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的“轻装修,装饰”的呼声中,室内陈设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从居室到公共场所,人们都有求新求变的心理趋向。室内陈设的可移动性质,决定了它的随意性和可调节性,因而它是室内空间中最活跃的因素。室内陈设的设计和选择,虽有很大自由度,但也必须照顾到其所处环境的尺度、形态和整体风格。
室内设计在传统意义上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空间的规划,即对原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善,以得到符合功能要求的空间状态;第二层次是对空间界面的装修,即天花、地面、墙面的粉刷和铺设,包括管线、厨、卫设备的定位安装以及固定家具的制作安装;第三层次即室内陈设设计,包括家具、灯具、电器、艺术品、绿植、织物等陈设品的设计、选择与布置等。可以说,室内陈设包括了室内环境中一切容易移动的物品,这也是室内设计后期工作的主要是在室内设计的整体创意下,进一步深入具体的设计工作,是对室内设计创意的完善和深化。
室内陈设作为室内设计的最终完善阶段,它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丰富和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加强室内风格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具作为室内空间的主要陈设物,渗透于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室内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坐、卧、储藏等实用性功能,还是体现室内氛围和艺术效果的重要物品。家具在室内空间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组织空间、塑造空间、优化空间、烘托气氛。
(一)组织空间
家具是界定空间特性的陈设物,反映着空间的使用目的、等级、规格等,往往可以通过家具的围合来塑造不同的空间。如图
(二)塑造空间
在住宅空间中,人们的注意力会首先集中在室内家具上,其次才是界面构件设计,以及室内光环境的营造。家具,首先因其本身明确的功能性完成了空间的塑造;其次,家具的风格造型也进一步突出了室内空间的风格基调,相同的室内空间中,通过摆放不同风格家具可以体现完全不同的氛围。如图
(三)优化空间
在有限的住宅室内空间中,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居住行为是优秀室内环境的标准之一,这就要求家具配置中充分发挥对空间的优化作用。可以通过两种手法来实现对空间优化的目的。
1、组合多功能区域
空间的开合通断都可以通过家具的布置来实现,利用家具进行空间分隔也是传统室内环境的常用手法。比如,屏风的运用巧妙地创造出空间上的半围合、心理上完全围合的可利用空间,既分隔界定了空间,又恰到好处地处理了空间的虚实、疏密关系,同时非常灵活便于移动。如图
2、家具尺度的控制
通过控制家具数量和体量可以有效调节空间的尺度感,从而达到优化空间的作用。如体量大的家具,占有较多的空间,使空间显得饱满;体量小的家具,占有较少的空间,使空间显得疏朗宽敞。
此外,家具外观的选择也可以起到优化空间调节空间尺度的效果。如嵌入式家具可以形成整体的空间界面;色彩上的统一也可以将家具处理成背景色,弱化空间的体量感;有镜面的家具可以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透明材质的采用在狭小的空间中可以加强空间的通透和流动。
(四)烘托气氛
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讲诉求点不同,地理条件和家具材料不同,必然导致家具具有很强的民族烙印和地域特点。我们塑造空间的风格特征时,往往是利用了这样的因素,使得观者产生共鸣。如图
三、家具陈设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家具的陈设应该结合空间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家具的类型和数量;根据家具的单一性或者多样性,明确家具的布置范围,达到功能分区的合理性;组织好空间活动和交通路线,使动静区域分明;分清主要家具和从属家具,使之相互配合,协调统一的共处在相同的空间中;安排组织好空间的形式、形状和家具的组合方式,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布置格局、风格等方面进行考虑;从空间的形象和空间景观出发,要使家具陈设具有规律性、秩序性、韵律性和表现性,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应。
(一)因地制宜原则
家具在住宅室内中即具有物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就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居住行为和心理需求。优秀的家具配置就应该达到优化人们生活的标准。
因地制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位置合理
家具的布置首先应满足使用上的需要。空间活动的要求决定了家具的布置方式和结构形态。其次,家具布置方式应充分考虑空间条件的限制。 此外,家具的布置除了应考虑能合理地布置恰当尺度的家具以外,还要考虑人在使用这些家具时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家具的陈设形式根据室内不同的功能要求可分为两类:规则式(对称)和自由式。规则式布局是以对称形式出现的,它能明显地体现出空间轴线的对称性,给人以庄重、安定、稳重的感觉。如下图。
自由式布局是一种既有变化又有规律的不对称的安排形式,它能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如图。
图
无论采用那一种格局,都应既有集中又有分散。小空间的家具应以集中为主,大空间的家具应以分散为主。
2、合理利用空间
