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紫砂花器的装饰构图
紫砂壶艺的造型主要有光器、花器、筋纹器之分。花器作品取材于自然界生物、器物、景物等形象,通过运用紫砂五色土的独特功能,经艺术加工提练,采用捏、雕、镂、绘等技艺手法,为紫砂艺人创作出千姿百态的花器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件形神兼备气韵俱佳的花器作品,就如一幅精美的立体画。创作时,首先需要进行装饰构图设计。现围绕“紫砂花器装饰构图”为主题,阐述一下自己的创作观点和感受。
一、写意构图是花器装饰设计成功的前题条件
写意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就其构图造型来说,属于一种即兴性创作的表达。一件花器作品,写意构图是设计成败的关键。因此,历代艺人设计花器装饰时,都着重提出章法、布局来进行探讨。所谓章法、布局,也就是在纸上或心中构图,即如何把自然界中的生物器物景物等形象最美好的一隅,恰到好处地应用到一件花器作品上。
写意构图,需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壶艺家在下手之前,先要在胸中酝酿题材、体裁和表现手法。花器装饰设计构图的意境、意蕴,都是壶艺家用心去体验的东西,是灵魂。这来自于壶艺家人生的体验、阅历和修养。所以在花器装饰构图设计中,常伴随客观外部的记忆和平时生活积累的相契合,从而在胸中构成一幅心声自然流露的草图,这样下笔设计便有依据,便易贴近完整,便于塑造完美的造型。
写意构图,就是在花器装饰设计过程中从形似中进一步追求神似,这关键在于壶作者在动手前,对装饰构图的画面要来一番完整的创作构思。
二、散点透视法在紫砂花器装饰平面构图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绘画在构图方面经过历代画家的实践,表现在中国绘画技法上最显著的持点,便是散点透视法,它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冲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视野变得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
中国绘画散点透视法在中国紫砂花器装饰构图上应用,把壶体作画稿,展现出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的生动画面,在壶身、嘴、把、钮、盖等外设计出抽象或具象的各种自然形态,再由平面构图形态通过捏塑雕镂粉绘绞饰等紫砂工艺技法,制作成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立体花器造型。
如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设计制作的《江南一景(五件组壶)》,该套组壶在2006年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中获金奖。其中的“晨曲壶”,展现的是全景式空间,是一种由高转低、由远转近的回旋往复式流动空间。以散点透视法将三万六千顷包孕吴越的太湖在日出时的景象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通过全景式的构图装饰展示锦锈江南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的美好风光。他将紫砂青灰泥作为扁圆形壶身和嘴、把、盖的用料,嵌盖与身筒合为一体,示为富绕广裹的江南大地。壶身腰部采用绞泥手法,绘出湖面水的涟漪和波光潋滟的效果,又似五线谱,可弹奏出美丽动听的水乡歌谣。滚圆的壶钮用红泥制成,犹如一轮朝阳喷薄而出。湖水蔚蓝,霞光万道,壶嘴、把及壶肩铺洒着色彩斑谰的彩霞。壶身一侧,洁白的湖鸥在湖面飞翔。碧空如洗的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江南太湖,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山横翠黛,风帆点点,沙鸥回翔,游鱼戏跃。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心旷神怡。
同样,《江南一景(五件组壶)》中的“国色天香壶”,采用分段式空间,突破了时空局限,犹如一组运动镜头,把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组成一幅整体有机的画面。壶身设计成抽象的牡丹花朵形,壶盖为含苞欲放的花蕊,壶钮为一只振翅的彩喋栖于花蕊采蜜。叶脉清晰的牡丹嫩叶裹成壶嘴,茎杆弯成壶把。采用写意写实手法,捏塑的从壶把延伸过来的花朵、枝叶,贴塑于壶面,两只彩蝶,上下翻飞,翩翩起舞。
