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点螺楠木雕漆砂砚之我见

[日期:2007-08-2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扬州点螺楠木雕漆砂砚之我见

                                            曹启彦
                                   
    “砚“为中国几千年古文化的象征之一,是“国魂”。漆砂砚始于宋代宣和年间,初为宫廷内府所制,至康熙五十六年扬州著名漆艺大师卢映之仿制成功后,遂行于世。点螺工艺,衍化于唐代螺钿漆器,时至明代漆艺大师江千里所创,名噪中外。时人以收藏点螺漆器为荣,惜之清末,此两工艺皆失传。
    扬州漆器厂和扬州漆器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摸索,于1978年和1981年先后恢复了点螺和漆砂砚两大工艺产品的生产,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集点螺、木雕、漆砂三种工艺融为一体的点螺楠木雕漆砂砚,制作了数十件重点作品,参加各种展览并获奖,在国内外取得了很高的声誉。
    点螺楠木雕漆砂砚的代表作有:《泰山览胜》、《灵峰揖秀》、《大涤草堂》等,纵观这些优秀作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材优质美
  
    砚身采用西汉古金丝楠木整体雕刻而成,质地细腻、纹理精美、色泽古雅,具有永不开裂变形的优良特性,十分珍贵难得。砚盒采用优质夜光螺、石决明等名贵材料,按照画面设计要求,加工成薄如蝉翼,细若秋毫的“螺”片,点嵌在光亮如镜的漆面上,构成随光变换、质感强烈、美不胜收的绮丽画面。充分体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品的材质感,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
   
    二、构思巧妙
   
    《泰山胜览》题材和造型设计新颖别致而颇具匠心。整体设计取材于泰山风光,气势雄伟壮丽。砚身以株虬枝环抱凌云而起的汉柏为主体,于根深叶茂间捧出一泓“黑龙潭”般的砚池。随着峰回崖转,山开障现,那云步桥,南天门和玉皇顶在乱云巨渡中叠现眼底,丘壑鲜明,景象壮观,舒心荡气,浮想联翩。砚盒用优质夜光螺、珍珠贝等材料加工成薄如蝉翼、细若秋毫、小似针尖的丝丝片片,点嵌在光亮如镜的漆面上,组成泰岱嵌峰峦、苍松迎客、旭日当空的绮丽景色。并镶嵌行书大诗人杜甫所作《忘岳》诗,同砚身雕刻相呼应,成为诗书画刻的统一体,焕发出令人共鸣的艺术风采。由于作品精美,曾受到中央领导集体鉴赏,给于高度评价,并于1987年在日本巨额售出,被该国名家收藏。
    《灵峰揖秀》作品取景雁荡秋色,雁荡山位于浙江东南,以山水奇秀闻名,山有百二奇峰,且多奇岩怪石、古洞石室、巨瀑瑞景、悬崖叠嶂。中以灵峰、灵岩、大龙湫风景奇绝,合称雁荡风景三绝。“移形换步、百态千姿”号称东南第一山。该砚以合掌峰为主景,以溪、流、泉、瀑为脉络,贯串全景。展开画面,运用高远、深远、平远法错落群峰。岚影山光,深碧涵天。砚有双池,倚天峰与灵峰合掌并峙,于群山怀抱之中。灵岩、龙湫、雁湖等景观星罗棋布、拱立环伺,合掌峰钟雄凝秀,一览纵山小。于云封雾锁中,峰下观音洞霍然开启,洞连一线天。十层重楼巍峨冗立于其间,气势磅礴,清幽奇险,尽收名山秀色,一弘墨池则由嵯峨怪石,婆婆古柏与飒爽红枫参差交错,簇拥而出。上下二池由行云相连、曲水款通、长川泻玉、源远流长,寓意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
   
    三、工艺精湛
   
    点螺楠木雕漆砂砚的生产制作,体现了扬州漆艺大师们的精湛技艺和智慧才华。
    从点螺工艺上看,过去由于对珍贵螺、贝加工的方法落后,材料消耗大,制成的螺片很小,且色泽较晦暗,只能制作中小件器物。而现在螺片制作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可取得长达25公分宽13公分的大片,且色泽绚丽鲜明。用于点嵌漆面能产生变换奇妙的效果。嵌工艺愈加精细,漆色明亮度和光洁度亦相应的提高,前所未有。
    从木雕工艺上看,砚身为大面积整木所制,画面复杂,层次多,要求高,难度大。雕刻师们因材施艺,将浮雕、圆雕和透雕等刀法交错使用,刚劲圆润的刀工,使画面雕刻的线条流畅自然,层次疏密清晰,玲珑剔透而又气势磅礴。
    从漆砂工艺上看,砚池采用中国大漆和细粒金钢砂材料精心配制而成。漆砂层厚度为1公分以上,结构紧密,质地坚固,具有耐研磨、发墨快、不伤毫、不吸水等优良性能,可与端砚媲美。
    由于集点螺楠木雕漆砂砚工艺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思巧妙,材优质美,工艺精湛,适用性强,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较高的荣誉和经济效益。
    江苏省工艺美术公司于1986年8月12日,在扬州漆器厂主持召开了点螺楠木雕《泰山览胜》漆砂砚的鉴定会。21个单位37位专家学者、工艺师和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通过对《泰山览胜》漆砂砚的试用和鉴赏,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著名画家亚明在试用砂砚时挥毫作画后评价说:“点螺楠木雕《泰山览胜》漆砂砚是富丽堂皇,清疏淡雅,芙蓉出水的完美统一和结合。”
    作品《大涤草堂》和《醉翁亭》点螺楠木雕漆砂砚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扬州市工艺美术新品一等奖。《大涤草堂》漆砂砚被国家列为珍品收藏。《醉翁亭》于1985年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1991年《灵山揖秀》漆砂砚在中国首届轻工艺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获江苏省第九届(93)轻工新产品金奖,被誉为当世珍品。
    点螺漆砂砚工艺的恢复和楠木雕的结合是个创举,中央电视台作为扬州“三绝”向外宣传,得到国内外人士的认可。即体现了中国文房四宝中的魂宝,又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扬州精湛工艺更加发扬光大。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曹启彦,江苏扬州人,1959年6月出生。中国画画家,扬州漆器厂工艺美术师、设计室副主任兼设计。自幼随父习画,1979年6月在扬州工艺厂担任设计员工作;1985年4月担任国画车间主任兼设计;1988年11月调入扬州漆器厂商场部国华表演兼设计;1993年9月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得到陈大羽、周积寅等教授的悉心指教。本人创作设计的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奖。现为扬州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扬州市美协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
     联系方式:扬州漆器厂设计室
     手机号码:1300439777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