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镇湖刺绣之我见

[日期:2010-08-1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镇湖是文明中外的苏绣发源地和重要生产基地,全街道2万多名人口,绣女就有8000多名,形成了“家家都有绣女、户户有绣棚”的传统优势,漫步在镇街村落,随处可见户户都架着绣棚,老少绣女端坐其前,飞针走线着各式绣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中,镇湖把刺绣这一手工艺当作一项特色文化产业来办,街道成了刺绣协会和刺绣研究所。对修女们进行多式多样的刺绣艺术辅导、绘画艺术讲座和营销艺术、合同法规培训,组织开展绣品展评,提高绣女的艺术水平,促进刺绣艺术,不断的向更高层次发展,全街道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家级”刺绣工艺师,精妙的绣品名扬海内外。镇湖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刺绣艺术之乡”,“买绣品去镇湖”已成为十分流行的行话,“镇湖变了,艺术品味浓了”这是给来过镇湖的人的第一印象。

      发展镇湖刺绣的主要目的:一是带动一方经济,镇湖人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刺绣,刺绣业的反展对致富农民群众,对当地经济社会潜在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农民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主要途径,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的刺绣业,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绣品街的技术力度,把建设刺绣市场、繁荣刺绣业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在搞好硬件环境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扩大镇湖绣品知名度的覆盖面,初步打开了镇湖刺绣“洒香巷深”的局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要想发展镇湖刺绣,作为刺绣市场的经营户,如何来巩固这些成果,把握好机遇,进一步发挥其作用,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我认为必须蓄意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良好的形象,打出自己的品牌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品牌的竞争,但目前在绣品街营业的刺绣商店,还有极少数户工商营业执照,甚至连店名都没有,更谈不上产品的商标问题,这些现象,容易使客户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会给经营者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绣品市场的发展,因此,“以信誉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是我们应具备的经营意识。

二、守法经营,依法保护自己

      “尊章守法经营,光明磊落”是一个成功经营者的基本条件,这要求每个经营者都应做到证、照齐全,按照规定的个中税收费,使自己的经营正规化、合法化、同时,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己的利益,“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避免减少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损失。确立良好的商业道德,恪守信用,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不欺不骗,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 

三、确立全局观念,与大环境保持协调

      目前,绣品街及刺绣市场已形成相当规模,要求经营者的产品、门面装潢也达到一定的水平,让外人一到镇湖就感觉到这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国刺绣艺术之乡,在产品开发、图案、绣品包装等方面具有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门面装潢,要突出自己的个性,要追求艺术品味、广告效应。

      刺绣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镇湖的刺绣形成了针法多变、多彩柔顺细腻,构图清秀的艺术特点和规格,把绘画与刺绣相结合起来,提高苏绣的品味,使绣品从原来的飞禽走兽、白花异草,创新到现在的高难度的风景山水、人物肖像,由原来的单面绣法创新到双面绣、乱针绣法,镇湖的绣女们也一改往日只顾埋头绣花的传统生产模式,开始探索绣、销一体化的新路子。

      在计划经济时代,镇湖刺绣的生产经营是“放绣站”式的,一家一户的绣女到“放绣站”领料,依照“放绣站”的要求埋头刺绣,从不过问市场。这个时期,镇湖只是“生产基地”,主要依靠经纪人,经营户背着大包小包出门推销,但由于绣女耳目闭塞,产品单一,做工粗糙,低水平竞争导致几十元一个的“地摊货”。

       扭转这一局面的是九十年代末镇湖脱颖而出的一批既有高超技艺,又有市场头脑的“现代绣女”。一方面,这批能人大都跳出本地落后的巢穴,走出家门拜师学艺,在创意、种类、针法等方面不断的推陈出新,发展高难度的山水风景、人物肖像,另一方面,也是更值得称道的这批“现代绣女”从开始就注重了形象和品牌宣传。一些知名绣女相继开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店。同时,她们大胆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刺绣比赛,并屡屡争银夺金,打出了名气。近几年,她们更是走出国门到国际师承上去打响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不仅使全世界了解镇湖刺绣,也使镇湖绣女获得了宝贵的国际市场的信息。

      知名度为镇湖刺绣引来了滚滚财富,许多海内外客户辗转来到这座曾经是默默无闻、偏与一隅的小镇求购精品,一些世界知名人物还慕名请镇湖绣女绣制人物肖像,近年来,镇湖人每年都能在刺绣上挣得1亿元的收入,同时,刺绣业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镇湖有今天的成就和名声,应该说是成功的,是党委政府上午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重视和发挥了8000绣女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脱贫致富的刺绣产业,政府不仅组织有方,加强管理,还积极带领技艺出众的绣女出国演示或赴全国各地参展表演,使镇湖刺绣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然而,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现代人所追求的艺术品味档次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刺绣必须不断更新,以市场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产品做到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利用国家扶持市场的政策,合理引导、规范市场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在图案设计、线色搭配、针法工艺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深化刺绣技术,开拓销售渠道,只有这样,镇湖的刺绣业才能长久不衰。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蔡梅英,1965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被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国家知识产权文化大使”等称号。自幼喜欢刺绣,早年师从苏州刺绣研究所的王祖识老师。

      作品形象逼真、细腻,针法运用灵活。针对作品内容与题材反复分析丝线光泽和运针的秩理,采用多种刺绣技巧刻画对象。她的作品深入生活,从多方面吸取营养,技法精妙并有所创新,一些作品完全达到超越原作的魅力。在人物、花卉、动物、风景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刺绣艺术研究会会员、十大绣娘之一。代表作品有《君士坦丁堡女郎》、《澳大利亚树熊》、《蒙娜丽莎》、《红楼群芳图》、《姑苏繁华图》、《达芬奇自画像》、《夜晚的情绪》、《曼陀罗》等。

回到顶部