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探讨

[日期:2006-03-1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漆艺探讨

 

吕永林

 

漆器是我国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品。它技艺繁杂,材料贵重,既是精美的艺术欣赏品。又是高雅的生活是实用品。大多在国内销售,也有部分出口,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漆器艺术。

一、正确处理挖掘、恢复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继承传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祖国宝贵的艺术遗产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失传。我们要认真研究古代艺术在今天的适用性,不仅要继承恢复,还必须按现代审美观去发展提高。特别是失传的品种和技艺要千方百计把它挖掘出来。并在现有的技艺基础上去努力达到甚至超出漆艺的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要使漆器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就必须创新,否则就不可能适应国内市场千变万化的需求,产品也就没有生命力。因此,从事漆器艺术品生产的企业,必须从创新品种中求发展,从提高产品的品质中求生存。

二、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改革工艺的关系

所谓继承传统,是继承传统的技艺,保持其艺术风格、特色和艺术效果,而不是继承和保留落后的生产方式。当然,对一些必须保持手工操作的工艺也不要随便使用机械化来代替,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传统技艺,发扬传统风格,触化古人之长,适应时代需要,努力把传统技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增强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三、要正确处理欣赏品和实用品的关系

欣赏品是室内陈列的,装饰必不可少的艺术,器皿和有关生活日用品属实用艺术范畴,两者都很重要,因此,必须分清中高低档的比例,根据国内外市场、不容地区、不同阶层,不同习惯和爱好,产品要做到欣赏和使用相结合,既需要生产少量的、代表企业最高水平的精品和高档礼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漆文化,为国家多创外汇,和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又要生产一定数量的适应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欣赏品和日用品、旅游纪念品,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要努力克服精品不精,低档产品又不能做到价廉物美,中档产品打不开市场现象,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分析市场行情,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四、要结合工艺改革,搞好产品改造

产品改造,升级换代,是漆艺企业的漆艺工艺品能否占领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前提,那种国内知名来企业的产品是所谓皇帝的姑娘不愁嫁的说法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有好多产品若常年老面孔而不予以改造和提高,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迫切需要不断探索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推广、新技术的发展和多种色彩的变化,来丰富我们的装饰技法,增加花式品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五、要保持各地区产品的不同风格和特色

扬州漆器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兴于秦汉,盛于明清,其点螺、雕漆嵌玉、平磨螺钿、楠木雕刻、漆画五大品种,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具有南方之秀美称,这就是我们的地方特色,但在目前市场千变万化的前提下,既需努力保护好原产地特色,又要提倡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防止互相模仿和抄袭,总之,我们要加倍努力,要使古老的漆艺艺术品百花齐放,不断开创新局面,与时俱进,大家共同努力去发展我们的漆艺事业,让漆艺之花开得更加艳丽夺目。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吕永林 ,中共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77年北京中央工艺美院进修;1980年四川工艺美院进修;1988年毕业于扬州职业大学工艺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实习指导、扬州工艺美校常聘专业教师。1999年为南京军区司令部设计的《虎踞钟山》壁画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幅漆艺壁画,为迎接澳门回归受新华社澳门分社的委托设计的40多件漆艺作品,颇受各界关注和好评。

获奖和出版的作品主要有:

1980年《海南风光》漆画在装饰杂志上发表;

1982年《宝莲灯》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二等奖;

1987年《荷》漆画在人民画报上发表;

1998年《水乡》获苏州工艺品大赛三等奖;

2004年《孟子》一百平方米大型壁画被约旦王国迪拜公司收藏

2004年点螺《春晓图》地屏,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特等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