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导向系统设计还处于一个发展中阶段。部分城市的导向系统设计造型千篇一律、材料选用和视觉细节搭配不合理,制作工艺粗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本文中提出,导向系统设计应重视设计整合,合理搭配前期空间环境规划设计、视觉细节设计等诸多因素,以求系统的解决导向系统设计所存在的设计整合缺陷。
关键词:导向系统 设计整合 策略
本文中所指设计整合是为区别于导向系统设计中的空间结构安排、视觉细节设计等设计步骤而独立确定的概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导向系统设计中如何结合空间结构的安排以及视觉细节将设计方案整合实施的重要步骤。以下笔者将从,材料与工艺、客观环境因素以及通用设计策略三个部分来论述。
一、材料与工艺的整合策略
首先,导向系统的材料的选择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安全性、便利性和易维护性等因素。首先,通用导向标识一般可采用模块结构,既可节约成本,又使补充更换内容方便。国外流行的模块结构导向系列产品已经充分考虑到这几种需要,即使用轻质的铝质金制成不同的模块,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成不同的组合,配以固定配件和面处理,最后图文处理,于是形态(比例)各异的导向牌就形成了。
其次,住宅小区出于形象及宣传需要,也可选择适应不同地域的装饰材料和用料标准,使设计更具地域性和个性化。以下从常用材料选择及加工的工艺技术来进一步分析。铝型材制作过程简单,只需设计、切断(钻孔)、组合即可完成,各部件可很方便的拆卸,节省工时,精度高,外观华丽,使用工业铝型材的标牌外观更具现代感,其特有的阳极氧化镀膜比现有的各种涂装方法更加牢固稳定;而传统材料通常要经过设计、切断(钻孔)、焊接、喷沙(表面处理)、表面喷涂等复杂过程,传统材料由于切割变形和高额拆解成本等原因事实很少重复使用。铝型材标牌出厂时已做了氧化处理,但是后期喷漆很难固化,时常发生漆面崩裂现象。而铝板与钢板都属于高密金属,在喷底漆时选用合金底漆做底,然后再喷氨基烤漆就不会出现崩漆现象了。
亚克力产品优质的导光性造就了灯箱的高档亮丽。亚克力板以其外观色彩亮丽、具有很好的耐候性、易加工等特点使用较为普遍。但是在北方高寒地区加工难度很大。由于温差太大,热成型收缩不均,易发生裂痕。所以应对铝型材表面喷漆工艺做改进。在冷却过程中,需要外模制约它的张力,直至完全冷却。在裁边过程中,需要使用平裁机裁制。粘贴时需要使用专门的压克力单体胶水,并且里侧还要运用透明L型压克力角去粘接,以保障它的牢固性能。
不锈钢表面干净、美观,耐蚀性优,在公害及腐蚀环境下耐用,耐磨损性好、硬度高。在空气中或是高温下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对腐蚀性媒质能起很好的抵抗作用,可深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焊接和硬化。
从彰显的风格魅力来看,铝型材可全天候、全方位适用,自由组合、设计和发挥,视觉出众,颜色和造型繁多,所能承载的内容也很多,视觉感高档。亚克力具有高透明度,有良好的表面硬度与光泽,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具有立体感并富有活力。不锈钢板有金属质感,光洁度高,不生锈,易清洁,稳固庄重,拥有华丽高贵之美感……
每种材质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设计时应为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材质。图中两个例子很好的说明,经济的使用材料和采用简单字体如何能充分利用变化的光线条件。这些字体既能反射光线,还能投射移动的光影图案。整体视觉效果有时掩饰了媒介的简化,低成本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二、结合客观环境因素影响的策略
在实现设计方案的视觉效果的同时,还需要设计师综合考虑表面处理、强度保证、安装方法、维护成本等关键环节。
首先是施工结构的合理性原则。在考虑视觉效果后施工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材料视觉效果很好,但却很难加工实施,结构相当复杂,材料性能比较模糊,这类材料建议不要使用。在不能确定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承受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坚决不能施工,以免留下安全隐患和后续维修的麻烦。
其次是使用区域及场地的选择。材料的运用需要考虑当地气候因素,比如南方多雨,普通木质的导向系统设施易损坏,就需要考虑做防水处理或者使用其他材料替代。另外由气候引起的心理现象也要考虑在内,例如北方气候常年干燥,一年中有很长时间的灰白背景时期,在设计导向标识的时候就应注意色彩的运用,营造欢愉的氛围。
最后还要考虑使用和服务维修的成本。优秀的设计方案有很强的执行力,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计人员不能一味追求视觉效果的满足而忽视客户经济上的承受力。客户承受不了经济压力,设计方案就不能被采纳实施,那么设计方案也就是一堆废纸。在考虑客户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维修服务。再好的视觉效果实施后如果频繁地维修或维修成本过高,那么对于设计而言也是失败的。
三、无障碍设计策略
