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京珍珠饭店为例
在现代社会,酒店是向客人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健身、商务等诸多功能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具有构思新奇、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它不仅需要反映时代韵律、文化情趣,更需要创造富有人情味的氛围,或表现乡土文化、怀旧情调;或向往自然、回归自然。舒适、安全、温馨的客房,富有地方特色的餐厅,现代化设备的会议厅,通讯系统齐备的商务贸易洽谈室、灵活隔断、能承担会议、报告、演出、展览、宴会等多种活动的多功能厅;先进的声、光、电,设备齐全的康乐中心;方便客人汇兑、存取现金的银行;品种繁多、随意购物的商店乃至投寄书信、物品的邮局等,这一切使现代酒店宛如包罗万象的“城中之城”。
因此,酒店作为“城中之城”、“家外之家”,已成为社会交际、文化交流、信息传递的重要活动场所。重要会议、经济洽谈、新闻发布、文化交流、外交活动等等,无一不借助于酒店“舞台”来实施。现代酒店已超越了以“住宿、饮食、宴会或会议为三大支柱”的概念范畴;而成为社会交际、文化交流、信息情报传递的重要社会活动场所。许多酒店建筑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许多酒店成为所在城市的象征。
我国酒店从发展初期的北京建国饭店、广州白天鹅饭店到今天蓬勃发展的波特曼丽嘉酒店、北京长城饭店等等,已经走过大约20年的历程。然而,在繁荣现象的背后,中国酒店业中出现的种种失误,尤其是设计失误,往往直接导致了酒店生命过早的“衰竭”。
落后的设计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忽略科学的策划
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着设计、投资和使用三者的严重脱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与管理者职能往往分开,投资者只关心建筑建造的过程和投资的多少,加上缺乏足够的市场调查,对建筑建成后的使用情况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投资的方向目标不明;而设计者只与投资者具有双方关系,对投资者的意见言听计从,以最大限度满足投资者的要求为设计目标。双方都与使用者不发生关系,因而导致策划、设计与使用的严重脱节。投资者往往忽视了使用者需求变化的需要,而设计者如不能很好的提出建议,仅仅为满足投资者的要求而设计,必然造成不容乐观的使用情况。
2.设计思想的僵化
在当今时代,建筑的使用状态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需求变化的频率加快要求设计思想动态化。然而目前的设计还存在着设计思想定型化、静态化的弊端,设计作品往往是定型化程度极高的纪念碑式的终极产品,只能满足设想中的使用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对建筑使用的历时性变化。同时多种多样、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和公众生活对建筑兼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旧的设计思想下产生的建筑根本无法满足此要求。因此,建筑也就出现了一方面大量的闲置浪费,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又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建设力度急需加大的矛盾现实。
因此,笔者提出动态化设计的理念。一方面通过探索灵活多变的空间模式以及陈设微环境的设计,为室内环境日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另一方面它也标志着一种设计观念的革新,它修正了原有固定、僵化的静态设计模式,将时间因素融入室内设计,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在酒店设计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将“以人为本”作为动态化设计的着眼点
酒店是旅客的“家外之家”,应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设计中除了应具备最基本的人性尺度外,更应该突出地表现个人内心精神与情感体验的经历,创造充满故事与情感的空间。酒店设计既是一项建筑活动,同时也是以酒店形象反映一种文化观点。这就要求在酒店设计中增强文化内涵的挖掘,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经历。
第二,塑造灵活可变的空间环境
“灵活可变”是酒店空间动态化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以“因变而变”的应变观看待室内空间的实质。通过分析室内空间中不同层级要素(固定与半固定特征要素)来塑造灵活弹性的酒店环境,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营造生态绿色的室内空间
