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雕塑现场管理
关键词:雕塑、管理、制作现场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人类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丰富的物质生活。高楼林立,水泥钢筋环绕四周,刚性建筑比比皆是,人口剧增,新兴城市的崛起,造成了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恶化,人们向往自然,渴望美好的心情日益强烈。作为城雕、园雕、室内雕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比以往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更大的需求。雕塑在刚性建筑中充分溶入了柔性化元素。不断地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艺术品也是每个艺术创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既然要出高质量的雕塑作品,那必然离不开雕塑现场管理。雕塑现场管理不同于一般的施工现场。它由特定的工作性质而决定了管理流程。从现场施工到安装完毕整个过程都要做到尊重创作设计理念又要耐心细致地作好日常具体工作,大到作品的完美呈现小到设计人员与制作人员的食宿及制作现场环境,在每一个现场管理细节中,注重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材力,最后才能产生出预想中的艺术作品,才能使艺术品保持较长时期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才能启迪心智,推动社会文化事业健康正常地向前发展。
雕塑现场管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雕塑家的选择配备
根据设计人员的图纸、配备合适的雕塑家。再好的雕塑家都有自己的特长,或擅长人物或喜欢山水、或钟情动物在总体气势的把握和细部刻画的运用上,雕塑家的水平也与本身的学识、修养、造型、绘画功底相匹配,对艺术追求的程度相匹配。这就是同样一张图纸,有的人能塑造的栩栩如生,有的则显得比较刻板、呆滞。一幅好的作品能引起世人共鸣,反之则生命力不能长久,雕塑家在创作作品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智慧,所谓的“不入魔,不成活”就象电影演员创造角色一样。他们对作品的痴迷程度常人难以想象。高超的技艺加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也就使作品具有了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甚至有的雕塑家在完成作品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渲染在创作激情中。最好的雕塑家赋予了设计图纸二次创造的寓意更饱满更活力,完成了设计图纸一个质的飞跃,更好的体现了设计人员在三维空间的表达意图如:江阴体育馆浮雕的创作过程,我们就很有体会:设计图以现代浮雕的表现形式,强调线与面的结合,人物造型以变形人体的块面语言体现,用以表达体育的建设。力量、恒定、柔软等特有属性,在考虑选择塑造雕塑的人选时,我们大胆的起用了年轻的雕塑家。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固有各式的表现手法,对新的雕塑表现形式一直在摸索创新,变形人体的表现不但要块面清晰、准确,而且要有体量和厚重度,以期达到设计要求的现代感,作品完成安装后,甲方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现代雕塑表现手法的力作。
二、场地的选择
场地也就是俗称“雕塑工作室”的地方,在一般人看来,场地只要足够大,能容下人和作品即可,殊不知光线、温度、视觉方向、空间泥的保养及质地等皆会影响雕塑家的情绪和即兴创作的能力。地点的选择不可太嘈杂,即便于雕塑家互相交流又便于个体静思。在作品比较多时,统筹安排圆雕、浮雕的方位,大件与小件的互补性,注意场地的紧凑性及合理性。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作品的韵律感知和连续性以及可操作性都不可忽视,虽然是暂时的创作而不是永久的安装,场地及人员安排也要井然有序,绝不可杂乱无章给工作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好的理想场地再加上优秀的雕塑家那么作品自然线条流畅。赋予她强烈的生命力作品,展现了人对雕塑作品美的理解,充分显示了人的创造性如:泗洪县上塘博物馆《仗量》圆雕人物作品的创作、场地,我们一开始就作了周密的思考。作品设计图是一位农民身份,农村用的仗量土地的土仪器,满怀喜悦信心满满大踏步行进在田野上,准备分田到户的特定情景,为了使作品在博物馆展出时面貌、神态如临其境(作品放在展览馆的入口处)我们把雕塑安排在面向东面,距离大门7米远的房中央。面向东是为了每天早晨,当创作人员打开厂房大门,阳光洒在作品上使得作者的心境与被塑造者的心境,尤如一辙。在距离上有前后远近,观察揣测的空间,起到了借景还原的作用。此作品安装完毕后,无论是位置还是空间距离,人物注视的方向,精神状态等就像现场制作一样和谐融洽,受到参观者的好评。
