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绝”活跃民间
东台市东坡发绣厂总设计师 沈东风
东台发绣,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发绣起源于唐朝佛教盛行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她是我国各门类名绣之后的一颗璀粲的明珠。新中国成立后,发绣同其它传统工艺一样,获得了新生。在七十年代的后期,这一传统艺术在东台挖掘并发展,先后研制出了大型巨作“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八十七神仙卷”、“法界源流图”等一大批巨幅杰作,这些绝活都是来自由那些怀有绝技的高手们精心创作制造出来的。
面对那些订购(参观者)络绎不绝,针对这些精致典雅的艺术精品赞不绝口,给人以一种清新、雅洁、生动秀丽的艺术享受。尤其对那些精品巨幅的评价极高,特别是“姑苏繁华图”,以其尺幅之大、用材之奇获得了“吉尼斯之最”证书,东台发绣1987年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1988年获国家轻工部新产品“金牛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绣产业的生产经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单一生产经营向多元化方式转化,短短几十年来,生产经营发绣的企业和个人发展到几十家,有几千人的技术力量及营销人员,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是名副其实的发绣艺术之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工艺精品展品会上,都有东台发绣的显示,近年来,东台发绣这一独特的艺术品蜚声海内外,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中外有识之士的青睐,争相购藏,被誉为“天下一绝”。
东台发绣能有今天的成果,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持的结果,更离不开广大发绣艺人、企业经营者辛勤劳动和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我们要珍惜今天的成果,让发绣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发扬光大。
东台发绣的发展凝聚着广大发绣艺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我们必加倍地珍惜和呵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发绣面临的严峻形势,虽然近年来我们东台发绣捧回了一些国家级、省级的荣誉,但本人认为东台众多的发绣人应远远不止这些殊荣,原因何在,按照现今状况令人担忧:发绣行业在逐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不少的问题。如无序竞争的状况愈演愈烈,各自为战,有些小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也有个别大企业不抓质量,只抓产量,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的竞争,同行之间文人相轻,人心不齐,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发绣艺术的形象,制约了发绣产业的快速发展,现面对这些严峻态势,我们各企业都要深刻地反思,如何谋求对策措施,要克服“小家子气”、“小农思想”意识,再不能“坐井观天”在家门口互相竞争,而要放开眼界,提高产品质量,要想有立足之地,就要有立志成为大企业家的眼光和远见、气量和胸怀,把振兴发绣艺术、壮大行业规模、叫响东台的品牌为自己的责任和追求,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合作发展,共同繁荣,全面提高东台发绣的整体竞争力,发绣作为东台的特色工艺品,已有30多年的工业化生产历史,如何加快发展发绣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牌产品,是商界战略的当务之急,要充分认识和树立东台发绣形象,打造出东台的名片,是真正振兴东台发绣雄风的意义。
东台的发绣用材之奇,工艺精湛,古朴典雅,艺术价值高,饮誉海内外,为古人叫绝,随着市场对艺术品的需求逐步增加,作为馈赠礼品、收藏珍品,发绣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发绣作为一种特种工艺品,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东台的地方特色,要让它真正成为地方名片,那么就要重视它、发展它、宣传它,让更多世人了解发绣、拥有发绣,让看到发绣的人就知道这就是东台。同时了解东台,我们要让东台的品位提升,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我们要让这一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发绣艺术作为东台的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宝贵财富,把弘扬发绣艺术来推进东台地方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发展壮大发绣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制定出行业发展规划,实施行业发展战略,解决好同行业中的发展问题,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及市场竞争力,解决好那些无序的竞争,来推动同行业内互助合作,达到整合行业优势,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目的,只要我们广大发绣人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立志做大、做强发绣企业规模,全方位向外宣传东台发绣,努力扩大东台发绣的影响力,让世人知道东台有“天下一绝”发绣。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沈东风,女,东台市东坡发绣厂总设计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联系地址:东台市鼓楼东路26号,东坡发绣厂
电话:0515-8526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