建筑生态学的最基本观点是把建筑视为生长变化中的有机生态系统,将设计行为纳入“人 —环境”体系,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动态化设计将使用者的需求与健康至于设计的首位,在倡导适度消费的原则下,使酒店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创造人与环境共生的生态环境。
东方珍珠饭店地处南京繁华的IT一条街—珠江路中段,东方珍珠饭店东邻珍珠河,具有很好的景观视野,与金融、商场、大型企业、高等学府,政府机关为邻,交通便捷、闹中取静,环境优雅。
图1
但是,由于建筑业主不同以及不同入口的制约,造成建筑外部流线混杂;珍珠河沿岸植物种植混乱,形成封闭的界面,对外建筑环境产生了一种压迫感;识别系统没有系统设计,不能形成有效的指示作用。以上所述的问题对酒店的外环境形象造成了影响,削弱了酒店的整体气氛。
图1
(2)大堂空间
原先大堂给人的印象是空间堵、流线乱、色彩多而杂,光线暗淡。原先空间设计中,做了直角的总台组团,与电梯厅形成一个硬角的瓶颈,空间变的破碎而零乱。此外,电梯核心筒的黑色石材饰面,产生了视觉拥堵,造成空间二次压迫感。
图1
(3)客房
客房套型相对单一,主要是标准间和套房两种类型,缺乏更多选择性和针对性。此外,室内设计陈旧,需要加入更多人性化、个性化的设计元素;因为是商务酒店,在客房设计中需要体现这一空间特点。
设计构想
1.环境、建筑、室内整体设计
设计以环境为切入点,考虑到人文、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设计提出洞见,引用非线性理论,集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三位一体设计。在自然层面上,注重建筑与自然组织结构(肌理)的转换;在文化层面上,注重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同构;在技术层面上,注重建筑与营建技术、地方材料的有机构成。强调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交融流转,意在创造亲和、宁静、优雅的人居环境。
2.动态化设计观的创作思想
酒店管理运营是一个系统,同样,建筑的室内外环境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本案以动态化设计观为指导思想,从两个角度即:一为酒店升级创造条件;二为酒店营运提供灵活的条件,梳理空间秩序,达到酒店软硬件互补的效果。设计中,主要依据几个具体理念:
(1)人性化设计理念
对目前酒店设计发展状况做了分析和研究之后,认为酒店设计需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并以东方珍珠饭店进行实践研究,更多考虑富有情感的人以及人与自然的融洽交流。在前期策划、总体布局、改造设计以及细部处理中以自然人性观为主导思想,强化对人的终极关怀:在设计语言、设计手法上强调诗意化的表达。
东方珍珠饭店设计,本着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构建了一个整体性、多层次的复合体系,重在提高生活空间品质。从室内到室外,通过试图创造自然、纯净、舒适、情感丰富的生活空间和建筑环境,重视体验设计。
(2)灵活弹性化理念
套房设计考虑到商务特点,有商务套间。宴会厅的隔断设计。商务层的隔断设计中。
(3)主题文化理念——“水”文化
凝固的“音乐”,跳跃的音符,流动的光影,在界面造型设计、色彩选配、陈设设计等方面体现“水”文化,空间伴随音乐的旋律让心随建筑一起感动。
3.功能分区
东方珍珠饭店重要功能分为四部分:餐饮空间包括位于二层的餐厅;行政空间包括位于八层的行政商务中心,以及位于九层的多功能厅和会议室。商务中心的设计是特别为八至九层的商务层旅客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娱乐部分主要是一层的堂吧(幽仙美地茶社)以及位于三层的康健中心;客房是酒店改造的重点对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采光和通风的因素,同时丰富了套型的选择范围,增加了主题文化的设计元素。
东方珍珠饭店紧邻珍珠河,希望借景水景,创造出一个“山衬水托”的建筑环境。在这里,建筑与景观环境共生,融合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于景观的空间构成之中。为使用者创造了较好的建筑外部环境,同时加强了城市沿街建筑的景深。基于以上分析的室外环境中建筑外部流线混杂问题;建筑外环境界面封闭问题;识别系统不佳等问题,设计将通过以下策略进行改善:
(1)系统法
通过改变原先的护栏形式打开与珍珠河的界面,改善了视野,使得酒店外环境整齐、通透,增加了酒店的环境氛围。具体来说,即整合造型元素以及景观小品,打造一个现代的商务酒店形象。
在对岸边护栏进行的重新设计中,造型上以曲线来表达水的韵律;在材质上选择上,以灰麻火烧板来诠释一种自然的设计风格。岸边重新规划植物,栽种小型的灌木,形成统一的绿化带。为了提升酒店夜间的外在环境,设计中特别考虑了照明设计。其一是在护栏设计中增加灯箱元素,在晚间形成亮化带,其二是配置了玻璃景观树,通过灯光的投射,折射出晶莹剔透的效果(由于造价问题,玻璃景观树的做法被取消)。这样的设计不仅创造了节奏感和秩序感,提升了环境氛围;同时也使酒店成为夜间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从而增加酒店的入住率。
(2)模糊法
