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使命赋予象牙浅刻的重任

[日期:2008-08-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历史使命赋予象牙浅刻的重任

    象牙雕刻、玉石雕刻、竹木雕刻、金属雕刻,历来就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里的传统项目,被人们敬称为工艺美术的“四大名旦”。而象牙雕刻以其材料性质的独特性,历来被人们冠以“贵族玩物”之名,由此可以看出象牙雕刻地位的尊贵。
    以文字记载和文物考古史料考证,镶牙雕刻的历史悠久而渊源流长它一直以来就承载着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与玉石雕刻文化同样,象牙雕刻文化从来就起着彰显主人尊贵身份的作用。因此,象牙雕刻文化一直被深藏于有着特殊身份地位的王公贵族之中。
    直至明代,随着我国的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郑和的七次下西洋。通过易货贸易,带回了大量我国稀缺的珍贵的可用于进行工艺美术制作的自然资源性材料,其中就有成批量的象牙。从此,象牙雕刻工艺品才进入了普通的商贾官宦之家,到清代康(熙)乾(隆)盛世年间,象牙雕刻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发展到了一个全盛期。因此,也形成了北京、广州、苏(州)扬(州)三大创作基地和流派,史称这三大流派为京派、粤派、海派(上海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商业发达等因素,有着良好的窗口作用而得以冠名)。
    在当时,北京是明、清两大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尤其的是清代宫殿特设的作造坊,聚集了当时全国从事工艺美术行业中所有的能工巧匠,这些人养尊处优,做工不不计时日。由于是高手云集,大家亦互有交流。在相互学习竞争的氛围中,京派的象牙雕刻领域无论是在制作技艺上,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都有着高屋建瓴的地位。广州,地理位置远离北京,方便海运,对外通商贸易较早。因此,商业发达,经济雄厚。依靠了方便的海运事业,有着很丰富象牙资源(因为在那时我国就已经是仅有云南地区有少量的大象存活了,所以我国的象牙材料几乎都是靠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进口的)。由于有着丰富的象牙材料来源,粤派的象牙雕刻形成了堆砌繁缛、多有巨制的面貌。江南的苏州、扬州,因为多有大批从朝廷退隐下来的贵族遗老聚集在此,人文底蕴深厚。苏州发达的织造业和扬州盐商富贾的云集,其所控制的经济富可敌国,深厚的人文底蕴结合富足的经济基础,真可谓是养育了大批的文人与巧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清代的乾隆年间,在象牙雕刻行业里出现了北吴(南愚)南于(硕)两位人物。在象牙微雕上,这两位人物足可算是抗鼎的人物。海派象牙雕刻依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精雕细刻的作派,抗衡于京派、粤派而独局特色。
    象牙浅刻与象牙微刻同属一流,也被人们称为作平刻。原本一直依附于由象牙材料制成的形器而作为一种点缀,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被隐没在整个象牙雕刻里。直至到晚清、民国时期,才少有一些纯以象牙浅刻作品的独立形制,出现在了文人、画家的书桌画案之右,因其象牙浅刻作品受众面的关系,可说是一种小众文化。故而,一件好的象牙浅刻作品,单是有精湛的象牙浅刻刻技艺无非仍只可称为是匠人之作,她最是讲究其中的绘画语言和文化内涵。一件象牙浅刻作品有了很精湛的雕刻技艺加之最大地融入了丰富的绘画语言和文化内涵后,才能充分地展示出她的全部艺术魅力。整件的象牙浅刻作品,从雕刻画面到配座,很是讲究整体的协调性,非富含文化内涵不可。
    到近、现代,由于捕杀大象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多年来对大象的滥捕偷猎,使至存活的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世界上刮起了对大象的禁捕之风。我国作为世界珍稀动物保护条约的缔约国,被迫切断了象牙材料的来源,象牙雕刻这朵工艺美术百花园的奇葩,从此仅靠库存的象牙材料在维持其生命而岌岌可危。
    而象牙浅刻与微刻,因其所耗材料很少,最是符合合理使用象牙材料的需要,能最大化利用日益稀缺的象牙资源,使其生发出最大的文化效益与经济价值。象牙浅刻与其他象牙雕刻(圆雕、浮雕等)相比较自有其来自身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她与书法、绘画同属平面艺术,在其表现手法和技术处理上跟书法、绘画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一支象牙原材,经过分段开片,可以锯成几十甚至几百片象牙片料,就是余下不可开片的管口与尖梢,仍可依其基本原形制成很好的文案用器------笔筒,随形图章等等,从而使象牙这一日益稀缺的珍贵资源达到最大化的合理使用程度。
    象牙,色白偏黄,这一色泽在色彩谱中因此而有着一个独特的名称------象牙白。其组织结构细密,硬度适中(大概是4-----4.5度),在所有可以用来雕刻的材料之中,象牙是最适宜以浅刻手法来表现工艺美术形式的材料,因而象牙浅刻也因此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象牙板、片在象牙浅刻艺术家的手里,就犹如优秀国画家案头的极品宣纸。在当下知识和信息爆炸的今天,所有从事于象牙浅刻的人员,所掌握的文化底蕴和绘画知识,已非往日从此工作之人可比。现在的优秀象牙浅刻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中,大量地溶入了东西方绘画的艺术语言,已经很少匠气。虽然,象牙浅刻这一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因其所用材料昂贵、雕刻时也很是耗工费日而使每一件象牙浅刻作品的价格都不菲,不为一般普通人士所能接受。如是大师之作,那价格更是难为了一般的普通人士,非要现在被人称为白领以上人士才敢接近。也真是因为了这种关系,才更强调了象牙浅刻的文化内涵。但现今在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的状况下,有许多人们口袋里的钱已经膨胀。象牙浅刻艺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断能力创新,已经越来越最大程度地溶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绘画语言,大大地提升了其艺术品位,符合了现代人的艺术欣赏要求和范畴,追捧收藏的阵营不断地在扩大,从而使其产生了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象牙浅刻这门艺术,它既是传统的,但也是创新的。为使象牙这一日益匮乏的稀缺资源能最大程度的合理使用,象牙浅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无疑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为使象牙浅刻艺术之花常开常新,永不凋谢,凡从事于象牙浅刻艺术的从业人员要甘于寂寞,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勇于创新,淡定从容地完成好历史赋予的使命。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倪久晋,艺名坡石.现在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武进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本人从事象牙浅刻艺术过30年,所获颇丰.有十多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优秀评比中获得金、银、铜奖,个人艺介在各级媒体上介绍有几十次并入编全国性相关大型艺术典籍、收藏大典等几十次,是第四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电话:0519—8639196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