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奖作品《千手观音像》谈佛教题材发绣的设计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精心研究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尢其是传统人物画,包括佛教题材绘画,摹制成多幅发绣艺术精品。无论是春蚕吐丝般高古宁静庄重肃穆的表现,还是色彩辉煌灿烂,线条空实明快的意气风发,都再现了晋唐人的高华。主要作品有《八十七神仙卷》、《千手观音》、《水月观音》等,继承了“吴装画法”以“骨法用笔”与“随类赋彩”并重,淡化了色彩的表现,突出了线描的功力。在流行重彩画中格外显得醒目,表现了精美绝伦的线描魅力。
一、佛教题材发绣艺术精品的珍贵价值
佛教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宗教属性,还有更为重要的历史属性和社会属性。据考证,流失海外各地的中国佛教绘画精品,大体作于中国绘画史的前段,即公元三世纪至十世纪,这正是现存绘画作品较少的时期。而中国西北地区的绘画宝藏又在二十世纪之初至三十年代,被欧洲、美国及日本的一些探险家掠取至国外,特别是一九○○年敦煌藏经洞的偶然发现成为中国西北绘画宝藏大量流失的开端。藏经洞所藏的数以千计的唐代至北宋时期的绘画作品。几乎流失殆尽。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为宗教艺术品,尤其是各种形式的佛教绘画作品。近年来,由于加强了国内外经济贸易,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各地美术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我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设计资料,萌生了将传统佛教题材绘画移植成发绣艺术精品的想法。实践证明,这类题材的作品更为海内外收藏家所钟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二、发绣工艺是表现传统佛教题材绘画作品的最好形式
发绣,又称墨绣。它是以精选的少女的天然色发经特殊处理后作绣线,在丝绢上运用多种针法,使浓淡,干湿,远近饶有画意,刺绣而成的作品。发绣起源于我国盛唐时期,其时,佛教盛行,民间信女剪下自己的头发,黄卷青灯,长斋绣佛,描绘如来,观音等佛象,焚香膜拜,以示虔诚。据考证,现存最早的发绣是南宋一幅东方朔像,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日本正仓院藏有明代一幅弥勒佛像;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代嘉靖年间的停琴伫月图,均为传世珍品。到了清代,这种特种工艺已濒于绝迹,皇家收藏的数百幅名贵绣品中竟然没有发绣。近年来,苏州刺绣艺术大师与东台发绣技师潜心研究,利用头发的黑、白、灰、黄、棕自然色体的色泽和细柔光滑的特性,运用滚针、缠针,接针、切针等不同针法,刺绣出各类传统题材的艺术精品。发绣《八十七神仙图》、《千手观音像》等作品也就应运而生。
三、发绣《千手观音像》的动人之处
曾经描摹过《柳枝观音》、《水月观音》以及各类坐态、站态的观音圣像。而这幅《千手观音像》更为珍贵。它来源于南宋时期的绢本轴画,是佛画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日本永保寺。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千手观音图是不同类型的画像。画面上一尊十一面、四十只手的观音脚踏莲花,泰然自若,面部左右两侧有怒目圆睁的阿吽形面首。各只手上持宝珠、净瓶、莲花、珠链等,动态各异。后有巨大的船型背光,莲花座周围祥云翻卷,呈升腾之势。画面左右对称,描写极为精细。手势尤为生幼,并采用晕染法增强其圆润的肌肤感。画面充满幽玄与神秘的气氛.先后绣制的三幅尺寸大小形态各异的《千手观音像》都获得专家好评。专家认为,用艺术手法描绘宗教所幻想的神,除了再现千手观音的可视形象,重要的是赋予形象以人的性格和感情,使形象本身具有温暖人心,和悦可亲的仪容与气质,由此能引起观众相应的联想和收藏鉴赏的兴趣。
四、今后进一步拓展佛教题材发绣艺术精品的构想
佛教题材的传统绘画作品门类众多,题材广泛,包括佛像、菩萨、罗汉高僧等。表现形式向着自然向着人们的生活拓展,表现手法越发丰富多彩。我参阅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局以及各大庙寺等单位编绘出版的大量资料,亲眼目睹了世界上最美的传奇杰作,深深为神佛宝相庄严、画面斑斓绚丽的经典之作所折服,也深深为这些浸透宗教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佛画带来的独特魅力所感动,更激起了我进一步研制更多更好的发绣艺术精品的信心。可从以下几方面题材着手研究。
一是精美绝伦的佛像。佛即佛陀的简称,是对取得佛教最高境界的人的尊称。佛教中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诸多不同名号的佛,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教义理念,还有过去七佛、三方佛、三世佛、五方佛等许多名目的组合。在这其中,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佛教认为,佛像能帮助修行者观想佛的庄严和佛法的崇高境界,而且制作和礼供佛像能够积累功德。
二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菩萨。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地位仅次于佛的修行阶位。菩萨的传播佛法,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为己任,深受信众的欢迎。佛教中最常见的菩萨有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而观世音即有二十二圣相,为历代画家、刺绣技师熏沐描摹敬绘。
三是各具神通的罗汉高僧。罗汉是佛的得道弟子,因此都是出家人的形象。佛教故事与美术作品中常见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及五百罗汉的组合,他们被描写成各具神通的人。高僧是历代有突出业绩的僧人,如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之祖,美术作品中常见有他在崖洞中修行的形象。近几年,我和发绣技师曾研制了《十八罗汉朝观音》、《五百罗汉》等发绣艺术精品,受到国内同行专家及海内外收藏家的好评。
四是道教与民间诸神。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诸神是汉族本民族创造的神祗系统,包括道教尊圣、星宿神官、山岳帝君、龙神地祗、各路仙人、护法神将等等。民间诸神是历史上民间流行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各种神祗。如保佑丰收的五谷神、水利之神,保护婴儿的子孙娘娘、文武财神、福、禄、寿神等。这类题材的发绣艺术精品如《八仙过海》即《蓬莱祝寿》、《百寿图》,《和合二仙》等,百姓也很喜爱。
综上所述,发绣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东台市发绣艺术馆在这项事业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后,我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促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商业化、文学化、情趣化、通俗化。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张长江,男,1950年生,江苏东台人。东台市发绣艺术馆总工艺师,擅长工笔白描人物及传统题材绘画。在发绣书画艺坛辛勤耕耘三十余年,所创作画稿及艺术作品高贵典雅、生动传神,精美细致。《八十七神仙卷》、《千手观音》、《维摩演教图》、《清明上河图》等多幅发绣艺术精品获国家级博览会金奖证书,为海内外收藏家、展览馆收藏、展览。同时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技师,对继承传统书画艺术在发绣精品中的应用卓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