由于现实问题造成入口的流线混乱,车流人流空间共享不可避免。设计中,通过地面铺装材质与色彩的关系暗示人车的功能关系、统一秩序,客观上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3)引导法
从院落入口着手,配合酒店的CS系统,对整个酒店环境进行识别标志和小品的设计。
2.空间布局
(1)大堂
酒店大堂是中心枢纽,是客人出入和办理各种事情及进行交往的地方,除设置服务前台外,还应设有银行、邮政、旅游、出租车和代售车票飞机票等公共服务场所,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大堂值班经理、公用电话间、行李房、花店、书报与旅游手册。大堂设置的大堂吧,要有良好的景观,空间适度,人流路线畅通。
针对大堂原有的问题——空间破碎而不流畅,设计改变原先结构,使得大堂空间流畅通透。设计中,在保证服务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对坐式服务形式,使原先服务台内的“灰色空间”纳入到大堂的视觉范围之内。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
①表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它弱化了服务人员与旅客之间的距离感,使得旅客感到倍受尊重和关怀;
②拓展了空间。大堂空间只有
除此之外,由于升级硬性规定,需要大堂有商店、堂吧等功能区的设置,所以,空间新增了
图1-3 东方珍珠饭店改造后大堂平面布置图
图1-4东方珍珠饭店改造后大堂效果图
图1-5东方珍珠饭店改造前大堂照片
进入建筑的过程乃体验建筑的过程,设计中将东立面的橱窗打开做水景处理,与室内小庭院里的水面贯通,使静态的水面表现出生命的律动。你会从水池中看见建筑一角的倒影,水面上的绿色植被、墙体、水面、阳光、空气彼此和谐,一切都被柔化了,创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心灵庇护所。建筑立面开敞的大玻璃,将室内空间延伸到室外的景致之中。室内外的边界消隐了,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互渗透和延展。人们追求与自然的更多接触,在室内有室外的感觉,在室外同样能感受到室内的氛围,从而达到人的内心喜悦。
(2)客房
现代商务的发展使得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效率也成为商务人士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我们经常会看到身着西装领带的商务人士在机场、酒店用笔记本电脑接收电子邮件或在网上进行远程办公。商务客人往往忙于商务活动时间安排很紧,无暇享用高星级酒店高档的设施,如何提高办公效率是商务旅客关注的要点。相对于一般酒店而言,商务酒店的特点在于要满足旅客们他们移动式办公的要求,这往往更加体现在客房的设计中。
如北京的国贸饭店豪华楼层客房设计很注重商务配套设施的设计,办公的各种条件一应俱全,而且设计极为人性化。房间配备依据人体形设计的可旋转真皮座椅,使客人身体舒适的工作。客房提供4P电源插座,可接笔记本电脑、充电器、打印机等,每一种均为多用接口,可适用于美国、欧洲 、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国的各种设备,无需再索取多项插座转换器。两条标准电话线,确保在通话的同时,不错过一个来电。而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在对豪华阁行政楼层客房的升级改造中,为客人提供了一个完全放松的理想空间。所有房间都设有“即插即用”宽带接口、免费无线上网,传真机兼有打印和扫描功能,舒适的弧形写字台,可容纳笔记本电脑的电子保险箱,语音留言系统,闹钟,双线电话等设施,为客人提供高效办公的保证。
在东方珍珠酒店原先的客房设计中,套型主要是标准间和套房两种类型,相对单一,缺乏更多选择性和针对性。另外,客房空间拥堵、采光差,缺乏诸如宽带上网接口、直播国际电话等移动办公的附属设施。
策略:
①增加客房套型的设计
客房考虑了发展的需求,除了双人标准间以及家庭套房以外,增加了商务套间、大床间、主题客房等几种类型。考虑到在商务活动中,常常有主管带着随从一同出席的现象,商务套间正是为这些组团商务旅客所准备的。两者之间以内门连通,但又相互独立,减少干扰。而之前的调查中
表明,大床间也更加受到商务客人的青睐。
②空间质量改善
客房设计亮点在于打破传统客房空间的设计,用玻璃将客房与卫生间互通相连,空间上互相借景,有以小见大的效果,改善了房间内拥挤,提升了采光率,同时也使空间更有趣味。在需要私密空间时,可以将帘幕拉下,十分方便。设计利用台下的空间,设置了迷你酒吧,增加了空间的使用率,客房变得更有“家”
的氛围。
图1-6东方珍珠饭店改造后标间效果图
图1-7东方珍珠饭店改造后标间照片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徐晨艳,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历。目前,就职于南京富格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从业期间参与和完成了南京金山大厦室内设计项目、南京光大银行室内设计方案、淮安民政局办公环境改造设计方案、连云港云顶别墅景观设计项目、连云港云顶别墅室内设计项目、南京“爱涛漪水园”别墅室内设计等项目。“运盛—美之国”别墅室内设计项目参加2005年南京高校室内设计大赛,获得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