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绣销售

[日期:2009-06-0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浅谈发绣销售

    发绣,堪称工艺品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人发为线,用料奇特;以钩针作画笔,工艺独特。但是相比较早巳闻名遐迩的苏绣、湘绣,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被誉为天下一绝的东台发绣,知名度却嫌不够。发绣作为一种东方艺术商品,走向了市场,面对的同样是激烈的竞争。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更好地将发绣推向市场,已成为所有东台发绣人共同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面临“变化快”、“变化大”、“变化多”的市场,就发绣工艺来讲,最重要的是战略问题。有句通俗的话讲:“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要重要得多。”一种情况是做对的事情,另外一种情况则为把事情做对。发绣产品,从其本身来讲,画面效果,刺绣技术没有什么挑剔的。但是如果不适应市场形势,那么即使你的产品再完美、价格再便宜,但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照样堆积在仓库中。这就是即使将事情做对并不一定有销路。反之,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即使产品的价位比较高,大家任会接受。这就是做对的事情。这是一个战略问题,而现阶段来说,我们东台发绣行业的发展之路要遵循这一战略要求,就必须做到生产与经营并举,高档与低档兼具,已成为东台发绣业走出国门的必由之路。在市场营销上,他们追求市场需求策略,中低档价格适当下调,让发绣走入寻常百姓家;高特档仍精选名人肖像和名师画作,注意整体装裱、装帧,让发绣迈向艺术圣殿。
    其次,谈“值”。说到“值”,顾名思义,即“价值”,高附加值就是要讲“价值”。还有人说不仅是价值,而且包括使用价值。这个问题,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古典经济学中早就论证:商品有二重性——价值与使用价值。作为一件工艺品,发绣的价值含量显而易见,它是中国人智慧和心灵手巧的象征,但在市场销售过程中,除了要体现其价值本身外,更应该更好地彰显其使用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使用价值——它既是人们居室和办公场地高雅别致的装饰品,又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收藏品,更是馈赠亲友的高尚礼品。但仅限于这些方面还是不够的。把思维的空间再拓展开,试问为什么元旦、春节期间,商品的零售额会大增,这个很简单,你得找一些合适时间的点,除了传统的节假日外,一些重要的活动(奥运、世博会等等),捕捉重要信息,扩大市场,真正做到用时间产生价值。
    另外“文化”同样能产生价值。海尔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元,正因为文化含量大,文化产生价值。金利来领带、皮尔•卡丹服装、耐克运动鞋,因为其文化含量高,所以产生高价值。发绣行业同样可以如此,也就是说,如果是同样资金、技术、生产水平,若注入了无形的文化含量,则能推动商品价值的实现。如果说你这个人没文化,你会很不高兴,但说你的企业没文化,你却不在乎,甚至会说企业产品还需要文化吗?错了!企业、产品不仅需要文化,而且要大大增加文化含量。发绣行业的发展和营销同样需要寻找增长点,就是要产生高附加值商品,我将这个问题解剖。我认为,对于所有人、企业都适应,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并应用。可以将它分解开,也可以重新组合起来,产生无穷的变化因素。
    第三,做到“四化”看问题。这“四化”不同于“四个现代化”,而是专指对于企业管理、产品营用的“四化”。

    第一点,精确化

    你看市场,一定要准,要精确。否则等于白看。就发绣而言,你如果要勾绘一副新作品上市,在此之前,看市场看花了眼或看走了眼都是不允许的。社会不断重复产项目,就会有很多的库存商品征滞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产品最后价格卖的很低,甚至卖不掉。

    第二点,细分化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有的企业经营者号称全中国都是他们的市场,全国人民都是其产品的消费者。怎么可能呢?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收入差异,都不存在了?我们的发绣作品,必须力争做到确定每幅作品的具体消费对象,否则注定要失败。
    车的消费群体,“捷达车”、“红旗车”也各有相应的消费群体。这就是市场钢分化。

    第三点,深入化

    仅仅精确化、细分化还不够,还必须做到深人化。什么是深入化?尤其在研究市场时,必须要注重研究消费者动机。目前有关市场营销的一般消费者动机,无外乎求美、求廉、求名(名牌)、求奇、求新、求异、求同等等。这是目前各类市场营销教科书的普遍说法。但是我们在思路上应更深入一些,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比如说,别人求廉,我们难道不可以求贵吗?一般商品确实是价格低廉一些比较畅销。但是如果我们开发出的商品别人没有.迎合一部分人“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消费心理,我们反别人之道而行之——“求贵”。
再就“求新”来说,别人求新,我可以求旧。古董、邮票等,越旧越有价值。
    还有服装行业,时新虽然受欢迎,但传统服装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如旗袍、中山装。开发得好,一定很有市场。而我的发绣工艺品,如果从这方面入手,或许会发现更多的价值。

    第四点,模糊化

    有时研究市场应该稍微模糊一点。产品定位很多时候不要太准确。现在男性服装和女性服装并不一定严格区分开,比如牛仔裤,以前是男性服装,现在发展到许多年轻姑娘也爱穿,而且消费量相当大,这就是市场定位的中性化、模糊化。所以说,发绣作品也同样如此,在注重美观,实际效果的同时,对于一些固定的模式也可以适当地模糊化。
    最后,发绣行业同样需要做到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归根结底书的是人的思想。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均由理论、思想引发出来的。新的技术、市场、方法、制度等产生,首先要有新的思想。众所周知,有新思路,才有新出路,进一步讲,要创新思想,创新经营,企业才会有新的出路。有新的观念,才有新的发展。发绣工艺在销售过程中,在画面效果、质量,刺绣方式、时间,框架特色、质感等方面做到全面创新,那其销售规模和市场将会更好。
    您有没有听说过这样被描述的13种动物:尽职尽责的牧羊犬、团结合作的蚂蚁、目标远大的鸿雁、脚踏实地的大象、善解人意的海豚、适应环境的变色龙、目光锐利的老鹰、忍辱负重的骆驼、严格守时的公鸡、感恩图报的山羊、机智应变的猴子、用于创新的猩猩、勇敢挑战的狮子。若把它们看成是各种经营者,那么我希望成为拥有这些特点的经营者,而在发绣行业同仁的不断努力下,我们也在不断努力,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将发绣市场壮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链接]个人简介
    王连风,女,1969年岀生。毕业于江苏省美术行业协会高级研究班。现任,东台市发绣艺术馆技术顾问,从事刺绣即绘画创作20余年,作品多次获国家•省以上大奖多次,其在【江苏省发绣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2项,银奖3项。在发绣行业中其有一定的知名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