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田玉的制作体会
和田玉器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物,中国新疆和田玉有史记载以来,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它同中华文明、西域文化、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疆和田玉的历史发展一直影响着中华文化和西域民族。和田玉经过上万年的形成,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玉质温润、纹理美观,给人以平滑、温和、厚重、亲切、质朴无华的感觉。怎样利用籽玉特有的特点进行构思,充分发挥想象力,最大化地体现自身的价值,是每个制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本人创作已有十年多,体会有三:
一、因料施艺
因料施艺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艺,玉雕为工艺创作,材料千奇百怪,无定形的,玉雕需想象,并注于玉石之上,每件作品对创作与构思均需从料性、颜色、形状等出发,最大限度的利用玉料,尤其在人物、花鸟、花卉、动物创作中,更是要因料设计,独辟蹊径。因料施艺构思题材首先要静心观察,观其形,品其神,根据玉石的特点,启发灵感,巧妙构思,确立“题材与内容”“形式与构图”“品种与技法”做到胸有成竹,运用点、线、面、明暗与色彩等造型手段,按照“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调和对比”“对比与均衡”等形成美的法则,依形就势,静心创作,使内容与形式完美而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随着工艺的进步、技艺的提高,因料施艺的工艺日臻合理,因料施艺的技能也越来越高,要使作品更丰富多彩。把好“因料施艺”第一关,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获得最佳效果第一步。
例《笋壶》
作品的原料是一块白色质地的和田籽玉,上面布满了十几处大小小不一的石钉,在选择用这块原料时,我根据玉石的质地判断石钉进入的深度不多,在后期的探查中发现多数情况和自己的判断一致,只是有一处的石钉钻了进去,根据白玉料的情况,我设计了这件笋壶,深的石钉通过掏膛子的手法掏掉,根据材料的形状,我在适合的地方找到了链条和壶盖,料形也象是竹笋的形状,本着因料施艺、量料取材的原则,我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的同时,运用点、线、面等造型手段,加以适当的俏色处理,将蝙蝠和甲虫点缀在作品上,寓意祝福、富贵、吉祥(该作品在2008年中国百花玉缘杯中荣获铜奖)。
二、化瑕为瑜
瑕本为玉中之忌,然玉中难求完美之玉,尤其在开采千年后,珍惜玉石资源,充分利用玉料早已被玉雕专家们的注意形成“化瑕为瑜”的雕刻工艺的共性,化瑕为瑜所创作的作品不但不影响作品,反而更突出作品自身的特点,形象生动,增加逼真之感,达到普通玉料所达不到的效果。2006年创作了一件《群仙祝寿》,这件作品是一件俏色运用的作品,但在原色下方有一块白色僵肉,一般挖脏去绺的手法是不保留这块脏的地方,但由于大胆巧用白色部分,做成水仙花的白色球茎、绿色部分做成叶子,后面以竹筒为衬(原料的主体部分颜色深,竹筒掏空后可提白),寓意群仙祝寿,使之成为化瑕为瑜、变废为宝的杰作。
三、俏色巧用
俏色巧用为玉雕琢工艺的一大特点,为玉雕界普遍应用。和田籽玉玉色以白色为主,兼备黄、黑、红、青、绿等色,皮色沁心类有红、黄、墨、褐等,由于地质形成的独特性,玉石材料被大自然造就出了很好的玉质和丰富的色彩变化,玉料丰富的颜色和玉质制作中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俏色巧用巧妙构思,充分发挥想象力。俏色雕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亦使作品精美、形象、生动、逼真,给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感觉,而使世人更加珍爱。
我在2005年看了一篇报导,关于暴龙命名为一百周年的报导,看了以后,我就被恐龙文化所吸引。06年机缘巧合,我遇到了一块新疆和田的青花籽料,它还比较适合做恐龙,怀着对这种史前巨兽的痴迷和热情,我开始了这件“霸王出世”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霸王龙作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肉食动物,它的霸气和和田玉的内敛有所冲突,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在设计上我采用了才出壳的小霸王龙为主题,因为世间刚出生的生命是最惹人喜爱的。它的可爱与恐龙的霸气正好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点,而青花料的色彩变化也丰富了产品的俏色处理,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品的题材过于创新,没有现在的作品可以借鉴,包括同行之间对于这件作品不理解,也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是作为年青人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是我们的责任,创新也是我们年青人的追求,在这种信念下完成了这件作品的制作(该作品在2007年老凤祥)杯中国首饰设计制作电视大奖赛玉摆件组设计制作奖。
别的工艺品都可以分而述之,唯有玉雕作品是很难分辨是哪一种工艺雕刻的,玉雕工艺是众多工艺集合在一起雕刻的,作品的精湛之处就在于此。每一件玉雕作品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特之处,它融合了玉料特性与设计,制作者的理念,其造型与饰,通常取决于玉料本来的形状颜色,玉器是艺术与自然的结合,是独一无二的,是陶器、青铜器等其它艺术所不能比拟的,但玉雕的制作也来自于陶瓷、青铜器、漆器、绘画、书法等,中国艺术取材,不断追求崭新的技巧、造型及风格。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朱逸坤,男,1975年出生,于1993年毕业于扬州玉器学校,94年进入扬州玉器厂走上了玉雕的工作岗位,主要从事花鸟、杂件、仿真动物等玉雕产品的制作,2007年设计制作的《霸王出世》在体材及制作手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作品以白玉青花为原料,利用黑白二色的俏色处理,在充分表现霸王龙的霸气中,又不失小恐龙破壳而出瞬间的憨态可爱,此作品在中国首饰设计制作电视大奖赛中获得了玉摆件组“设计制作奖”。2008年设计制作的《笋壶》,以竹笋为主体,充分体现出竹笋蒸蒸日上、春意盎然的寓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在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百花玉缘杯”获得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