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工艺品的打磨
雕漆工艺品被广大漆器爱好者所喜爱,同时又被漆器广大收藏者所追棒,因为雕漆工艺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雕漆是在胎胚上,涂上几十层、几百层朱漆,用不同的刀具雕刻而成的。雕刻产生刀迹,产生不同浮雕漆面,有凹凸出现,不平整,不光滑,所以要打磨,才能达到圆润、光滑的效果。
雕漆工艺的打磨又称抛光。它同木雕的擦漆、玉雕的抛光有同工异曲。
雕漆打磨是雕漆、雕刻产品趋于完整、完美、完善的一个重要程序,未经雕漆打磨的产品也只能是雕漆的半成品。好的雕漆产品一般具备很好的雕漆打磨,打磨是雕漆、雕刻的深入或是再加工。好的雕漆打磨在行内一般说打磨到位,打磨到位的雕漆产品从色泽上看温和清爽,从手感上感觉到特别的滑腻。这些效果是雕刻达不到的,所以说,雕漆打磨是雕漆作品的完成和完善。
打磨的程序是:刀刮→磨(干磨、水磨)→刷瓦灰(粗灰、细灰)→清洗了手(上蜡)。
雕漆打磨所需的工具一般有:刀油石、瓦条、瓦灰、毛刷、麦桔杆、节草、水砂纸、水、刀还有其他的辅助工具。刀是打磨雕漆的重要工具,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家伙”,刀具的作用很大,刀的主要作用是去刀痕,求产品的光滑、圆润,显露色彩的艳丽, 还可以弥补在雕漆、雕刻做工未达到层次或其它的效果,通过刀刮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刀具有:尖刀、斜刀、平刀、圆口刀等大小不一的类型。尖刀、斜刀用于不同深度或斜面的刮磨。平刀用途比较广泛,是平面的地方都可以用。圆口刀一般用于雕漆、凹刀的地方,这样能保持原作品的风格。
油石条:是用极细的金刚砂和合成胶水压制而成,根据雕漆产品的需要切成条状、圆状或半圆状及其他形状,大小不等,用于刀刮好后的雕漆产品的打磨,以达到雕漆产品的细腻。
瓦条:就是用较细的瓦砖切成条状或其他形状,是刀油石打磨后的再加工,使雕漆产品更细腻。
瓦灰:就是用砖瓦磨成极细的灰,一般在600目—1200目,用于刷瓦灰。
毛刷:用动物的毛制成的长柄刷和板刷,一般用猪鬃,现用也有用化纤毛代用,没有猪鬃的效果好,猪鬃既有硬度和韧性,又耐用,是雕漆打磨刷的最好选择。
节草:又称通管草(可作药用),用它磨去刀迹或磨纯作品的用途。
砂纸:一般用240目—400目水砂纸,和节草的作用差不多,主要起到磨平、磨纯的作用。
瓦灰、毛刷都是用于瓦条打磨后的再加工,通称为刷瓦灰。
刷瓦灰:先用略粗一点的600目以上的瓦灰,后用略细一点的800目以上是瓦灰加水在产品上揉开,灰、水适中。用刷不能一个方向或一个地方,要前后左右或按圆形的正反方向用刷,这样瓦灰才能刷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雕漆突出的地方刷瓦灰要小心,稍不注意就容易碰坏。要知道瓦灰是否刷好到位,有经验的师傅看排面大小就可以定时间。若没有经验,最好的方法是看产品,一般表面光滑、色彩艳丽即可。刷瓦要刷的时间适中,时间过长则破坏了原始的刀锋,高低层次、结构等。时间不够,则作品不够圆润,色泽不艳、不亮丽、不剔透,所以说刷瓦灰是雕漆工艺打磨的一道重要工序。
清洗:过去一般用井水和河水冲刷,现在可以用自来水加喷枪冲洗,这加快了清洗的速度。刷过瓦灰清洗产品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瓦灰干了很难清洗。看瓦灰有没有存留可用清水浮于雕漆产品表面,这样看的清楚,用长毛刷轻轻敲刷即可除去瓦灰。
麦桔草是麦草杆或稻草杆,扎成把用敲锤把草锤戎锤纯,用它在刷过瓦灰洗净晾干后的产品上打磨,达到上光作用。
现在雕漆打磨已基本不用油石、瓦条,改之为240目—1200目水砂纸,麦桔草改之为生石蜡或蜡液,这样抛光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雕漆产品的抛光效果。
雕漆的打磨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工艺操作,但要把产品打磨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打磨者必须懂得雕漆工艺的浮雕块面,对作品有较好的理解,好的作品的打磨者就是雕刻人自己,很大程度上,雕刻上不足的地方可以在打磨上弥补,甚至达到再创作。
打磨雕漆的产品,一般要放置半年以上,让漆自然硬化,漆密度就会更细更硬,用刀刮,沙沙有声,漆削如花卷为好,如因急需,可把雕漆产品放置到烘焙箱中去,人工烘干,主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对漆胚、雕漆的漆层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温度控制在40度以下,一周就可以了。不过雕漆产品最好自然干燥,放置在室外,风吹日晒、雨露,吸天地之精华,不但便于打磨而且打磨后的雕漆产品色泽更加纯润,久放后其色泽也会更加艳丽。
雕漆产品打磨的标准就是要求在不破坏原作品的基础上无刀痕、无砂痕、无凹陷,边角清爽,刷瓦灰后产品图案不变形,色泽纯润,晶莹亮丽,水冲上去站不住,好似雕漆产品上涂了一层油一样滑腻。
如果高档的雕漆产品可用少女的手抚摸以达到滋润产品的目的。
近年来,雕漆工艺无论是北京还是扬州,越来越注重雕漆的打磨了,例如:2002年扬州漆器厂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如柏领衔制作的大型雕漆《江山神韵》五折地屏和2007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设计,省大师张来喜领衔,陶健、顾秋、尚燕制作的获第八届杭州西湖博览会特等奖雕漆地屏《湖山叠翠》都是雕漆打磨非常精致的作品范例。
作者本人从事雕漆工艺30年,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件好的雕漆产品不光是雕得好,还要打磨得更好,才能显现雕漆作品的完美。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杨建,男,1961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工艺美术师,现任扬州漆器厂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