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真丝地毯概述
梁俊德
人们最初使用地毯的时候,完全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地毯被上曾社会和富豪阶层完全接受,从而被推上了高雅而富贵的皇宫和官宦之家。而手工地毯也就因此而披上了收藏品的行列。
世界上有四个国家在地毯编织和使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是中国,埃及,印度和伊朗。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发现和出土了许许多多有关地毯的文物和遗迹,以及幸存的一些古老的手工做成的各种各样的地毯,而且已经有好多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老工艺地毯都已经被收藏进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 在这个方面最为突出的就属具有典型东方文化传统风格和色调的中国地毯。
中国地毯最早起源于我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游牧部落。公元1959年在我国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中出土的“毛席”残片,以及1978年在新疆和田地区出土的地毯残片,经测定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现代地毯的始祖。从这些“毛席”地毯残片的纺织工艺,染色技巧来看,当时的地毯工艺已达到十分娴熟、稳定的技术水平。
研究指出﹕地毯技术从新疆沿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和 榆林 到内蒙古等地区在不断的延伸。先后进入北京、天津、山东、中原地区和江浙一带,最后与拥有古老地毯编织艺术的华夏文明相交织,生根发芽。利用本地出产的优质的桑蚕丝做出了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真丝地毯。
新疆和其它我国北方地区做出的地毯都是使用羊毛作为地毯原料的,后来渐渐的出现了使用驼毛以及其它比较柔软的毛发做成的地毯,这些地毯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御寒和踏踩而做,而很少的使用到蚕丝这样的高级原料。而真正出现真丝地毯以后,原来的羊毛和其它比较粗糙的地毯就很快的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而被真丝地毯的高雅而清洁的品质所代替。
地毯图案设计的一个广泛性和多样性,是具有一成不变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传统的中国图案和传统的波斯图案在天长日久的相互融合中,却产生了一个比较现代却不失手工艺术性的地毯图案。中国手工地毯品种繁多,图案精美,风格各异。有传统艺术风格的 “新疆式”、“ 北京式 ” 、 “ 古典式 ” ; , 以各式现代花卉图案为题材的 “ 彩花式 ”,以及仿古波斯地毯图案的 “ 波斯式 ” 等。
“新疆式”图案, 采用西北民间文化艺术元素和伊斯兰艺术风格图案为主,与阿拉伯、中亚地区纹样近似,属东方类型,纹样细密工整,配色鲜明等特点。
“ 北京式 ” 图案,是我国地毯经过漫长发展形成的传统样式,它吸收了中国绘画、建筑、织锦、刺绣、等艺术形式,文化内涵丰富,由吉祥寓意和典故的花卉、动物、器物、文字、几何纹样等传统图案组成。图案工整对称、造型严谨, 色彩华丽而典雅具有庄重古朴的艺术特色。
“ 古典式 ” 图案, 是 “ 北京式 ” 图案的延伸和发展。采用彩陶、青铜器、 漆器、 石刻砖雕、陶瓷、织绣、绘画等艺术,结合地毯工艺、 市场需要与现 代 审美要求进行设计,成为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丝毯的主要图案之一。
“ 彩花式 ” 图案, 以丰富多彩的花卉组成, 用工笔画润色法造型, 形态写实生动, 结构活泼自由,色彩清新明快 。
“ 波斯式 ” 图案,即仿波斯图案。是一种精密细致的古波斯地毯图案,以细密著称,并以实用为前提,注重地毯在室内空间的需要,图案分区分层,有序的平展于毯面,花纹密而不乱,色彩明而不艳,主次分明,调和舒适。
二十世纪以来,丝毯的现代图案设计涌现出许多极具时代特色,精美的现代花卉图案,构图舒展,花型写实或写实与装饰结合,色彩调和、淡雅、富于变化,图案新颖而别致。有如繁花似锦、瑰丽多姿;有以崇尚自然为题材,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或鸟语花香,令人神往;或以和平为主题。花团锦簇。或幽静,或安宁,极富情趣。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梁俊德,1963.4出生,江苏涟水县人,1978.7毕业于涟水县第二中学高中部;1980.10-1983.12 东台县工艺美术厂 地毯织造; 1984.01-1990.12 东台县工艺美术厂生技科 技术员; 1991.01-1994.12 东台市工艺美术厂生技科 副科长; 1995.01-2000.03 东台市丝绸工艺品总厂生技科 科长; 2000.4 东台市通兴地毯厂 厂长 ;2006.12 东台市通鑫地毯有限公司 董事长。
通信地址:东台市昌东路28#
电话 0515-8522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