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校工艺美术系绘画基础课教学
提要:我校工艺美术系设宝玉石鉴定与设计、室内装璜设计、工艺广告设计三个专业。素描、色彩、国画是绘画基础课,课时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总课的百分三十,专业不同,绘画基础课教学重点和方向上有所不同,总体上:低年级教学偏重于写实能力的培养,高年级教学偏重绘画创意能力、造型意识和审美观方面的培养,与所学专业接轨。
关键词:观察生活 绘画技能 造型意识 创新
我校工艺美术系设宝王石鉴定与设计、工艺广告设计、室内装璜设计三个专业。所需的绘画基础课程较多,专职绘画教师多为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基础绘画老师占全系老师总数百分三十,师资力量较强。
有关绘画基础课教学,诸如基本功训练法则、风格以及与专业关系等问题,已有许多论述。这里仅简略谈谈我校工艺美术系的绘画基础教学情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想法。
一、敏锐观察和体验生活是培养学生造型艺术才能的重要途径
作为工艺美术的绘画基础既是一门技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它的作用与专业基础凝固一体,融化在专业设计中。从历届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来看,由于绘画基础深浅不同,所取得的专业设计能力亦有差别,一般情况下,绘画基础深厚的学生对专业设计学得也好,创意与构思和艺术处理的思路就比较宽广,表现技法也多样灵活。绘画基础较差的同学专业设计也有些一般。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仅有较好的绘画基础还不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设计创意能力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如同一个人需各种营养,不然就会成为发育不良的专职工匠。
绘画基础是工艺美术教育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体现了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工艺美术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工艺美术的绘画基础包括素描,色彩和国画等课程,每门课又都涉及到艺术构思与创意、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所以绘画基础课老师除教学生一定的技巧技艺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和审美观点。
在基础绘画的练习中,通过系统有规律写生,要训练本专业学生所需的敏锐观察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日常所见事物的观察习惯,不仅在作画的时候要观察琢磨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尤其那些瞬间万变的印象,即是不画也要留意观察,观察时对每一个微小部分和典型的细节都不应忽视,使视觉记忆的水平不断的发展和升华。这是速写、默写和想象画的基础。当需要时,这些变化万千的形和色便在记忆中活跃起来,从脑海深处浮现到画面上。产生一种创意和构思的冲动。这对我们从事工艺美术设计的人来说,只有养成时时刻刻的观察生活的习惯,才会有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感受力,每个人对事物的观察都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而且各有不同。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在于能够让学生在日常所见的现象中,洞察到一般人觉察不到的东西,理解那些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具有全面表现事物本质的造型技能。学生的艺术才能各有差异是客观存在,这并非是由于天赋。听觉机灵视觉敏锐,不过是发展艺术才能的优越条件。任何才能在孤独状态中都难得到发展,启蒙教育和周围的环境的影响,是人的心理发展和艺术创造才能的主要因素,因此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条件。当你所掌握的新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运用时,就反映出你对这方面的才能。绘画基础课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对造就和发展学生的艺术才能负有重要的启蒙教育和的任务。
二、工艺美术设计与创新离不开绘画造型基础,不同的设计专业应有不同的教学重点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对艺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不论是产品造型设计,还是装璜、广告等设计与创意方面,都大量融合了各种绘画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创作手法,有的工艺美术作品几乎是一幅完美的现代绘画。绘画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为我们工艺美术造型设计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使我们创造出来的作品在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让人们得到更多更美的艺术享受。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的就应该基于这一出发点。
绘画基础各门课程设置,应符合不同专业设计的要求,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比重也应不同或有所侧重。如我校工艺美术系的宝玉石鉴定与设计,绘画基础课主要以素描课为教学重点,绘画基础课占专业总课时百分之二十二。室内装饰设计的绘画基础所占百分之二十。工艺广告专业的绘画基础课占百分之二十。三个专业的素描内容基本一样:石膏几何体、石膏像、人物。色彩(水粉、水彩)课的内容三个专业也都相差不多:静物、风景为主。国画课内容,宝玉石鉴定与设计专业以人物花鸟工笔线描为主,室内装璜专业和工艺广告侧重人物、山水,而花鸟很少。都以写生为主。各门课教学都有其个性和共性,也具有各自的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都基本上采用从易到难,先简后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我们在素描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打破教学常规的尝试。我们的生源层次为初中生,学制为五年,毕业学历为高职大专。学生入校前都经过了素描专业加试,内容一般为静物素描,合格的同学中大多数静物素描基础还好。为了让学生有“形”的准确意识,在学生刚入校时,就将第一单元石膏几何体素描换成了人物线描,因为不画明暗素描,而是以线为主要表现方法的素描(线描),对“形”的要求特别高,造型只要有点不准确,画面中马上就能反映出来。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入校第一节素描课就必须重视素描“形”,明确素描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形”为基础,只有画准“形”,才有可能学好素描的个道理。从第二单元再进入石膏几何体、静物、人物等素描课程,实践证明这种打破教学常规尝试,对提高学生写实的素描能力和造型意识以及对今后专业设计帮助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意义深远。