无障碍设计的出现源于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其设计就是要满足残障人士最低的物质与环境要求,并通过各种规范、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及特殊需求人士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使人们认识到人类能力的差异性,即每个人的能力会随着年龄、体能以及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同时,能力和残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或环境中成为“暂时的”或“永久的”不健全人。譬如,在一个光线不好的环境下,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其识别物体的能力就会下降,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同于视觉障碍者;某人因肢体的暂时性损伤而无法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或操作,这类似于肢体残障者;在一个文化、语言不同的异地或是在一个高噪声环境中,人们的交流就变得极其困难,这就是聋哑人平时所遇到的情况。另外,在无障碍设计的实践中发现,从一般性设计中分离出来的设施,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缺乏必要的美学考虑。而那些为适应残障人士使用所做的设计改动,实际上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换一个角度考虑,在为一般人所做的设计时一并考虑那些特殊人士的需求,可能会使产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这些认识促使无障碍设计有向通用设计发展乃至被取代的趋势。我们的导向系统应该充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以使他们能够公平、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
在导向系统设计中,考虑老年人和弱视者难以看清文字及图形等,所以放大文字,调好光的对比度等是非常重要的。为老年人和弱视者设计的文字导向系统应位置准确、足够大小、显示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对比。为儿童设计的导向系统宜采用有色彩的或容易辨认的图形。调查表明,无论是外文、数字还是汉字、字符高度、笔画数量、笔画粗细、字体风格、字高宽比及间距都直接影响其可辨认度。
字体要清晰可辨,符合易读的特点。复杂的字体特征不便认视,经过对弱视者在视角为20度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使用新宋、宋体、黑体、仿宋四种字体有利于弱视者辨认。对于英文字母,也应选择容易识别的字体。相对于只用大写字母的标志,同时用大小写的标识更易读懂,并且更快被理解。汉字笔画数的增加是导致认视距离降低的主要原因。对弱视者而言,无论哪种字体,其10画以上的字的认视距离明显低于1—9画的字。笔画数的增加,一方面导致了认视时间的增加;另一方面使汉字的空间拥挤,笔画间的空隙减小,掩没了字的细节和特征,降低了字的易认性。过粗或过细的笔画均可使认视距离降低。过粗的笔画使字体笔划空间减小,过细的笔画在高亮度下,因字符的背景亮度加大,而影响辨认。
导向系统中箭头、文字及方向的设计要考虑进去。如:箭头左指,文本左对齐,文本在前;箭头右指,文本在后,右对齐;在正文和箭头向上指的标志中,它们同时列于上部,箭头放两边。布局除了要考虑导向标识本身,还要考虑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位置和摆放。整个环境中应保持连贯的路径来整体安排标志的设置。大致上有两类摆放带可用于安置导向系统,一是低带,用于近观的标志;二是高带,用于看高于人头的标志。低带的高度应在距离地面1300mm~1600mm之间。考虑轮椅利用者的视线,其设置高度应在110-120cm左右。另外对于需要花一定时间去获得信息的标识,还应想办法使轮椅使用者尽可能地接近目标。
导向系统的无障碍与通用设计的意义在于它在“人生的时空”中构筑“以人为本”的对象模型,将伤残、老弱等这些人一生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生理、体能变化都纳入到设计对象的范围之中,从而使导向设计更趋于人性化、大众化,更具有集约性,为构筑适宜的居住环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考平台。
综上所述,笔者从材料与工艺、客观环境因素以及无障碍设计策略三个方面综合探讨了如何将设计方案最终整合成为设计合理、功能完备的城市导向系统设计,所以只有通过真正把握影响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加以细致的考量与整合实施,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导向系统服务于人民大众。
参考文献:
【1】.章莉莉.城市导向系统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2】.解勇,胡溧. 导向设计[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5.
【3】.鲍诗度,王淮梁,葛荣 等著.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李刚 (1976- ),黑龙江人,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德尚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