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城市雕塑的比较与潜在市场
惠山泥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制作技法,而且惠山泥人在民间艺术的种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传承一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的重要依据,怎样来发展惠山泥人,是当前我们从事惠山泥人设计者的首选。
自改革开放以来,惠山泥人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如何在这曲折的道路上,让惠山泥人更进一步的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发扬光大惠山泥人,挖掘他潜在的市场。
惠山泥人从开始就以个体形式出现,到现在的既有个体,又有群体,形成了一种相互竞放的平台,但最根本的就是――惠山泥人的发展要有其广泛的民众意识与物质基础。
随着传媒与商品经济的日趋在成熟,要求设计者们在设计作品时,把握尺度,要审势度“时”,告别以往崇高化了的使命。把目光聚集在市场上,事实也确实如此。商品的大潮已将原来固有的传统概念冲到了社会的边缘。人的思想要发生变化,价值观要越来越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的思维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要求设计师们把目光放在社会意识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价值、物质等玩世享受、追求目标的理念上,创作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泥人作品。
惠山泥人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民俗民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惠山泥人,使其在商品社会的在大潮中得以磨练,其根本就要把泥人走出单一的民间艺种,于其他艺种相结合,相比较在传承与发展中加以提升。
虽然惠山泥人与城市雕塑(以下称泥人、雕塑)从属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各自的独立生成体系和语言表达方式,但由于近代两种艺术的相互渗透以及借鉴,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造型语言同构现象日益突出,把两都加以比较,便不难发现,它们虽来自不同的源点,但其社会功效及传达的信息却越来越接近,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将这种现象加以思考与研究。
泥人与雕塑设计的相近性
传统泥人与雕塑不仅在语义形式和审美意识个有许多相似相同,在对每一个设计定位上有诸多的相近之处,这也是泥人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的缘由所在。因为这两种的设计都立足于观赏与商业运作系统中,无论是设计一件泥人还是一件雕塑,首先应讲求其实观性,即最大限度、最为合理的利用或变成商品,人文自然的景观资源,社会发展与行为规范等合理的原则从事规划与设计,使人与被追求的实体,建立起一种和谐完美的整体关系,比如:当旅客购买你设计的泥人时,首先想的是代表你当地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以最小的利益代价换取高品位的精神需求,让设计的任何一件作品放在任何地点、环境的整体链条中,都能成为有观赏与保留的。 用惠山泥人的传统题材,结合到雕塑领域里。比如:用阿福的形象设计成图腾式构图的雕塑,这样既有民间元素,又有大型雕塑的元素(市民广场、梅园园林都有)。泥人设计定位与雕塑设计定位相近性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文化与精神的相近性。惠山泥人与雕塑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表现了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思想、社会、宗教、审美价值等,也表现出人类社会对精神寄托的物化,对精神信仰的具体化;
2、技术相近性。泥人制作与雕塑制作都依靠生产技术的支持,他们不仅受到生产技术的制约,而且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设计师都必须考虑对技术的应用程度,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介入使泥人雕塑的设计可以表达更为复杂的造型与结构,让设计者们有了更大的空间想象;
3、构筑相近性。泥人与雕塑都是经实体诉诸人们的视觉,是通过一定的构筑来完成的,所以它们都具有视赏,情节,审美,逻辑,及空间存在的相似性;
泥人与雕塑是一种具有公共属性艺术,它们不仅是建立在需求上,而且是具有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的公共意识上,因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地区,一个民俗的一种信念与追求。
惠山泥人的潜在市场。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享受精神生活,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作为无锡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既惠山泥人,此时显现出格外的魅力。其实,惠山泥人作为一种地方文化,一种品牌,我们不但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外,我们更要把做好做大,探索、研究更新其发展理念。
惠山泥人有其深厚的历史内涵,也有它自身的价值评判体系,它始终处于强烈的价值引向之下,如何来表达人们对社会、文化、自然、生命、空间、感情等等一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要创新。创新不仅要在形式上,更要对内容的创新,调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处理好品种形式的多样性。(实际上我在创作惠山泥人时,已融入了其中)是以传统的题材赋予惠山泥人新的感受,使作品有一定的新意,这是我创作的宗旨。开拓产礼品市场,我们不仅要把品种的适销对路,形式的多样加以利用,还要探索使用新材料,使产品更有表现力,把塑、彩结合到最佳状态,来达到视觉的快感。我们不仅要惠山泥人面向市场,还要使民众有一定的潜在意识,就是说作为本地区的文化品牌,不但要好好保护利用,而且要大力推广宣传。
惠山泥人面向社会,走向市场已成定局,如何来发展泥人是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重担,只有把自己投身进去,深入研究惠山泥人的价值观、商品化,才会有惠山泥人美好的明天。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刘江,男,1958年9月出生于江苏无锡,高中毕业后,1979年3月进入泥人研究所,从事泥塑创作设计工作,师从工艺美术大师柳家奎。在近30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有多件作品获奖,并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进行现场表演。自2003年获工艺美术师职称后,又取得了较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