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与五彩丝线的融合

[日期:2006-05-0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2005年8月,我的作品被苏州市政府入选到日本参加爱知世界博览会,并到世博现场作表演苏绣技艺,作品《古月清风》作为丝绸文化的一部份向世人展示苏州工艺美术的精髓。在日本的6天展示中,苏绣《古月清风》的艺术表达力和精美度感染了到中国馆参观的每一位观赏者。
    苏绣《古月清风》取材于汉唐文化敦煌艺术的表现形式,其意境是通过摒舍生活表面现象,而是直探其本质,远离现有常见表现西域之画的语言模式,任心田自然流淌绵绵不断的情思,通过一针一线,多种针法的运用,五彩丝线的柔软及艳丽色调,引为清新明达的自由表现样式,让久远的西域文明敦煌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时空似无间隔,融会一气,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往昔岁月、悠远传说,古老梦境与恒久生命,恰在这里,我们才能聆听到那熟悉而又清新、遥远而又贴近的心灵之声,因为它能抚慰我们久处于喧嚣纷扰的尘世中躁动不安的灵魂,从而使我们精神世界获得一份宁静,一佛清凉。
    三年前,当我得到这幅画稿的时候,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我日夜向往的西域之梦“敦煌艺术”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伴随了我整整三年时光,刺绣作品的创作好比画家作画,选择的材料不同,表达的方法不同,最终的表现刺绣作品离不开形与色的表现,离不开制作工具、绣线和纺织品等材料,刺绣的针相当于画家手中的画笔,刺绣用的彩丝线相当于调色盘里的色彩,作为刺绣基础的面料相当于画纸或画布,而各种刺绣针法在起落针时留在面料上的针迹,又相当于画笔在画布上留下的笔触,正是由于刺绣与绘画的某些相似之处,人们也常把那些精心创作的刺绣称为针线的艺术。
    苏绣针法十分丰富,以套针、散套针、抢针、齐针等为主,辅以盘金、网绣、打子、拉锁子等多种针法配合使用,将彩色丝线批绒后,再在丝绸等纺织面料上进行绣制,绣线套针不露痕迹,常用几种深浅不同的同类色或邻近色绣线套绣出荤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并充分发挥了针向、针路改变在光线下产生的丝线的不同光感、质感,使画面不仅有丰富自然的色彩变化,还有柔美雅洁变化,微妙的材料和工艺的美感。
    《古月清风》在制作中,十分注重画意构思,构成形式,线的运用、造型、色彩、空间关系集诸多因素方面能够使人体验到美感的存在。另外,作为刺绣作品,它又具有适宜的材质,灵活、完美、自如的技术,苏绣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常表现为精致的、巧妙的创造性的制作作品,这也是中国刺绣的精到之处。在生活中,艺术家是通过美的理想,对生活作出概括和反映的,使生活中的美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挥。刺绣的艺术创作同样遵循着这样一些艺术的规律,它将自然中的美以各种不同的刺绣形式和方法表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美,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多种风格特点,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刺绣就是属于这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刺绣作品的美并不完全取决于尺寸的大小和材料的贵贱,而在于独特的构思,辅以相应的技术条件,来达到物质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或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在这里,人的因素是重要的。作者的创作思想、人生观、社会见识以及艺术品位等都将在作品中潜移默化地显露出来。我一直在想能使自己留得内心一个幽静深思,反复回荡于胸中的耕耘之地,就一定要勤奋所致,不容时光虚度,用千针万线绣出智慧理想与审美情感,融入自己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用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感受,使艺术美的效用发挥最大的价值。


苏州邹英姿刺绣艺术工作室
邹 英 姿
2005年8月16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