家具的适当布局及其外形使用功能的明确,都能加强空间分区界线的清晰度,划分出心理上的动静区域,主动做到互不干扰。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布局家具时,要结合相应的使用要求,合理的选择位置,使室内采光、交通、观景,呈现最佳状态,方便人的使用,能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改善空间。如小面积居室的家具尺度要小,不宜笨重。家具的布局尽量靠边。要划分出不同功能的活动区域,如活动区、工作区、休息区等。最好以多功能家具为主,如折叠家具、翻转家具等,悬挂式家具更妙。
起居室设计中,其空间要求相对集中,便于组织交通和公共活动,则可采用组团布局形式;而餐厅、书房,需显示室内功能的重要性、独立性,则可能采用岛式布局形式。不同格局能渲染不同的室内氛围,或庄重严肃、或活泼自由、或简洁淡雅。
在选择格局时,也要与房间的功能性质、精神气质相吻合。家具在搭配方面也有很多手法。近几年,多采用不同以往的单一呆板的处理手法,而是在造型上或高低错落、或中西配合,时尚沙发与传统座椅共处一室,在强烈的对比下,展现文化的魅力,颇具特色。如图。
总之,家具配置要从怎样正确引导健康的居住行为来考虑,虽然家具的布局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人的行为,但却可以起到指导和暗示的作用。恰当的家具配置可以提高生活层次,优化生活模式。
(二)统一协调原则
统一协调原则是将家具布置于室内空间中,与室内环境及环境中的其它陈设品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营造自然、调和、雅致的空间氛围。统一协调原则可以从艺术风格、色彩、质感和造型等方面得以运用。家具配置中的协调统一包括与空间的协调和自身的统一。
家具配置与室内环境的和谐应该包含有这样几个方面:
1、艺术风格的统一
艺术风格的统一是指选择与室内装饰风格相同或类似的家具作为空间陈设的对象。带有鲜明风格特征的家具本身就能加强空间的风格特性,对于塑造空间的个性和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西方古典风格的室内环境中,往往选择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样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家具,表现华丽、尊贵的室内氛围。而在新中式风格的家居环境中,虽然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家具的造型、色彩以及布置的方位还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配合着清砖、白墙,再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2、色彩的协调
色彩的协调,是指在室内空间中,通过运用统一的色调的手法,将家具的色彩融合于室内环境中,达到一种平和、安逸的氛围。往往多选择单色调、类似色等色彩搭配计划。
3、质感的协调
质感的协调,是指通过选择不同质感肌理的家具,加强室内装饰的效果,从而影响人们的审美心理。木质、藤制的家具自然朴素,玻璃、金属家具光洁现代,布艺家具柔软温暖,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对于家具质感的选择,应从室内整体环境设计出发,在同一空间中宜选择相同或类似质地的家具,取得统一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应该指出,人们对于材质的感受也会因对比而加强。如:将金属、玻璃等具有光洁表面材料的制品用于现代风格的环境中,正是通过毛皮、布艺等陈设的质感进行对比,加强视觉效果。
(三)构图均衡原则
家具在室内环境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还与室内各种各样的其他陈设品产生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大件家具与小件家具对人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为了达到大小家具的均衡,可以采取改变家具对人的吸引力来获得均衡。如把小件家具放到距某一个中心近些的地方,而把大件家具放到距这个中心远一些的一侧,可获得大小家具在视觉上的均衡。
(四)尺度适宜
家具配置必须做到由空间尺度决定家具尺度,由三个方面来说明:
1、 家具作为室内空间的主体,是空间中的主体色,在空间中占据了较大的体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家具数量的控制和造型风格的选择,会直接决定室内空间舒适度的高低。室内空间中家具的数量应保持在占空间面积的35%—40%为最优。同时家具平面和立面上的尺寸对空间的调整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配置家具式一定要以空间的尺度为基准,严格空间家具的体量关系,做到宁缺勿滥,少而精准。
2、家具配置应有重点有选择地摆放,真正起到实用又美化的作用。家具的布局要突出个性、富有特色。由于每个人的个人偏好、职业、情趣的差异性,家具陈设的布置也不可能是单调的千篇一律,所以,在进行家具的配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居室空间的大小、个人的偏好和职业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和陈设。
3、 在色调运用上,不同功能空间有着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要求。会客聊天,休息读书,娱乐健身,从空间性质上能够分离出多姿多彩的色调。但所呈现的色调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同它所处的空间有特定的关联。空间的单纯、统一,与多样性都决定了我们在设计中使用色调上有广泛的选择。同时色调又是一个空间或者整套空间众多家具的布置方式。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徐晨艳,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历。目前,就职于南京富格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从业期间参与和完成了南京金山大厦室内设计项目、南京光大银行室内设计方案、淮安民政局办公环境改造设计方案、连云港云顶别墅景观设计项目、连云港云顶别墅室内设计项目、南京“爱涛漪水园”别墅室内设计等项目。“运盛—美之国”别墅室内设计项目参加2005年南京高校室内设计大赛,获得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