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发绣与现代国画的完美相结合

[日期:2007-08-2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传统发绣与现代国画的完美相结合

东台市东坡发绣厂总设计师 沈东风

    为了弘扬东台发绣,我们东台先后捧回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东台发绣之乡及中国民协颁发的《中国东台发绣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现在我们东台发绣享誉海内外,海内外人士称我们东台发绣是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叫声、绣马能奔跑、绣人能传神。我们厂着力培养自行设计、创作、绘图、配色发和指导,将画与绣相结合,将国画技法移植于发绣,以针代笔,以色发为丹青,经年累月一针一发用最古老的工艺描绘,配合最现代的国画,用色泽鲜艳的彩绘在绸面上绣出各种动物、山水、楼台、鱼虫、人物,不但体现出传统的发绣和精巧亮丽的特色,还显现了绣面的立体感、光感、质感和空间感于一体的奇异效果。
    例1:发绣最畅销的品种是近代经典画家陈之佛先进的“松龄鹤寿图”,松与鹤相配以数茎松针一对鹤表现出野趣横生、富于动感而不失平衡,方寸之中充分体现了绣品的细腻、秀丽的特色,使得线条刚柔相济、疏密有间,表现了大自然之美。例2:冯大中先生的《虎》,用精练的线条勾勒了老虎的动态,整体形象刚劲有力,表现出老虎蓄势待发一瞬间的生动姿态,透视了立意与立异,情趣与观赏为一体,正是体现出刚柔相济、栩栩如生的动人之感,给人以神形兼备、惟妙惟肖的艺术享受。另一构成发绣审美特征的是文化因素,除将画绣相结合一体之外,还要将书法、篡刻溶入绣品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内函丰富的历史题材,外观与内函构成了极其高雅的文化艺术气质,体现在发绣上是集中了中国文化的精粹,针对绝大多数发绣收藏者,首先判断它的精与美,是否有创意性,其次是看绣品的工艺制作是否精致,材料是否纯真,再是要看是否具有文化含量及历史纪念意义,是否同古代名人的作品来表现的,三者俱佳,那就是一幅难得的精品,具有升值的空间。
    例如去年在南京举办的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省文联主办的“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上由盐城市民协选送的数十件东台发绣作品中,其中两件巨作绣品博得专家学者和众多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一致好评,两件佳作均获江苏民间艺术最高奖——“迎春花”奖,两件作品是《耕织图》和《道德经》,其中《道德经》就是我厂的杰作,且已被客商看中,也正因为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再配以人发绣制而相结合的原由,因产品中包含了有书法篡刻的题材。
    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当务之急的是要加速技术骨干的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应该认识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新。创新才是发展的命运,才能走向世界,覆盖世界,赢得世界,应成为发展的定局。
    创新也好,走向国际也罢,关键是发绣行业要后继有人,能否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品、名品、精品,这就要有数以千计、经过专业培养、培训,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发绣人和文化人的结合上,走向设计,创作装饰的新境界、新高度。为此我们要提高发绣产品的艺术品味,必须对发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扩大发绣艺术研究队伍,提高研究水平,用好研究成果,要有计划地发展发绣艺术,有多种形式的创作,加强与名家、名人,特别是美术家、书法家的联系和结合,创造机会,设立平台,使大家都走进发绣人的圈子,使名以绣载、绣以名传。要形成一个有—发绣人—藏品人—营销人—研究人广泛参与的共同体。
    这正是欣赏发绣,“论艺之雅、清心静思”,由于发绣成为人们竟相收藏欣赏和馈赠亲友佳品,发绣新作层出不穷,艺人队伍后继有人,发绣收藏经久不衰。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沈东风,女,东台市东坡发绣厂总设计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联系地址:东台市鼓楼东路26号,东坡发绣厂
     电话:0515-8526220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