工艺美术的特点不同其它造型艺术,它有着自身的规律,它所表现的内容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联,所以它的创作和设计素材也是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多种多样,甚至一片枯片的形状,纤维组织及其色彩都会启发设计、创意和构思,引出优美的造型和图案。学校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所有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艺术设计能力,我们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应各尽其才,围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绘画写生对自然形态提炼概括,突出形象特征,这些要求和所采取的表现手段与专业设计基础十分相联,但不能彼此相互代替,否则就冲淡各自的根本任务。任何的形式变化都源于自然生活中,没有花酿不成蜜,而蜜并非是花。不具备起码的写生能力,甚至把造“形”比例不准确当着艺术夸张,简单概念与提炼概括混淆不分,任笔自流离开法度,最终歪曲所表现的形象,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工艺美术的绘画课基本结构是以造型艺术共性为基础。
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的造型理念和创新意识
近年来,由高职生扩招,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绘画专业基础较差,加之初中生年龄偏小,学生厌学情绪较严重。为了迅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我们除了采用一些超常规的教学方法外,对新生绘画基础训练从严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观察方法和完成作业步骤等造型意识上,从最基础的“形”准确到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从自然物象的“形”到艺术中的“形”,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物象的造型意识。我们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才会使学生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迅速提高。人的艺术才能不仅表现在敏锐观察、正确的思考和判断,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创造造型理念,这种造型的理念就是绘画基础课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高年级具备了一定的写生能力,又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绘画课在最后阶段主要侧重对物象形象的概括提炼和夸张,运用设计理念,绘制设计性素描,强调个性发展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课题要求各个专业都需要安排一定比重的全面因素的作业,在共性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有所差别,如室内装璜专业和工艺广告专业,素描课为人物,以短期作业为主,另加速写,着重研究结构和形式法则,以及素描创作设计的内在规律。而宝玉石鉴定与设计专业素描则重写实性,用线表现“形”的律动节奏。作业时数服从课题要求,长短期穿插进行……
一幅好的作品始终体现步步深入反复修正和创意的过程。人对素描的认识是在不同感觉所组成的整体关系进行分解与综合过程中提高的。正确的认识是取决于准确分析,要知其所以然,就需要具有严肃求实的精神,象科学试验分解溶合物的组成成分那样,在自然形象中有比想象好的一面,而想象也具有比看到更好的另一面,客观存在和主观联想合二为一是素描造型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画成刻板的标本图解,或者是脱离对象的其它什么。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和特点在共同课程中因材施教,提出不同侧重要求,如果不按造型艺术规律去对待我们每一幅作品,那么我们会很难学好本专业。
我们系绘画基础教师大多美院毕业不久,大学期间学绘画专业的人占多数,所以教师教学方法步骤以及理念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素描课大多还是借助灯光进行,素描教学中运用了一些造型设计理念,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的绘画基础课教学必须不断充实新的元素,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我们的教学中才会更有创新。另外,教育之道在于教师言传身教,作为绘画基础课,教师也同样需坚持不断的艺术实践,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办法,促进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最好是有准备的单项讨论,专题争鸣,从中彼此都能得到启发,从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广开教学思路。开展多种方式的教与学活动,以推动和促进工艺美术的绘画基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逐步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和适应工艺美术特点的绘画基础教学体系,为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与创新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链接]个人简介
燕建泉,1960.12.27出生,大学本科毕业,中级职称,现就职于扬州商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