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扬绣风格 追求精致完美

[日期:2007-09-0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发扬扬绣风格  追求精致完美

曹   忠

    扬绣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两千多年一路走来,印记着时代的变迁和刺绣业的发展。从大量的文物资料和历史记载中,可以窥视扬绣的发展轨迹,她与古城扬州同兴衰共繁荣。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生命力强大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正以其勃发风姿,向世人展示着一幅幅格调高雅、构图层次清晰,绣法独特,色彩丰富的刺绣作品,在国家级工艺美展上捷报频传,屡获大奖,得到了同行们的称赞,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喜爱。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扬绣作为苏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以独特的选材,独特的绣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受到世人的赞誉。具体为:
    一、选材独具匠心:扬绣从实用绣、宫廷绣、工笔绣发展到现在的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每一步的发展对刺绣业来讲都属于一场革命,一种创新。以陈淑仪、陆树娴为代表的扬绣艺人经过多年探索,在仿古山水和水墨写意绣方面独树一帜,其内容丰富和技艺的精湛,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青睐。而今,以藏经国、吴晓平等大师为代表的绣师们,在发扬扬绣传统,振兴扬绣民族传统手工艺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扬绣的选材,大多取自历代名家字画,由于其字画存世量少,画风独特,意境深远,受到世人的追奉。一幅好的绣品,必须有好的题材,好的题材加上刺绣的渲染,才能表现出原作的意境和艺术的感染力,所以,在刺绣中,选材尤为重要,必须独具匠心,才能起到表现刺绣艺术的精湛效果。
    二、针法准确精细:刺绣的针法有数十种之多,但在绣品制作过程中,常用的针法只有2-3种,主要以齐针、虚针、实针为主,特殊图案则用特殊针法来处理。在绣品制作过程中,对绣针的要求较高,绣针的大小、长短、粗细直接影响绣面的效果,双面绣通常用短而细的12号钢针,单面绣用细而长的9号针。起针落针的长短、丝线的粗细直接影响绣品的质量,线色的搭配使用直接影响着绣品的意境和艺术的感染力,所以在制作绣品时,要求绣师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每一针、每一线都要在操作规程的范围内进行,形成人与画的融合,心与画的交流,才能绣出具有刺绣艺术的感染力,格调高雅,雅逸传神的优秀作品。
    三、丝理纹路平整:刺绣的丝理纹路必须符合原作的规律和水墨的走向,而最能表达画面物体的凹凸转折、阴阳向背、层次分明的就是丝理和纹路。熟练掌握丝理、纹路的变化规律,巧妙运用于刺绣中,就能绣出美不胜收,画面生动的作品来。一幅好的刺绣作品,除丝理纹路外,还必须平整富有光泽,这样才能体现出画的层次、深浅、浓淡,收到立
    体感的效果,从而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意蕴和山水变化的天然神趣。
    四、虚实疏密有度:扬绣在绣品制作过程中,对丝线的要求很高,丝线的粗细、色彩的浓淡,对画面表现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绣品的整体效果。一幅优秀的刺绣作品,绣师们必须注重针法的运用,疏密有致,疏而不散,密而不乱,即不能重复,又不能重叠,要求虚实疏密有度,排列平整光洁,才能表现出绣品的高超技艺和精湛技术,从而突显出仿古山水和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和神韵。才能体现出扬绣“绣水水自流、绣鸟鸟能鸣、绣马能奔跑、绣松能听声”的精妙之美。
    扬绣的风格,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发展和结累,她既是文化的传承,更是艺术的升华,扬州的精品绣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赞誉和中外人士的青睐,主要是扬绣以其劈丝精练,精工细作,针法缜密,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而注称于世;更以绣师们的做工精细,浓淡相宜,活而不乱,灵秀古雅的精湛技艺受到同行业的肯定和工艺界的好评。
    扬州刺绣必须继承传统,发扬光大,扬州刺绣的风格必须坚持和发展。在市政府和工艺总公司领导们的重视下,扬绣技艺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今年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所以我们要举全市之力,加大宣传力度,突显扬绣风格,追求精致完美。随着扬州刺绣技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必将焕发出迷人的风采。扬州刺绣一定会走出扬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1981年毕业于扬州市工艺美术学校刺绣专业,2000年评定为助理工艺师,师从陆树娴大师,从事扬州精品刺绣工作27年。主要以仿古山水秀和水墨写意绣为主,对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都能娴熟自如地运用不同的针法和技术,独立完成刺绣作品,尤以擅长山水刺绣。作品《八怪精粹》八面屏风双面绣在西博展览会上荣获银奖。《滕萝八哥》单面绣在北京工艺展览会上受到同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手机号码:1381582611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