通过一个活动的时间把几个空间联系起来,季益顺大师的“三友壶”,则以分层式空间,把松、竹、梅三形象寓入花器装饰构图中,展示出“岁寒三友”傲霜斗雪、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以上这些花器装饰构图的特点,根植于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和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段。因此,散点透视法构图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灵活运用到花器装饰构图设计中,可以“以小观大”,用简略的构图去绘塑丰富的内容。壶艺家有时为了使章法适用于表现内容,为突出主题服务,还大胆地运用散点透视法与鸟瞰透视法结合起来去设计,这样设计的构图更加引人入胜,使要表现的画面形象更加丰富完整。
三、花器装饰构图设计中要注意的要点
中国紫砂花器装饰构图和中国绘画写意构图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设计时,首先要注意构图的一般规律,要求主次鲜明、疏密错落、前后贯穿、变化掩映等。装饰构图要符合主题思想的要求,主题要突出,把主题形象放置在重要的适当位置上,摆好主次揖让关系是构图的关键。
在一件花器作品上,能做到让每一部分都各自占据着最适当的位置,无论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即根据主体的远近、大小、繁简、疏密予以适当的配列,才能使作品在视觉上产生主次、空灵的若干效应。一件花器即使是极简淡的装饰,如果用“重墨”唤醒,就会使整体装饰画面淡而不薄,简而有神。在现实的花器装饰构图设计中,要创新立意,要从生活中观察自然,掌握现实的一切规律,为表现主题服务。笔者在花器“逸香壶”写意构图尝试时,壶身由传统仿古形演变成瓜形,以苍劲的老藤为钮,老藤上生出的枝叶塑覆于壶盖上。将壶嘴、把设计为藤枝形,自然灵动的枝、蔓、叶塑贴于壶身。通过主次鲜明、疏密错落,变化掩映等构图手法,把瓜果逸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构画了出来。
2、花器装饰构图设计时要注意巧妙的处理空白。花器装饰必须具备可见可知的具体形象,留下的空白也有一定的载体意义,其内涵有无限的扩展和深化的能量,可以给欣赏者留下无穷联想的天地。
构图时运用空白可表现空间距离,具有作品主体的处延性。虚到极处是空,淡到极处是白。笔者在“松风竹炉提梁壶”的构图设计中,把壶身设计为炉鼎形,三鼎足托起壶身让壶底留空,竹节形的壶嘴三弯,把韧曲有力的劲竹弯成高跨度的提梁壶把,留白的壶把空间映衬出高风亮节、大气磅礴之势。因此,壶底、把间的“空”与“白”,成为搏取象外之境、象外之意的“广阔天地”。
3、花器的装饰构图还需注意“立意”和“传神”,要求作者从观察现实中酝酿意境,捕捉对象,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来表达其内在精神,将主观感受和意念充分渲染,赋予作品以质量感和生命感,使花器装饰的构图形式美和内在意境美相融合,既形似又神似,气韵生动,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4、一般花器装饰构图的章法布局,还需注意根据体积布局大小设计画面形象。构图时充分考虑到作品的形式美,选用最适当的画面布局来尽可能反映作者的感受和情趣,表达作品的完美性。可采用“截断法”,将自然现象的最精妙处予以适当处理,注意上下空阔、四周疏通,让欣赏者既能享受实境,又能引起丰富想象。
5、花器装饰构图设计还可将诗、书、画、印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这有助于构图的完整。但这可灵活运用,不可勉强,目的是起到相互补充、交相辉映的效果,共同构成花器装饰构图画面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境界。
结论
总之,中国紫砂花器装饰设计的构图,是根据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了解和研究理解,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进而经过创作实践,真实地反映自然现象的艺术美。只有多用心在现实生活中体察,多用心在前人优秀作品中领会,在追求神似中体验构图景象的真实感觉,所创作的花器作品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周志和,男,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工艺美术师资格,1983年开始从事紫砂壶艺,获奖作品有《情趣》、《寿星茶具》等。现个人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