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庭园植物展示设计

[日期:2006-08-1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室内庭园植物展示设计

    近年来,随着景观事业的发展,城市休闲、园林景观的建设、家庭居住环境的迅速改善,进一步加速了植物环境行业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用绿色植物来装饰自己所处的环境。室内植物展示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现在植物种类增多,同时配植的艺术性及养护的水平也愈来愈高。展示的室内植物主要以观叶种类为主,间有少量赏花、赏果种类。
    展示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植物展示也是如此。室内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服从室内空间的性质、用途,再根据其尺度、形状、色泽、质地,充分利用墙面、天花板、地面来选择植物材料,加以构思与设计,达到组织空间、改善和渲染空间气氛的目的。植物的展示场所,是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所设的服务场所,这种展览空间不仅具有展示功能,同时具有信息传播、交流洽谈,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宾馆、饭店、物业、招待所、商业网点乃至写字楼,适当使用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绿化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氛围,陶冶情操,缓解人的紧张情绪。
    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入共享的空间中。共享空间一般较大,植物景观宜活泼、丰富多彩,甚至有地形、山、水、小桥等构筑物。植物展示就是要通过特定的空间场地,借助一定的设施,以展示植物造景优化环境的强大功能,用美学、技术、人性、文化等元素对观众的心理、思想、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植物展览展示设计环境的空间规划,应尽量以人为本,以客人为中心,给观众以舒适感和亲近感。

一、整体布局

    植物设置的平面布置与其功能布局密不可分,而功能布局最重要的依据是客流的聚集、流向。聚集的客流从出入口开始通往指向的区域,直至楼、扶梯止,呈一种的流动状,乘客到了内部后均匀分布。入口及门厅是人们必经之处,逗留时间短,是客流密度最大的区域,也是人们视觉感受的重点区域。此处可以布置较大型但不阻挡人们出入视线的盆栽植物,如棕搁、棕竹、苏铁等。也可用色彩艳丽、明快的盆花组成一个造型。
    植物的室内陈设,在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要掌握“雅”和“势”两字要结合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合适的盆景。室内的视觉中心也就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焦点,通常以植物为主体,以其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姿态吸引游人的视线。可以用多种植物布置成一组植物群体,或花台、或花池。也有更大的视觉中心,用植物、水、石,再借光影效果加强变化,组成有声有色的景观。
    大、中型公共建筑的底层或层间可开辟的共享空间,用来布置大型的室内植物景观,并辅以山石、水池、瀑布、小桥、曲径,形成一组室内游赏中心。楼的中心空出来布置层间及底层花园,电梯上下时乘客可以一直观景。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分析,距视点较近的墙面、柱面是视觉感受的重点区域,墙面也常被利用布置成视觉中心,最简单的方式是在墙前放置大型优美的盆栽植物或盆景,也有在墙前辟栽植池,栽上观赏植物。办公室的环境中亦设置各种植物。因此虽在室内工作,仍能感受到自然的环境,气氛和谐、惬意。

二、展具的选择

    中国当代植物展示设计在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在形式和手段上有了很大变化,更加注重了造景功能和文化渗透,为行业带来了不少的文化气息和发展商机。但仍存在着不足,如展品选择不当,缺乏针对性,简单地把植物展示等同于一般的室内设计,对空间设计和活动路线把握不够,展台设计过于华丽而使展品黯然失色等问题。展示道具是构成展示空间的物质基础,它不仅为衬托展品提供物质界面,还成为整个展示设计中观者直接感受的实体界面。展示道具按用途可分为展架、展台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等。
    室内绿化所用的植物材料,除直接地栽外,绝大部分植于各式的盆、篮、槽等容器中。由于容器的外形、色彩、质地各异,常成为室内陈设艺术的一部分。植物容器的式样、大小、质地和颜色关系到植物展示的成功与否。不仅要与盆内的植物相协调,还要与室内环境、摆放的地点相适应。花盆的大小要与植物的体量成比例,在视觉上实现均衡,避免“头重脚轻”。而且,花盆的质地要尽量与植物的质感相协调。植物的叶片、茎干、枝条依品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感,有的给人以粗壮厚重之感,如橡皮树、苏铁等,木质、瓷质的花盆比较适合这类植物。有的植物枝叶纤柔,给人以飘逸轻灵的感觉,如文竹、天竹等,用紫砂盆与之相配,更能衬托其秀美的姿态。同时,花盆的色彩应与植物相协调。花盆与植物的关系是“宾”与“主”的关系,它的作用通常更多是陪衬,在它的衬托下使植物更美丽。  花盆以单色的最易搭配使用。不过,对于叶色单调、株形简单的小型植物,一些色彩艳丽、图案丰富的花盆反倒可以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另一方面,每盆栽植一种植物,则便于管理。如在一大栽植盆中栽植多种植物,形成组合栽植,则管理较为复杂,但观赏效果大大提高。对光照、温度、水分、湿度要求差别较小的植物种类配植在一起,高低错落,各展其姿。
    特色展具及园林小品除了分割空间形成景点外,主要是为植物展出服务的,如花架花台等都是直接为植物展出服务的,而山石小品等即是为室内置景和静态赏景,以及突出植物而设置的。花台等基座可以以石材筑成,自然、古拙,与优美的植物盆景等相互映衬。适当地动用点欧式铁艺能提高空间品位。形态以轻巧、通透、便于与地形植物有机结合。在色彩上不宜过于华丽耀眼,应既与造景植物有一定的比例,又有全园统一的格调。陈设应少而精,免得显得杂乱无章。
    通过新颖的创意包括形式的定位、空间的想象、材料的选择、构造的奇特、色彩的处理、方式的新颖等等来创造独特的艺术形象,可以形成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在展示的同时,要注意功能的完整性。要把展示植物造景放在首要位置,要与所处环境的整体气氛相协调,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兼顾植物展示的各项功能。

三、展示环境的配合

    植物与一般展品不同,他具有一定的生命延续性。
    室内生态环境条件不同于室外条件,通常光照不足,温度固定,空气湿度低。  而这些正是室内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它在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它不仅利于植物生长,同时可以创造出优雅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可以显示出植物造景的特性。创造出既利于植物生长,也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要求、生理和心理要求的环境。因此,为了保证植物生长条件,除选择较能适应室内生长的植物种类外,还要通过现代化的采光、采暖、通风、空调等人工设备来改善室内光照、温度、空气湿度、通风等条件,科学地给予细致、特殊的养护管理、合理的设计及艺术布局。
    植物的展示设计具有室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方面的特点,但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的造景以及优化环境的特性。在区域上强调合理的布局和个性化的空间营造,增加人性化的设计,充分显示了植物的强大功能。中国当代的植物展示设计正向着展示文化价值的方向发展,并日益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生态设计,同时强调了植物造景设计的趋向,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王晓竹,男,79年4月,南京。2001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于江苏东恒国际展览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展览工作5年。参与10届广交会布展工作及各大型展会展场设计。
    电话025-84661217,1395162524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