜地无处不有,往往又以数量之多形成特色,几乎成了名胜古迹之地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古代的一些碑刻,由于立碑上石多为当代有名的书家,篆、隶、真、行、草各体皆有,为我国古代石刻文字中,最优美的文字资料。这些碑刻大多摹刻精良,笔划完好,神完气足或古茂浑朴,或苍劲雄健,或秀丽飘逸,风格多样,很为壮观,因而驰名中外,成为人们欣赏书法艺术和临习的范本,为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和旅游者所倾慕向往。像有“桂海碑林”之称的桂林七星岩历代题刻不仅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形胜的特色,描述和品评,并指明了美的所在,还以一点一画的长短、粗细,字体的大小,肥瘦给游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发搌了书法艺术的旅游价值,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开拓了旅游领域。

中国文字来源于象形字,即用图画来表示语言的文字,这是中国文字的一大特点。而书法无论用刀刻还是用笔写都是把这些图画文字加工美化。这样来中国的书法艺术其欣赏性远远超过其本身实用性了,由此而造就的书法家则主要研究书法的形式美和书法特有的艺术规律,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对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大中外游客,尤其是上述地区的旅游者对中国丰富的书法艺术遗产十分青睐,成为他们学习赏析书法艺术的重要园地。

我们游览风景名胜古迹,看到的古代书法艺术遗产,居多者要数碑林和石刻了。如西安碑林,是我国历史上集中保存碑刻较早的场所之一,也是荟萃碑石最丰富的地方。这里碑石如林保存着自汉魏至明清以来,十多个王朝遗留下来具有历史、文学、绘画、书法和雕刻等价值的数千块珍贵碑石。尤其对学习书法的人来说,西安碑林确实是一块圣地,有人说,如果你到西安,没有参观碑林,可以说您还不算真正到过西安。比如,唐代名碑“多宝塔碑”风格秀媚多姿,骨奇而有神秀更多地保留了晋和初唐楷书的风韵。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人称“颜体”。汉碑名品东汉的“曹全碑”清秀俊美,纤丽飞动。线条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为汉隶秀丽书法的典型。“开成石经”是刻于唐开成二年的《周易》、《尚书》待等十三种经书,计65万字,洋洋大观。特别是宋徽宗赵佶自书的“大观圣作之碑”,其“瘦金体”,婀娜如兰、劲枝如竹。在这里书法艺术爱好者仅可以看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沿革发展过程,而且观赏到历代书法家精妙的作品。其中以隋唐碑最为壮观,驰名中外,最为中外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们所倾慕向往。五岳之首的泰山,它不仅是风景壮丽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碑刻集中地。从山脚的岱 到泰山绝顶,沿途石刻超过千余处。有小篆创始人李斯所书的“泰山刻石”;有被康有为誉之为“榜书第一”的泰山经石峪;有唐玄宗李隆基封山时所书的《纪泰山铬》字体俊逸雄浑,开唐隶一格。这些碑刻诸体皆备,风格各异,内容记载着我国二千多的政治、宗教等历史和对大自然的歌颂。又如镇江焦山碑刻群汇集了自六朝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碑刻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当是被称之为“大字之祖”的南朝梁《瘗鹤铬》碑刻,此铭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的风范。特别是日本书法家尤为推崇,每年有大批日本游客慕名而来,无不争相观赏,以为快事。

由于我国历代诗人、词客、名道高僧,在游历名山时,常常勒石抒怀,“慨然有感,摩崖记游”,于是便留下众多的“摩崖碑”。如黄山清凉台的“灵幻奇秀”、“天然图画”、“清凉世界”;海南三亚的“天崖海角”、“南天一柱”等石刻;以及武夷山、崂山等山石壁上的题刻,无不为中外游客所观赏、所玩味,从中领略到山水之情。这些凝聚了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书法艺术遗产,同其它文物艺术一起,构成壮丽的文化艺术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摩鉴赏。

在中国书法艺术除了碑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帖。在魏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原因,国家明令禁止立碑,于是碑的书写逐渐衰竭,代之的就是写在绢上或纸上的帖。书法家从为名山、陵墓、庙堂写碑,转到书斋中写贴,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形式,大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帖的流传不仅为书法旅游提供宝贵的资源,同时也给游人一种有别于碑文的艺术形象,游人不仅在旅游观摩、欣赏,还可以买上几册贴带回家仔细揣摩、品味,这也是一种艺术体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国丰富的书法艺术遗产充当了“仙”、“龙”的角色。一座荒凉的庙宇,只因有了古人的墨迹便能远扬四海;一座不起眼的古亭,只因书法家的缘份而永载史册;一个偏僻的乡村,只因有一个与书法有关的传说而妇孺皆知。书法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它融于自然、装饰自然,并赋予大自然生命和灵气,从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观光旅游。

 

[相关链接]王瑞稼个人简介

  1962年生,江苏镇江人

工艺美术师职称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江苏致公书画院理事

现供职于镇江市旅游局,从事旅游宣传、美术设计、摄影等工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