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艺术

[日期:2005-08-0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彩陶艺术

应永忠

 
     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的主要褐、红、黑和白等色绘饰的陶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成就作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我们知道,日用器物制作的一般法则,首先考虑的是实用,然后才是美观。大量的出土陶器说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制作的陶器取得了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效果。例如碗、盆、一类器皿,造型一般比较宽矮,重心低,稳当,使用方便。而储藏粮食或盛水的壶、罐之类的器物。器型硕大,厚实耐用,彩陶上所绘图案,一般都绘在器物的口沿和腹部,例如彩陶盆,盆底不绘纹饰,而是绘在壶壁的上部,恰好是人们坐、蹲时视线最集中的部位,这样,美化的器物的效果就能充分显示出来。
    彩陶器物上的纹饰极为丰富,多数是形式多变的几何行文,其次是动物和植物蚊。彩陶纹饰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艺术形象,艺术来源于生活。原始社会的先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无数次地观察到自然界的植物、飞禽、走兽、游鱼、水、火、太阳、月亮、星星、高耸的山、变幻莫测的流云等等,获得了艺术创作的原泉。并大胆发挥了想象力,把自然事物提炼为艺术形象,描绘出许多形象美观,变化,丰富,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案花纹。因此,彩陶纹饰的内容,交织着,交织着当时人们对生活,对自然事物的意念。
    彩陶的几何型纹样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方格纹垂幢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扳折纹,宽带纹等。他们体现了均齐,平衡,韵律,节奏,变化,统一等特点。运用对比,虚实,添加,组合等手法,由不同的点线以粗细,长短,横竖,曲折和交叉 等形式,有规律构成,从而体现其质感,量感,意境,感情等,变化无穷,丰富多彩,这些纹饰的构成,源于生活,源于劳动。是原始人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对客观形象的再现,提炼的创造,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从考古出土材料来看,新石器时代几何纹样的广泛应用,受编织响较大。原始社会的先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学会了纺织,搓绳,编织,世世代代千万次的接触它,观察它,亲手制造它,因此很自然的会在艺术创作中再现它,形成有规模的几何纹样。例如常见的纹饰,有所谓蓝纹就是手编篮子的印痕,绳纹就是手编绳子的印痕,垂幛纹则是张挂着的鱼网再现。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船形壶,在器身作成船形的陶壶上,用黑彩绘上网状图案,这不正是乘着船去捕鱼的生活再现吗?再如许多不同形象的水波纹、旋涡纹,则市新石器时代先民居住在河流附近的台地上,天天与江河打交道,滚滚的奔流,湍急旋转的水波,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才创作出如此动感强烈,变化丰富的纹饰。太阳的圆。火的光芒,水的波动和山的起伏这些原始人日复一日接触的自然景象,都是他们创作几何形纹样的源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