三、工作流程的节奏性
雕塑这个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既含体力活又含脑力活,这就是行内俗说“既要有农民的体能又要有思想家的智能:,人不可能长时间保持情绪和体力的投入状态,由于劳动强度大,又很容易疲劳,能以工作常态应是抑扬顿挫的状态。在总体大稿定好后,细部刻划到审美,疲劳巴基斯坦感觉到再深入不下去时,就需要立即停业或换部位,也可反复退后拉远距离和整体找感觉。掌握工作流程的节奏,即可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又可放松整个身体,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辅助人员的管理
辅助人员上岗因为文化层次原因,重点方位要反复强调,不压其烦的督促,直到日常工作能正常进行。要不断检查泥料的供应、保证作品的保湿等,特别是半成品的保湿,在天气炎热时要多频次,雾化性的喷水,即宽画面切忌水流直冲作品或积水造成雕塑的坍塌。
五、审稿
即在创作泥稿完成后请甲方进行审验。这一过程是与甲方沟通的过程,因为甲方的审稿标准:一是根据设计稿;二是根据他们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提出看法和审验意见。一般来讲,甲方都会比较尊重雕塑作品,但有时也会有些分歧,如甲方审验泗洪湿地公园圆雕《金纯》这个人物时,提出《金纯》是历史上一个掌管吏部的官员,神态要做的比较有霸气。眉毛要昂,而我们塑造的《金纯》面部表现有威但比较平和,因为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搜查了金纯的资料,金纯虽是吏部官员,同时也是户部官员,礼部官员,他在吏部当官期间,废除了严刑烤打、行刑逼供等手段,他认真、公正执法,使得当时狱中没有一个冤死者,因此我们塑造的形像威而不怒、平和而不俗的古代官员,我们把想法和甲方沟通后,甲方即很赞成了我们的创作,顺利通过审稿。
六、翻模
翻制模具就是把创作的雕塑作品用石膏翻制成阴模(外模),然后在阴模的基础上翻制成石膏或玻璃钢的阳模(内模),因此在制作模具时要注意现场不能杂乱,保持模具的摆放有序。标记清楚每块模具的记号等,以期达到虽经多次翻模,也不降低原作的艺术性、完整性。
七、后期处理
将翻好的雕塑根据甲方的要求,或进行石刻,或铸铜,或煅不锈钢、煅铜等,以期达到永久性塑定。也有因各种原因直接用玻璃钢阳模经过处理成为各种形态的仿制品。这就要求现场管理时要把握各种形态的特点,使其仿制品跟真品无异达到定制者预想的效果。
八、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极有可能损坏已成型的作品,这就对作品的运输工具的安放有要求,即不损坏表面效果又经得起路途颠簸、冲撞,有的城雕过分高、大,只好在作品相对不太重要又比较好连接部位截断,到安装现场重新组合成一部完整作品。
九、安装
因虽然在设计上已考虑了空间、环境、欣赏角度等问题,但有时设计是平面的,而作品完成是立体的,因此有时就要在安装时进行现场调整,才能达到作品的最大艺术效果,有时实际安装考虑的要点是和谐与安全,作品的安装,以牢固最为重要,因为雕塑作品一般都安装在公共场所,安全自然是第一,其次就是将安装痕迹弱化到最小。 最大限度展示作品美的一面,才得到观赏者的共鸣和赏识。安装现场的材料、工具、人员的配备与使用,电源的接入与甲方的沟通等皆不可忽略。因此我们一般在安装之前都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①现场勘察:勘察道路、门的大小,以确定雕塑的分块大小,分块大了进不了门,小了增加安装难度;
②实地效果的验证:一般来讲,设计是平面的,而做出的作品是立体的,安装到现场以后,就要根据现场的环境、光线和场地大小再进行调整,以达到作品最完美的效果。
③安全措施的完善:安全是安装的第一要素,我们遵循的原则是胆大心细,规范操作,以人为本,小心谨慎,宁慢不冒进,这么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
总之,雕塑现场管理除了这九大部分外,还含有许多细枝末节,需要管理者不公懂管理,还要懂艺术,现场管理说到底也是人和作品的完美统一。一切都是为了设计制作出好的雕塑作品。雕塑家和工人们为扮美我们国家环境添上了流光溢彩浓重一笔。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吴蕙如从事工艺美术创作30多年来,一九八八年毕业于北大,现任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近20年来参加并主持金陵饭店、南京饭店、润扬大桥展馆、苏通大桥展馆及广场艺术品布置与创作和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